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流动性过剩”成为描述中国宏观经济的关键词语。人们纷纷惊呼:中国已进入“资本过剩时代”。日益扩大的银行存差.居高不下的储蓄余额,屡创新高的外汇储备.节节攀升的股市和房地产价格,都在昭示着:对于中国整体经济而言.“缺钱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仿佛就在不久之前,资本短缺”还是中国经济面对的最大难题.为何这么快就变成了“资本过剩”?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面板数据回归,测算出了1995-2013年中国各省级单位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存量的最优比例.研究发现,1995年以来,中国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存量最优比例存在着持续高企的趋势,这意味着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样本期内,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存量的匹配程度并不理想.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始终处于相对短缺的状态,而中、西部地区则经历了由人力资本存量相对过剩到物质资本存量相对过剩的演变历程.且近年来,这种资本存量的结构性失衡表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虽然目前中国绝大部分省份仍然处于人力资本存量相对短缺的状态,但各省份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实际比例相对于最优比例的偏离程度表现出较大的地区性差异,总体上呈现出由东部向西部梯次降低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最近,关于中国是否面临着劳动力短缺存在着广泛的争论。中国社科院5月发布报告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多,我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的时代转变。从就业市场的现实来看,一方面,“劳动力短缺”的字眼似乎与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随处可见的拥挤人群、大学生就业市场日益紧张等现象不符;另一方面,又的确存在企业招工日益困难、普通工人的工资迅速上涨等事实。  相似文献   

4.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思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芳  王波 《经济学家》2005,(5):121-122
目前,农村自身积累不足,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生产投入减少,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农业发展。农村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如果不与资本相结合,就无法创造出财富,而资本在农村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的要素,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快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加大农业金融资本的投入,已成为当前缓解“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特征和任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傅晨 《经济学家》2002,(3):77-82
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主要农产品由全面短缺转为总量基本平衡,出现了结构性和地区性的过剩。收入目标上升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非农产业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导性因素。农业发展对资本和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劳动力和土地的作用下降。农业发展的制度创新从确立农户的独立经营地位,转向农业与相关产业的一体化经营。因而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农业结构,保证农业收入稳定增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推进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从要素市场中的3大投入要素———资本、劳动力和能源入手,测算1991—2010年中国工业产能过剩程度和三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并通过构建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考察了各要素价格扭曲程度与产能过剩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冲击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产能过剩与各要素价格扭曲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和误差修正机制,其中劳动力和能源的价格扭曲对产能过剩具有正向影响,资本价格扭曲具有负向影响;能源价格扭曲对产能过剩偏离均衡的调整力度最大;资本和能源的价格扭曲对产能过剩的短期冲击影响较大,而劳动力更多作用于远期;劳动力价格扭曲对产能过剩变化的解释力度最大,资本价格扭曲的解释力度相对最小。  相似文献   

7.
唐敏 《新经济》2014,(14):10-11
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已取代劳动力、土地和资本成为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但目前理论界对智力资本的定义及其构成观点不一,在回顾过去主要学者有关智力资本研究的现有文献基础之上,笔者对智力资本的概念,构成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述评,并提出了未来智力资本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农村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农村劳动力供给过剩,而城市因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供给出现短缺现象,农村的过剩和城市的短缺形成以劳动力为中心的资源配置错位现象.因此,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必然会优化城乡现有的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告别短缺状态不久,即面临着过剩经济的新问题。有效需求不足随处可见,消费品过剩了,生产资料过剩了,劳动力过剩了,甚至连一直吃紧的资本也过剩了。怎样在过剩经济的背景下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呢?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我们正确认识、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10.
从蒸汽时代资本对土地资源的争夺,到电气时代资本对地理景观的建构,再到互联网时代资本对网络空间的再造,资本逐利的过程始终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空间的拓展。以资本逐利为视角,从劳动力商品到社会分工,从碎片化劳动和标准化劳动到灵活弹性用工,空间再造的历史演进伴随着资本在形式上实现对劳动者进行束缚和操控的全过程。现阶段,资本致力于通过网络空间的再造来进行流量制造和节约劳动时间,以增加更多可供人使用网络空间的自由时间,同时资本通过网络空间对劳动者施以更加残酷和隐蔽的剥削,自此,网络空间使得劳动者彻底失去了反抗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或一般劳动力,而是知识、先进的科技、管理方法和有价值的信息。知识资本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新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就是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起了决定性作用。原来那种密集生产、规模效应已无法拉动经济上更高的层次。在这种经济状态下,人的作用比历史上任何经济时期的作用都重要,可以说新经济就是人的经济。“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经营思想在新经济时代大有用武之地。本文正是在这一前提下,分析了知识资本具有私有性、能动性、伸缩性、竞争性、不可逆性的特征,指出竞争是判断知识资本所有者质量高低的最好办法。以能力本位制代替关系本位制,符合知识资本所有者的要求,是中国制度创新的重要课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激励机制,认为知识资本的所有者应该既是固定收益的索取者,即平时从企业获取固定报酬,又是剩余收益的索取者,即拥有剩余索取权。因为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资本拥有排他性的占有特性,企业合法的占有了知识资本的超额效用即利润。通过适当的固定报酬和剩余索取权的搭配,使知识资本所有者获得了充分的激励。具体方法可以采用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等。  相似文献   

12.
<正>充分发挥资本、专利和品牌管理自我扩张、自我设限、自我掌握度的办法;万一这些还是不行,那市场办法还有:一是兼并重组,二是破产拍卖。月有阴晴圆缺,市场有起伏盈亏。有时候短缺,有时候过剩,似乎有一定的定数。经济周期难以避免,因而短缺和过剩也难以避免。但是如果经济周期中总是在某些领域过剩,某些领域总是短缺,则这种现象或多或少还是有某些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追求利润是资本最根本的属性,由于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资本的收益率不同,资本必然会由收益率低的地方流向收益率高的地方。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理论正是对资本这一属性的深刻阐释。它是理解海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1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理论简介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理论假定了如下的分析模型:整个“世界”由两个(或两类)国家组成。一个资本充裕,而另一个资本短缺,世界总资本量为00’,其中资本充裕国的资本量为OC,而资本短缺国的资本量为0’C(如图)。曲线AA’和BB’分别表示两个国家在不同投资水平的资本…  相似文献   

14.
祝孔海 《经济论坛》2004,(17):29-31
资本供给与经济增长模型分析。无论传统经济理论还是现代经济理论,都极为重视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是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企业家的才能等生产要素,而资本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属于稀缺资源,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显得更为重要。在非充分就业状态下,资本供给的增加可以充分利用其他生产要素,促进产品供给增长,启动潜在的生产能力,使生产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经验数据,实证分析了要素规模、行业特征与产能过剩的关系.从整体结果看,劳动力和资本规模变动不能显著地解释产能过剩;在技术进步越快的行业中,劳动力扩张与产能过剩的正向关系越不明显;随着行业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资本和劳动力同时扩张对产能过剩的加剧效应将得到弱化.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除了要扭转要素推动型产业增长,更重要的是让微观主体在市场机制下,借助技术进步和要素优化配置,理性投资并高效利用产能.  相似文献   

16.
论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韩星焕,佟国光,郭作北,程焉平一、吉林省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建国以来,吉林省农村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大致经历了“相对短缺-趋于饱和-隐蔽性的总量过剩-显现性的总量过剩”的变化过程。1.相对短缺阶段(1949-1957)。这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农民最优劳动供给的视角构建农地资本禀赋对农户非农创业的影响机制,提出“土地粘性”和“资本激励”两条影响路径,并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拥有土地资本将提高农户非农创业的可能性(1.31%);(2)土地资本规模和土地资本价值对农户非农创业的影响均呈现显著的“U”型;(3)土地资本规模对农户非农创业行为存在“土地粘性”和“资本激励”两个影响路径,在土地资本规模较低时,主要表现为“土地粘性”效应,土地资本规模的提升对农户非农创业行为有抑制作用,而当土地资本规模达到临界值(9.33亩)之后,主要表现为“资本激励”效应,土地资本规模的提升对农户非农创业行为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全球资本视角看,中国流动性过剩是全球国际资本流入和国内政策因素综合形成的结果,是在全球资本流动过剩环境下,国内货币迷失和货币政策目标不明导致的资本流动性沉淀。为应对流动性过剩,我国要利用全球资本流动疏通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优化金融产品结构,创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的困境和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立群 《经济论坛》2004,(7):108-109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全国上上下下关注的焦点问题,各界人士纷纷献计献策,有些已经付诸实施(如农村税费改革)。笔者认为,抓住三农问题的实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城乡之间资源占有与分配的严重失衡,即越来越多的资源和资本流向城市,而广大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越来越少的土地上,其结果是农村的贫困和落后。基于以上认识,摆在我们面前的解决途径有两条:一是让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与大量剩余资本结合;二是让各种资源尤其是资本从城市流出,与劳动力、土地结合。  相似文献   

20.
为解释资本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协同变迁,以及技能溢价不断上升的现象,本文首先提出了无形资本与技能劳动力互补这一修正的资本—技能互补假说,并通过估计中国城镇部门1995—2020年的总量生产函数对该假说进行检验;其次,基于估计结果,对技能溢价的变动进行了因素分解;最后,构建了包含无形资本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探讨无形资本深化的原因及其对经济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技能劳动力与无形资本的替代弹性(1.275)要小于其与物质资本的替代弹性(1.908),证实了无形资本与技能劳动力具有相对互补性。第二,驱动技能溢价上升的动力中,61.98%来源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33.76%来源于无形资本深化效应。第三,无形资本不断深化的原因,在于技能劳动力的数量与生产率不断增加。技能劳动力与无形资本的持续深化将引致技能偏向型结构转型,并使得无形资本深化效应对技能溢价的影响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