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现有机电SN标准的调研和检验检疫工作实践,对机电产品SN标准存在的问题、SN标准的制订和新SN标准体系建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同时检测食品中的多种致病性弧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食品中的致病性弧菌为研究对象,对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温度等关键因素进行实验研究,精心设计可疑菌落鉴定程序,形成同时检测几种致病性弧菌的同一检测程序.对新建方法进行验证发现,新建方法对17株(13种)致病性弧菌和4株相似菌的检测均与实际相符;新方法的灵敏度小于10个/25g;我们用新建方法对200份样品进行了检测,检出副溶血弧菌3例、拟态弧菌1例,SN标准对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的检测结果与新建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3.
1前言 近年来,出口肉品中青霉素残留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均规定了明确的限量要求,我国的兽药残留监控计划中青霉素也被列为重点检测项目之一.目前,肉品中青霉素的检测普遍采用SN0539-1996(出口肉品中青霉素残留量检验方法杯碟法)标准.但这一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在平板培养基的琼脂含量、青霉素标准液的储存时间、菌悬液的制备及用量测定、检定用平板的制备、标准曲线的制作及样品检测五个关键技术环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我们进行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实验,总结出了克服上述问题的办法,从而使实验成功率与结果准确度得以提高.在此作简要介绍,以供检验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求快速、灵敏、可靠的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的方法。[方法]通过选择性鉴定试验、敏感性试验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对大肠杆菌的4种检测方法:GB/T4789.38-2008第一法、SN/T1896-2007第二法、GB/T4789.38-2008第三法与COLI ID显色培养基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4种方法检测对大肠杆菌选择性良好,SN/T1896-2007第二法敏感性较GB/T4789.38-2008第一法稍高,GB/T4789.38-2008第三法与COLI ID显色培养基法敏感性相差不大;4种方法应用在食品检测中,大肠杆菌阳性检出率无显著差异。[结论]SN/T1896-2007第二法、GB/T4789.38-2008第三法与COLI ID显色培养基法耗费比GB/T4789.38-2008第一法高,但检测周期短,可节省人力,具有快速、方便的优点,在日常检测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定量化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发布的国际植检措施标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定量化方法.该方法确定了量化指标体系,定量化评判标准,推导出了有害生物风险评估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公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缩短检验周期,找出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方法] 通过比对实验,将由原上海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编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方法>一书中的非标准方法SCIB D1108-1、SCIB D1109、SCIB D1405与国家标准GB 6730.10-1986、GB6730.11-86、GB6730.1509-79方法进行比对实验.[结果] 经验证,两种方法的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该非标准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测定铁矿石中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锰矿中二氧化硅(SiO2>1%)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GB/T5481-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规定,评定实验室拉伸试验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方法]按照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方法,按照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的步骤,给出了本实验室拉伸试验不确度度评定的过程.同时讨论了对拉伸试验不确定度评定的结果有较大影响的一些因素.[结果]给出了拉伸试验测量过程中强度和伸长率不确定度评定公式,同时指出了影响公式计算结果的其他因素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以SN/T0459-1995标准的起草、发布与实施十年来存在的问题与近期修订情况为例,探讨了对其他化纤丝束检验SN标准亟待修订的现状及修订的目标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温州出口打火机不合格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出口打火机和点火枪不合格原因分析,提出改进生产工艺、气体和材料的措施,确保出口打火机质量.[方法] 对779批样品按照SN/T0761-1999<出口危险品打火机检验规程>和其他国际标准进行检验,分析不合格原因.[结果] 有81批样品质量不合格,主要原因是燃烧高度不稳、漏气及气压不稳定.[结论] 对不合格项提出改进措施,为出口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有力证据,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10.
依据标准检验SN/T 3983-2014《出口食品中氨甲基酸类有机磷除草剂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普洱茶中的草甘膦残留量,对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计算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实验结果表明:当置信概率为95%、包含因子k=2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2 mg·kg-1。此外,校准曲线和测试方法精密度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较大,检测人员应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重点控制,以提高检测结果精确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别采用我国SN/T0800.1-1999和欧盟98/53/EC指令规定的取样制样方法检测辽宁花生的黄曲霉毒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中欧取样制样方法的对比试验,得出2种取样制样方法效果等同的结论,而且SN/T0800.1-1999规定的取样制样方法能缩短检验流程,更快速、更灵敏、更环保,每年可为出口企业节约检测成本数十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参照SN/T 1864-2007《进出口动物源食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中检测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蜂蜜中的氯霉素残留量,按照JJF 1135-2005《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的指导,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对其进行量化,由此确定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反映该方法的置信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SN检测大肠菌群的方法和最大近似值(MPN)原理的TEMPO/CC仪器法,对多个种类147个食品样品进行了检测,实验数据的比对表明TEMPO/CC仪器法与SN方法检测大肠菌群的方法一致性较好(符合率92%准确度无差异),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减少人为误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深入养殖基地和加工企业的调查,初步查明出口"注水"黄鱼主要发生在冷冻产品中,而且是在肌肉上注水.多种检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国家质检总局<"注水"鱼产品检验程序和判别标准>的检验方法快速、有效,经反复试验还得出1)制样时,切口可在鱼头向尾方向的1/3至1/2之间横断切;2)切下的鱼块样品感官判别后,还可静置15-20min后,继续观察鱼体内脏膜与肌肉肉质之间出现的明显隔离层,作进一步感官判别.此外,还可用GB/T5009.3-2003水分测定法,进一步补充检测,辅助判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长期以来标准信息索取难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个能够满足检验检疫业务需求的标准信息管理平台与检索平台,我们通过深入研究,最终以<标准信息快车>网站的形式建立起广东局标准信息化管理体系.系统基于互联网三层结构,采用Java2、ORACLE9i和TOMCAT等先进技术.集题录与全文于一体,数据库现有题录37万余条,全文10万余条,并可无限扩充.前台检索快速,后台管理电子化.最具特色的是所设计的eCoffer|Paper系统,能有效解决版权控制问题.系统在广东局全面推广应用后得到广大用户的好评,并于2004年12月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6.
用免疫磁珠捕集法快速检测食品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研究了用免疫磁珠捕集法(ListerTest)检测食品中单增李氏菌的可行性.结果显示ListerTest对25株李斯特菌和9株于扰菌的检测结果与实际相符;对增菌液和样品中单增李氏菌1/2a、1/2b、英诺克李斯特菌、绵羊李斯特菌的检测低限均达到甚至超过了传统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不受干扰菌影响.用ListerTest和SN方法同时检测了自然样品200份,分别检出阳性样品16份和13份,经X2检验,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用ListerTest检测食品中的单增李氏菌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简便快速、方法便于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17.
引用和对比美国、英国和国际电工委员会及国家标准委员会现行的家用照明开关检测标准,分析执行国家现行标准在检验出口家用照明开关所存在的缺陷,通过增加相关条件下的检测项目并进行试验,确定<出口家用和类似用途照明开关检验规程>的实施内容,以满足日常检验出口家用和类似用途照明开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甜橙果肉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单因素的实验结果是原料奶总干物质含量最好为11.8%以上,甜橙果肉添加量为5%,香精的添加量为0.2‰,效果较好.通过正交实验得出甜橙果肉酸奶的最佳配方为奶粉1.5%,果胶1.2‰,变性淀粉0.8%,砂糖6.5%,甜橙果肉5%,甜橙香精0.2‰.原料奶总干物质标准化后要达到12.5%-13.5%以上,成品干物质含量为19-21%.,影响甜橙果肉酸奶质量的因素为淀粉>果胶>奶粉>菌种配比,菌种用法国罗地亚MY900MYE96=41为好.  相似文献   

19.
作为制作瓦楞纸箱用的瓦楞纸板,它主要由面纸,瓦楞纸,夹心及里纸通过相互间的粘结而成,各层间粘结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瓦楞纸板的质量,对瓦楞纸箱的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国家标准GB5034GB6544及GB6548对瓦楞纸板的粘合强度和检测方法都作了相应的规定,但由于两者之间的单位不一致及未提及纸板中的哪一层的粘合强度应达到所规定的指标,使人们在执行该指标时感到有一定的疑惑,为此原国家商检局制订对瓦楞纸箱的粘合强度作了详细的规定.笔者根据长期的纸箱检验和检测的经验发现目前标准中对粘合强度的规定存在着许多不合理处,现就此问题并针对SN/T0262-93中对粘合强度的有关规定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单增李斯特菌选择性增菌培养和分离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改良的FDA法、NGFIS法、SN法和国标法4种李斯特菌选择性增菌和分离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人工污染的样品(生猪肉、虾、牛奶),各种增菌方法的检测灵敏度都较高,均能检出样品中<10CFU/g的单增李斯特菌;但对于不同自然样品(生猪肉、调理食品、虾和牛奶)的李斯特菌检出,则以改良的FDA法最佳.本项目设计了英诺克李斯特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竞争性试验,明确当样品中含有英诺克李斯特菌时,增菌时间应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