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企业知识联盟的构建与竞争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竞争的节奏不断加快,竞争优势往往不再来自成本和质量.更重要的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通过合作使企业间知识形态的资源进行水平式双向和多向流动,以创造新价值。这种新价值的创造是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资源,它比单纯的成本等优势的获得更有意义。通过构建知识战略联盟获得新知识。并将其与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相融合达到战略合作的升华。同时,围绕知识的不断创新为基础建立的战略联盟不仅能够适时地调整企业间的关系,促进不同的价值观、知识和化在企业中的融合,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2.
一、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企业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随着企业 的发展,企业管理的职能不断增加和更迭新内容,但无论怎样,传统的企业管理仍然只注 重有形资本,而未将无形资本的创造和培育放在重要位置。在全球性的知识经济时代,传统 的企业管理职能发生了新的变化,无形资本,特别是知识资本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企业管 理的职能主要是为企业内外的新知识资本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加以大力培育。创造、培育知 识资本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二、以知识和人才管理为主的学习型…  相似文献   

3.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管理就是组织开发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来推动组织中知识的创造和传播过程,使知识螺旋不断地向前延伸,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知识管理的内容很多,概括起来大致包括:(1)获取知识并消化、吸收知识;(2)创立有效的知识共享机制,确保知识在组织内即时扩散;  相似文献   

4.
试论知识管理与企业文化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知识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以及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在以知识为主要资源的经济中,企业是否具有创造、传播和使用知识的能力正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形成的,是在一定社会环境背景下产生的,它同样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不断地发展自己。知识管理下企业文化应有哪些新变化,如何建立适应时代变化的企业文化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一、知识管理的理解—般说来,知识管理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手段,将企业知识作为“资本…  相似文献   

5.
程鹏远  杨晓东 《活力》2005,(10):86-86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所有竞争,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El新月异,生产技术与管理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生命周期渐短,企业要创造世界一流经济指标,永久保持世界先进行列,要靠高、新、尖技术人才的培养,在于企业不间断地进行人力资本培育开发。  相似文献   

6.
在知识管理中,组织不但需要不断创新知识、应用知识,还需要不断从组织之外吸取“养料”,扩充知识。而标杆管理为组织的外部学习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标杆管理通过不断寻找和研究同行业一流公司的最佳实践,找到自己学习的标杆,并以此为基准与本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使自己企业得到不断改进,进入赶超一流公司创造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知识本质与知识创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知识逻辑出发探讨了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企业本质,分析了企业知识活动的内容和企业的知识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8.
怎样融合知识管理和流程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息化热潮的今天,不断有新的名词或新的概念出现,BPM和KM就是近两年来企业应用软件的新宠。其实两者就其理论研究已经源远流长,只是如何把它们有机地融合,引入企业并实际发挥效应,这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只有将知识的创造、扩散和应用同业务流程结合起来,才能为企业创造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密集型的现代企业中,学习力无疑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要使组织获得成功实现目标,需要不断地创新知识、应用知识,需要通过学习提高组织智商。企业可以通过学习来推动个人成长和组织变革,不断通过学习来实现组织创新,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而基于默会知识的学习力的提升,更是企业提高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坚强基石。  相似文献   

10.
应征 《活力》2006,(4):196-196
图书馆知识管理具体说来是将其组织内部的知识信息进行有序化、系统化地整合,使之能尽快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竞争力和新价值的知识管理策略,实现知识创新、知识扩散和知识增值的过程,同时提高图书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创新信息化的能力和水平,求得图书馆知识生存的广阔天地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图书馆如何运用知识管理理念进行指导和优化。以提高图书馆在不断变化的数字环境下的应变能力。是图书馆在21世纪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必需。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许多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已不再主要依赖于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传统资源,而是更多地依赖于知识。创造、应用和传播知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这种形势下。竞争情报如何服务于企业知识管理就成为情报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本文着重论述竞争情报在知识管理请环节中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获得、创造与应用。因此,在知识管理中,通过实施专利战略来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并通过正当途径获取外界的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的专利战略就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主动地利用专利制度提供的法律保护及其种种方便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并充分利用专利情报信息。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知识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资源,研究知识管理对企业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在研究知识管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探索研究了知识管理的发展阶段,并对国内外相关观点进行了梳理,从而提出组织要通过知识管理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不仅要注重知识共享以及知识创造和融合,而且要使知识管理为组织和社会持续不断地创造价值。在此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价值创造"的概念。在对知识管理发展阶段阐述的时候,本文将重点关注知识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14.
刘秀荣 《企业世界》2004,(10):43-4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与经济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作用越来越强劲,使得全球经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方面知识因素更高程度溶入经济活动;另一方面以提高竞争力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中,知识取向不断增强,产品与服务的知识含量不断提高。市场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更多地思考如何在市场中挖掘自  相似文献   

15.
杨立峰 《价值工程》2007,26(6):41-43
知识是企业成长的动力,知识的积累与增长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不仅交流、吸收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不断的知识转换中整合、重构知识,形成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应培养知识吸收、知识创造能力,进而保持动态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16.
景永莉 《现代企业》2011,(10):35-36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经济结构带来的渗透与冲击,已经使知识和信息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经济要素,知识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性资源,企业的长期发展依赖于在整个商业流程中成功地创造、扩展、应用和管理知识。由此可见,以知识地创造、  相似文献   

17.
企业何以能常胜不衰,得以持续发展?除了靠好的企业制度,靠资本实力,靠加强管理,靠新产品开发外,更要靠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持续学习能力。知识时代,面对多变的竞争环境,组织如何快速有效学习知识、管理知识、创新知识已成企业重要工作之一。学习型组织是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需要,以世界最先进的管理理论为指导,通过改进管理方法,逐步产生和形成的持续学习、不断创造的新型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工会作为企业中的员工自己的群众组织,应结合当前企业开展职工素质工程教育的契机,逐步有序地在员工中推进创建学习型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发展已不再仅仅依赖于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等传统的生产要素,而是更多地依赖于知识的创造、吸收和利用。知识转移是指将一种情境下获取的知识应用于另一情境,是知识有效扩散和应用的一种形式,由于具有针对性更明确、知识获取成本较小、知识学习时间短等优势而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从知识转移角度来研究企业的知识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知识资本化、组织扁平化和管理柔性化的新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技术在快速扩散与交叉渗透、产品生命周期在逐渐缩短、顾客需求在日益多样化。在这种新形势下,知识将决定一个人、一个企业甚至于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而知识又在不断地快速更新,因此,一个组织如果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  相似文献   

20.
一戒大脑懒。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财会运行软件的不断升级,随着企业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财务人员需要掌握的新东西很多。因此要勤于学习,常思进取。不断充实新知识、新理论,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不仅要掌握财务知识,也要熟悉相关生产经营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领导身边的智者,专业工作的高手。企业管理的能手.服务工作的巧手。切忌满足于旧知识、老经验,不思进取,随遇而安.混天度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