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作者根据自己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提出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物质生产与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外在环境建设与增进农民福利等方面的六条建议。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实现我国农村三大战略转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大量减少农民。确定中国今后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能仅满足于这种表层的物质需求,而要着眼于解决带根本性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4.
提高农民素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本文通过分析农民素质现状,指出农民素质较低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及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财政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职责和任务.未来中长期运用公共财政政策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切实加大国家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倾斜力度;建立规范的支农资金管理机制;着力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化解乡村债务;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现代税收制度:财政政策要与农村金融政策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6.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双赢选择.整理好农村建设用地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的节约化、集约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农用地整理日益受到资源潜力以及环境保护限制的情况下,拓宽土地整理发展空间,实现由单纯的农用地整理转向农用地整理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并重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鉴于我国农村的复杂性,新农村建设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实施方案,各地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农民减负增收、建设资金来源、农民素质提高等问题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以期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它不但引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胜利,而且,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历史任务同样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自觉地以毛泽东农民问题中的正确理论为指导,重视农民、尊重农民、发动农民、引导农民.  相似文献   

9.
三林(即林业、林区和林农)问题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三林与三农问题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高度重视三林问题的特殊性,明确认识三林问题的内在实质,有针对性地确立三林问题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0.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不仅是“新村庄建设”,而是一个全面的发展目标,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从农民最需要,最关心的问题着手,中心问题还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与城镇化建设,人口转移,“空壳村”整理,农业规模经营结合起来,必须以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作为动力,必须明确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的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11.
去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性任务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各地热火朝天地展开。绝大多数地方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稳步推进。也有一些地方急于求成,把功夫下在动员农民集中居住上,不顾农民意愿的大拆大建的苗头出现了;还有一些地方搞资金集约型典型,集中大量财力物力搞中看不实用,不能推广的所谓新农村建设样板……凡此种种,都是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缺乏认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宁 《农家之友》2009,(22):23-25,2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3.
提高农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其素质高低是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农民素质的地位和作用,农民素质的现状以及农民素质低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提出提高农民素质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培育新农民是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培育新农民需要有强大的支撑体系作为基础。政府应当实施相关政策,逐步消除制约农民教育培训的体制和机制障碍,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推动农村人力资本发展。本文对我国新农民培养的支撑体系进行研究,通过借鉴、比较和以往自身的经验分析,最终总结了一套适应我国新农村建设和新农民培养的完备的支撑体系图。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一、巍山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有利条件和现实困难 巍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一定的基础和很多有利的条件:一是“三农”形势较好。2006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87823万元,比上年增长12.2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0836万元,比上年增长2.20%:农民人均纯收入1632元,比上年增长6.11%。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2005年建成了巍南高等级公路,2008年关巍公路改扩建设工程也将竣工,随着巍山南连南涧,  相似文献   

17.
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与当前边疆贫困地区农村的现实,决定了完成这样历史重任绝非朝夕之功。在镇康县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始终做到“三个符合”,即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搞超前消费和过度建设,不增加乡村债务,不增加农民负担;符合群众的愿望,不搞强迫命令,不做表面文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搞无效益的产业。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即急与缓的关系,既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又不急于求成、浮躁冒进;远与近的关系,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精心组织、有序推进;点与面的关系,既鼓励基础好的村落先行一步,建成示范村,又要用典型引路,用榜样带动,让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运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运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和特点、主要措施和经验,提出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我们党的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是我国农村又一次深刻的社会经济大变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我国农村建设与发展中的体现,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我们也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行动纲领,也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城市工业扩散、特色产业开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型农业等五种支撑模式.提出了城乡产业转移不能转移工业污染;特色产业开发要以市场为导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坚持自主自愿、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农业产业化要注意防止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并且不能违背坚持农民自愿原则和量力而行的原则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