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湖北省石首市调关镇是一个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镇,耕地面积42179亩,其中水田34621亩,占总面积的82%,怕涝易渍冷浸低湖水田面积达12000亩,占水田面积的35%。这些低湖田每年只能种一季中稻,生产成本相对过高,生产效益十分低下,曾一度成为弃田撂荒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2.
利用粮食优势 发展猪禽生产姚来保南昌县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现有耕地面积102万亩,其中水田96万亩,种植业以水稻生产为主,畜牧业以猪禽养殖为主,粮食与猪禽生产均名列全省前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粮食生产连上几个新台阶。1979年全县粮...  相似文献   

3.
大种红花草是发展粮食生产的有效途径吴尚恒红花草,是水稻生产的绿色基肥之王。50年代中期,随着农田水利建设的改善,贵溪县红花草的生产开始入轨起步。进入70年代全县的红花草种植面积达到42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82%。每年红花草的留神面积达到在4万亩上下。...  相似文献   

4.
我县现有人口2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2万人,共有水田25.5万亩,人均有水田近1.l亩,晚稻复种面积在18至20万亩之间,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农民经济收入以农业生产为主。一、我县发展优质谷生产的基本情况我县优质谷生产始于八十年代中期。1984年从广东引进“马坝小粘”优质谷品种进行晚稻试种、繁殖。1991年,我县又从广东引进“马坝新粘”常规化质稻种试种,“马坝小粘”即被淘汰。以后几年,均以种植“马坝新粘”优质谷为主,平均年种植面积在2万亩左右。1996年,我县又从广东省引进“青芦粘”常规化质稻试种,晚稻面积1.5万…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沭阳的第二大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年产稻谷50万吨以上,沂河北以种植粳稻为主、面积60余万亩,沂河南以种植籼稻为主、面积约40万亩。随着稻米供给逐步走向结构性过剩,保证和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快沭阳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和产业化开发步伐,着力打造一批无公害、绿色稻米知名品牌,不断增强沭阳稻米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推动稻米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徐振湖 《农村展望》1997,(1):25-25,27
我们方正县自1981年引进日本水稻寒地旱育稀植技术、实施水稻生产第一次革命以来,水稻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农村经济有了大幅度增长,农民的富裕程度有较大提高。到1996年,全县水稻面积已由1981年的4.9万亩扩大到32万亩,增长了6.7倍;水稻平均亩产量由386斤提高到了1000斤,增长了2.03倍;人均水稻纯收入1300元,占农村人均收入的56.4%,水稻在整个粮食作物中所处的地位是:60%的面积,80%的产量,90%的产值。作为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发源地,方正水稻已走向全国。现在全县有201名水稻技术员和技术农民遍布全国指导种稻和承包种稻,累计指导面积1亿亩。方正水稻生产如何在现在的基础上再登新台阶,如何进一步扩大影响,我们将瞄准更高的目标。我们要再用3年时间,建成水稻生产强县。到本世纪末,全县水稻面积要达到40万亩,其中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稻面积要达到40万亩,其中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稻米占80%以上,平均亩产超千斤,水稻总产量达到4亿斤,商品量达到3亿斤,水稻收入达5亿元,加工增值1.6亿元以上。从而完成稻生产的第二次革命,为推进全国水稻生产再做新贡献。  相似文献   

7.
于洪区于洪乡,地处沈阳西郊,辖11个村,有6800个农户,2.4万农业人口,1.4万个农业劳力。共有耕地3.5万亩,其中:水田2.3万亩,商品菜田0.9万亩,以种植蔬菜,水稻为主。从1987年开始,于洪乡在农村第一步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为适应商品经营发展和农民致富愿望的需要,对水田进行了以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为中心内容的第二步改革。从试点到推广,历经三年,初步建立了新的生产经营模式。现在,全乡由原4710个农户分散承包兼业耕种的2.3万亩水田(户均4.8亩),改成为230个农户(户均百亩左右)专业化生产,同时完善了乡、村两级服务组织,增加投入,推广先进技术。在耕作方式上,全部实行软盘育苗,机械插秧,药剂灭草,实现了除收割以外的全过程机械化。水稻机械化水平处在全国的前列,具备了现代农业的基础特征。  相似文献   

8.
庆安县种植水稻有60多年历史,1983年以前,大都是采用慢撒条播的传统栽培方法,水稻生产水平不高,亩产量只有400-500斤,种植面积始终在20万亩左右徘徊。1984年,在日本专家原正四的指导帮助下,采用寒地旱育稀植新技术,实行小棚育苗的等距插秧,亩产一跃达到了400公斤。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996年,全县水田面积7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7%,水稻总产3.5亿公斤,占粮食总产的64%。全县水稻平均亩产突破了500公斤大关,以村为单位最高产达到了600公斤,最高单产户达到了750公斤,被称为寒地种稻之首。  相似文献   

9.
1995年以来,八五三农场从本场场情出发,把水田开发作为低产田改造、调整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实行治水兴稻、以稻治涝、强场富民的战略方针。到1998年种植水稻面积达35万亩,占全场耕地面积的37%。全场57个生产队有47个生产队种植水稻。农场在水稻生产上...  相似文献   

10.
诚谏镇位于岑溪市东北部,东邻广东郁南县通门镇,北靠苍梧县广平镇,与本市的糯垌、归义、大业、筋竹镇接壤。耕地、水田面积2868.74公顷,山多田少,是典型的山区农业镇,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夏秋两熟,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0亩左右,做好水稻的病虫防治必须行政管理和技术方法两手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辽宁省水稻播种面积一直比较稳定,988.8万亩的面积约占全国水稻播种面积的2.2%,位居全国第16位。全省大约有74万农户耕种839万亩水田,户均面积11.3亩。  相似文献   

12.
一、水稻生产的“马鞍型”发展和价值规律的关系我们黑龙江省现在的水稻生产,和建国初期比较,无论在水稻面积或水稻单产和总产方面,均有很大发展。水田面积从建国初期的167.4万亩发展到321万亩(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2.5%)。亩产从245斤提高到325斤(1978年),总产从4亿多斤增加到14.3亿斤,比建国初期增加了3.5倍。但从30年来水稻面积、产量的增减情况看,其特点是两头高、中间低,即形成  相似文献   

13.
尽快把农业结构从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移 ,是河北省汉沽农场当前实践中的紧迫课题。   一、农场农业结构调整现状汉沽农场是河北省属国有大型农垦企业 ,人口4 5万 ,其中农业人口 3万 ,耕地 8 3万余亩 ,传统以种植水稻为主。近年来由于气候、市场因素影响 ,水田作物面积逐年压缩 ,旱田经济作物面积逐步提高 ,但仍以种植水稻、棉花、玉米为主。近年来 ,农场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以水定发展 ,针对连续几年的干旱缺水 ,大幅度调减水稻面积 ,推广经济作物 ,粮经比例由 70 :30调整为 38:6 2。二是建…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种粮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粮食生产状况不容乐观 1、种粮面积逐年减少.2005年军山铺镇水稻生产面积2.74万亩,2006年,水稻生产面积降到了2.53万亩,比上年减少2100亩,2007年,水稻生产面积只有2.33万亩,比上年又减少2000亩,粮田面积以每年8名的速度递减.种粮面积减少,而科技水平并未逐年提高,致使粮食总产量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进入八十年代后发展迅速,尤其是1984年后增长更快。全省水稻实际种植面积由1983年的515万亩,增加到1988年的一千多万亩大关,特别是近三年来更加持续迅猛发展,到1991年增加到1400余万亩。这样,自1984-1991年的8年间共增加水稻面积900万亩左右,平均每年增加100多万亩。在这样短时间内,水稻面积不仅跃居东北三省首位(辽宁省为850万亩,吉林省为683万亩),且成为中国北方14个省、市、区种稻面积最多的省份。种植面积扩大,产量也不断增加,水稻已成为我省粮食生产中举足轻重的高产作物,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16.
江津县石蟆区是一个田多土少,主产水稻的地区。区委、区公所针对水田面积大、利用差、产量低的状况,确立了把综合开发利用冬水田作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战略措施,走稻田多熟制的路子。对全区适宜种植双季稻、蓄留再生稻的5万多亩水田,逐年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17.
寒地旱育水稻“控制灌溉”节水高产技术在我国北方黑龙江省庆安县试验获得成功。全县通过对10万亩水田进行试验后测算,亩节水约130立方米,节约抽水费用11.2元,增产22公斤。今年,全县在3 0万亩水田中全面推广了此项节水高产技术。水稻“控制灌溉”节水高产技术是南京河  相似文献   

18.
科技展望     
寒地旱育水稻“控制灌溉”节水高产技术在我国北方黑龙江省庆安县试验获得成功。全县通过对10万亩水田进行试验后测算,亩节水约130立方米,节约抽水费用11.2元,增产22公斤。今年,全县在30万亩水田中全面推广了此项节水高产技术。水稻“控制灌溉”节水高产技术是南京河海大学研究的国家认证推广  相似文献   

19.
合川县是田多土少、人多地少,以丘陵为主的农业大县。全县有稻田71万亩,长期以来,40余万亩冬水田只种一季中稻,既浪费宝贵的土地光热资源,又加剧了稻田的潜育化趋势,导致了深、冷、烂、毒,影响水稻的产量和效益提高。为挖掘稻田生产潜力,县委、县府把改造冬水田作为粮食上新台阶的突破性措施来抓,探索出一条改造冬水田,逐步实现“吨粮田”的新路子。合川县针对冬水田面积大、利用差、产量低、收入少等情况和人口逐年增加,社会需粮日益增加,耕地逐年减少,人均占有粮食减少问题,吹响了向冬水田进军的号角,从提高稻田复种  相似文献   

20.
正明确任务,全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大旱改水力度,持续扩大水田面积,每年平均增加水稻面积2万亩;积极推广水稻旱作3200亩、露地蔬菜2000亩、冰麦400亩,充分发挥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通过"订单种植+土地轮作+秸秆还田"政策叠加,种植甜菜5000亩、高粱1.5万亩、中草药1800亩,实现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相结合,农牧业结构基本实现了由"以粮为纲"向"粮经并举"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