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晓萍 《经济论坛》2022,(1):99-105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不仅要保护蕴含人类智慧的传统村落建筑风貌等物质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传承应用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传统村落丰富的文化资源内涵,加大对传统村落各类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整理和宣传,破解保护传承、村民权益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借助文旅融合发展契机,推动区域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济地理》2021,41(5):204-212
传统村落是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和开发的基本单元,区域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特征的识别对乡村规划和旅游开发至关重要。为了准确识别区域传统村落景观特征,在景观基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传统村落景观群系基因的概念,以湖南省91个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选取4类11个代表传统村落景观特征指标构建了指标体系,通过计算村落景观之间的相似度,采用聚类方法,发现湖南省存在7个传统村落景观群系,并通过拓展景观基因识别方法,识别出传统村落景观群系基因,最后,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划分出7个分区,并构建了传统村落景观群系基因图谱。研究表明,湖南省传统村落景观群系存在不同的景观基因,依据传统村落景观群系基因差异,结合流域分布、行政区划等数据,划分出宗亲文化村落景观区、湘楚文化村落景观区、苗土文化村落景观区、梅山文化村落景观区、宗亲商贸文化村落景观区、侗族文化景观区和多民族融合文化景观区等7个景观区。  相似文献   

3.
南疆地区传统村落景观是当地特殊地理环境和人文 印迹层积叠加的产物,拥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属性和人居空 间符号特征。以“景观-基因”的异变辨识视角探析传统村落 千百年来有序传承的深层基因内核,不仅有利于揭示地域聚居 历史演化的动力机制,更可使现今的乡村振兴保护开发工作对 地域特色基因的保持有相互印证参考之利。尝试引用文化地理 学领域的景观基因理论与方法,通过村落选址、整体格局、街 巷交通、平面类型、建造材料5个不同基因载体对象层面对南 疆地区传统村落的景观基因特征及其异变类型进行识别与解 译,从保护振兴的价值视角探究概括出其历史演变过程的“基 因”承变、类变、突变形态特征,并针对当前传统村落的基因 异变现状提出后续的检视修复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萍  许东 《当代经济》2018,(7):30-31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其是中国几千年来农耕文化的集中代表和直接反映.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作为清朝的发源地,承载了深厚的满族文化,也是关东民俗、生产生活形态的集中呈现,深入研究该区域内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现状及旅游视角下传统景观元素的地方性认知特征,集中反射了东北地区的村落文明和民族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村落景观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谦  刘沛林  徐美 《经济地理》2022,42(4):202-208
对传统村落景观的研究有助于传承文化基因,留住乡愁记忆。文章以1998—2020年CNKI北大核心期刊收录的454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方面的知识图谱分析,从整体上把握我国传统村落景观研究态势。结果显示:(1)我国传统村落景观研究经历了起步探索、初步成长、繁荣发展三个阶段,从聚落形态学、景观生态学、社会地理学、历史文化学、旅游经济学等多学科角度对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2)传统村落景观研究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征,高频发文作者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科研院校,科研机构内部合作强度较大,但机构之间相对独立,不利于传统村落景观研究的可持续发展。(3)传统村落景观研究的系统性越来越强,探讨了传统村落的空间重构、文化传承、旅游开发、园林规划等热门主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在国家宏观政策导向下,未来相关研究可以从创新乡村地域系统理论与新文化地理学、推进跨学科领域研究与数据方法论创新、探索景观保护修复模式与资源有效利用等方面进行思考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受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的地域性与复杂性 影响,传统村落景观的地方性表达是一个地方区别于其他地 方的根本差异性所在。为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避免“千村 一面”,以陕西关中地区现已公布确认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为 研究对象,运用人类学中的地方性知识理论,提出传统村落 景观地方性知识的概念内涵、分类体系和提取路径。从大地 格局景观、选址布局景观、空间形态景观、街巷格局景观、 院落布局景观和民俗文化景观6个方面,开展关中地区传统村 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提取与谱系生成,从而构建起传统村落 景观“人-地”关系语境下的知识网络,使其具备探索、分析 和解决“在地性”风景营建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8.
9.
文章对甘肃境内几个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现状做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分析发现传统村落因过度的"资本化"和"旅游化"而使"地方性"正在流失,而"非地方性"的嵌入成为传统村落发展面临的新困境。提出回归村落,适度开发,保持"地方性"才是破解"千村一面"和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11.
蔡舒依 《江南论坛》2023,(12):37-42
“乌镇模式”中文化和旅游得以融合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化的复兴促成了身份认同的形成,品质的追求促成了幸福体验的达成,而政府对市场规律的遵循是以上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本文试图从中探寻文旅融合的形成逻辑,从而总结文旅融合赋能小镇发展的乌镇启示。  相似文献   

12.
乔娜 《经济师》2022,(9):129-132+137
在“十四五”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规划背景下,文章切入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这一细分领域,从狭义文创的视角出发,梳理其他省市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的理论模式与开发经验,在此基础上与山西本土实际相结合,以期为山西省图书馆文创工作予以参考支持。文章认为,山西省公共图书馆文创应注重挖掘在地文化、布局知识产权、吸收其他文化文物单位优秀经验、牢记初心与使命。  相似文献   

13.
《经济地理》2021,41(7):222-230
从乡村振兴战略时代背景、乡村发展现实困境与国民旅游需求新变化出发,文章在科学解读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的概念内涵基础上,探究了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的互馈机制,并基于文旅融合视角提炼了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结果表明:文化与旅游发展目标一致,内在逻辑统一。文旅融合通过产业融合、主体融合与功能融合实现资源、经济与社会多维效应。旅游系统与乡村地域系统的耦合联动关系是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互促互馈的逻辑基础。文旅融合通过文化挖掘、旅游利用、城乡流动的方式与资源、产业、功能的路径,在要素增值、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机制下助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创造新的需求与动力反促文旅融合。文旅融合视角下乡村振兴存在城郊融合振兴、特色开发振兴、休闲农业振兴与乡村工业振兴的典型模式。强化文旅融合的多功能价值,彰显旅游发展的乡村元素,促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联动发展是文章得出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张可欣  谢维光 《经济师》2020,(8):161-162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传播迎来了新的契机。文章以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为例,提出结合微博、微信、直播电商、短视频等传播方式,并策划相关活动,为赫哲族非遗文化传播助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旅融合"是历史必然,更是发展大势。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山西文化资源优势魅力独特,文化基因强大厚重,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可或缺。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要实现从文旅资源大省到文化旅游强省的历史性转变,必须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全力以赴做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16.
杨立国  胡雅丽 《经济地理》2022,(10):208-215
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是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中的核心载体,在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和遗产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选取皇都村作为微观研究场所,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文本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侗族大歌这一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在村落场域中的生产与传承过程。研究发现:(1)侗族大歌的生产经历了从“村内的生产”到“全球化生产”的过程,其空间、时间、内涵、形式、功能以及意义等方面均发生变化,是地方政府、旅游公司、精英群体、当地村民和游客等权力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2)侗族大歌的生产过程呈现为:空间表征由宗族秩序图景向资本循环场所转变,表征空间由居民生活意象向旅游凝视景观转变,空间实践由侗语文化传承向地方知识营销转变。(3)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的空间生产过程可分为原生产和再生产两个阶段,在空间生产的三元互动实践中实现了文化的传承。侗族大歌原生产过程中通过歌师和鬼师对歌班的规训实现了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在代际的文化传承,侗族大歌的再生产过程中则通过文化传承人和旅游策划师的协商实现了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在代内的知识传承。研究认为,从流动、动态、多元的角度理解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的生产与传承,有助于推进传统村落的可持...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传播迎来了新的契机.文章以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为例,针对赫哲族非遗文化开发中知名度不够、缺乏传承人、销售渠道少、缺乏相关产品的创新开发等问题,提出一系列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打造赫哲非遗文化品牌;多种方式传承;拓宽销售渠道;创意开发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山西省不断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凭借着革命老区优势和红色资源禀赋,倾力打造出一批红色旅游演艺,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总体来看,山西省红色旅游演艺发展较为滞后,并呈现出供应能力不足,游客转化率不高,市场反响不温不火,产业整体规模较小等问题。因此为助推文旅兴省,激活红色旅游演艺高质量转型新动力,文章将从产品供给和模式创新、内涵发展和品牌建设、多方协作和市场运作、产业集聚和人才汇集等方面进行思考,以期探索一条适合山西省红色旅游演艺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20,(1)
新时代研学旅行的蓬勃兴起,既是以往游学、修学旅游等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又代表着文旅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新阶段,因此就赋予了研学旅行新的内涵与属性。特别是发展研学旅行是原苏区打造精神高地的难得机缘,红色研学旅行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方式。原苏区发展研学旅行,就要打造高质量模块化课程;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化解安全、经费等瓶颈,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20.
张伟 《江南论坛》2014,(1):48-49
正建设美丽中国,重点和难点在乡村。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角度看,"美丽乡村"建设与近年来被纳入国家文化保护工作重点的"传统村落"保护有着异曲同工的契合点。传统村落,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生发的文化空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是由于个别地方政府官员、村落居民等方面对传统村落的属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之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些不当行为,使得传统村落的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不过令人欣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