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既有京山线京津段及天津枢纽南仓疏解区运营现状的分析,找出影响线路通过能力的控制因素,论述了京津段增建IV线及改造南仓疏解区的迫切性,综合考虑区间三线的运营状况,区间车站站房、货场布置以及引入枢纽的接线条件等因素,探讨了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铁路联络线和疏解线是铁路路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线路不长但用途很大,在新线设计尤其是枢纽设计中经常遇到。联络线的标准一般应与相邻线的标准一致;疏解线的标准由于其特殊性.在设计规范中规定了最小曲线半径和最大纵坡。站场设计手册对枢纽的疏解方式做了一些归类与分析,但设计者只知道这些还远远不够。随着枢纽引入线路的增多,联络线与疏解线会越来越复杂,既涉及到如何节省工程投资,更涉及到运输安全、质量与效率。分析铁路枢纽联络线与疏解线的设计方法,以便更好地设计这类线路。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铁路枢纽进站线路疏解形式及其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以通辽枢纽通辽西站东西两端疏解区为例,根据铁路枢纽疏解区各线的列流量等参数,以及所设计的疏解布置方案,通过分析计算各方案的进路交叉及列车转线次数,形成量化,用以评价疏解方案的优劣,以期选择既经济合理,又有可实施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客流高峰时期铁路综合枢纽内的客流拥堵目前还无较好办法完全解决,在分析综合枢纽内客流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包含服务端子系统与Android智能手机终端子系统的铁路综合枢纽旅客疏解辅助决策系统.系统可实现枢纽内旅客出行信息的智能分析和主动推送,根据旅客出行紧迫程度提供相应出行建议,有效缩短旅客在枢纽内的疏散时间,实现对枢纽中客流的引导,保障旅客在枢纽中的安全,达到乘客与运营方双赢的目的.在北京北站地铁2号线西直门站做的系统初步设计与应用证明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该系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还需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国内外城市铁路发展现状,结合成都铁路枢纽现状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分析利用成都枢纽西环线改扩建后的富余能力开行城市列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城市列车客流量进行预测,根据预测客流给出客车开行方案,以及与其他轨道交通方式的衔接. 相似文献
6.
7.
枢纽内编组站最好设在两条主干线相交任一夹角的对边上,如无此条件,正线也可设在编且站的一侧或两侧。如枢纽客运能力受区间和咽喉能力限制时,可修建枢纽环线,让货车迂迥。为解决枢纽客车整备能力不足,可改造现有整备所,或增建第二客车整备所。枢纽内增建第二客运站,两站之间应在贯通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