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动低碳城市建设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2008—2021年深沪两市A股工业企业的年度数据,将三次低碳城市试点视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递归式中介效应模型等实证考察了低碳城市试点的碳减排机理及环境审计在此过程中的交互关系。检验结果表明:(1)低碳城市试点显著降低了试点城市企业的碳排放量,且该效应在高碳行业企业、工业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企业及媒体关注度较高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2)低碳城市试点与环境审计在促进企业减少碳排放方面存在互补关系;(3)机制检验表明,技术创新在低碳城市试点促进企业减碳方面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营营  许钊  彭硕毅 《城市问题》2023,(9):34-43+65
借助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这一外生政策冲击,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大数据发展对城市低碳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大数据发展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强度,有利于促进城市低碳转型,该结论经两阶段双重差分估计、非随机选择、安慰剂等一系列检验后依旧稳健。从动态效应看,大数据的政策效应具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且随时间变化呈增强趋势。异质性分析显示,大数据发展对东部地区城市和知识禀赋较强城市低碳转型的赋能效果更好。路径分析表明,大数据发展能够通过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两条渠道驱动城市低碳转型,前者表现为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扩散效果的提高,后者则体现为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优化。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数据法治建设和国内大市场优势均会增强大数据发展的碳减排效果。研究结果为加速大数据发展与应用,助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数字经济与碳排放具有明显的耦合关系,碳排放通过影响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影响数字经济转型,而数字经济也通过影响碳排放的技术进步水平影响碳减排。本文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排放及绿色经济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城市碳排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不同地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经济转型也具有促进作用,且影响程度与城市人口密度和GDP水平正相关。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促进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安勇 《城市问题》2024,(1):27-34+55
基于中国政治治理制度和土地制度,从理论上系统剖析土地资源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内在影响逻辑,在此基础上借助Super-SBM模型对中国273个城市的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综合运用面板Tobit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土地资源错配抑制了城市碳排放效率提升,且这种负向作用在中西部城市、中小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表现得更为突出。机制检验发现,抑制产业结构高级化转型、扭曲财政支出结构、阻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抑制企业绿色创新是四条重要的传导渠道。进一步分析表明,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和财政压力会强化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抑制作用,而绿色绩效考核机制则弱化了土地资源错配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引擎。基于2011-2019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减少碳排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抑制城市碳排放,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中介机制检验发现,提升城市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水平是数字经济显著抑制城市碳排放的两条基本路径;数字经济对城市碳排放的抑制作用还受市场化程度与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表现出门槛效应,分别呈现出“倒U型”、“倒N型”趋势;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在不同区域、城市群及非城市群地区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6.
严格把握环境规制政策导向,推动中国低碳转型,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基于2010—2020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从绿色技术进步视角探究环境规制对中国低碳转型的影响,剖析环境规制对中国低碳转型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区域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中国低碳转型具有明显正向推动作用,绿色技术进步在环境规制推动中国低碳转型进程中发挥中介效应;绿色技术进步对中国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受环境规制强度门槛作用影响,即随着环境规制强度提高,绿色技术进步对中国低碳转型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进一步检验发现,环境规制对中国低碳转型的影响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特征,表现为对东部和西部地区低碳转型具有推动作用,而对中部地区低碳转型发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专精特新”企业是数字化转型的领军者,是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文章基于2011—2021年度“专精特新”企业发布的财务报告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上升显著地降低了企业绩效;在作用机制上,转型程度的上升增加了企业营销与研发活动的投入,提高了动态能力,但企业绩效显著下降。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中西部地区,数字化转型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大。文章揭示了在数字化转型探索初期,“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为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提供启发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僵尸企业作为现代经济中的一个顽疾,浪费了社会资源,加剧了产能过剩,阻碍了产业发展,恶化了信用环境,诱发了系统性风险,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三期叠加效应导致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在此背景下,中国出现了大量僵尸企业,严重阻碍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僵尸企业的处置迫在眉睫。文章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僵尸企业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初步梳理,从僵尸企业的定义、认定标准、成因、对策及经验等方面加以展开,在总结的基础上进行了简要评述,以期为全面、深入地认识和解决僵尸企业问题提供完整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发展低碳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在控制碳排放的同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引申出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如何提高碳排放绩效。因此,对碳排放经济绩效和碳排放福利绩效加以区分,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出碳排放福利绩效指标,测度了1997-2008年中国省域碳排放福利绩效,并运用LMDI因素分解法分析碳排放福利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中国大多数省域碳排放福利绩效呈下降趋势,且区域发展极不平衡;②推动中国省域碳排放福利绩效的主要力量是技术效应,所有省市区的服务效应都小于0,表明服务效应对碳排放福利增长有抑制性作用,并且有8个省市区的福利绩效增长面临技术效应与服务效应的双重瓶颈。  相似文献   

10.
《企业技术开发》2016,(11):156-157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城市的碳排放量,给城市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严重的影响到市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因此,建设低碳城市就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从低碳城市与城市规划的关系着手进行论述,分析了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进而指出了低碳城市理念下城市的规划设计策略,希望对建设低碳城市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建设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工业,将成为城市低碳发展的重心和关键。本文利用以二氧化碳作为非期望产出的DEA模型构建了碳排放绩效指数,并对低碳试点城市——南昌的工业碳排放绩效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绩效得到改进,技术进步是主要原因,但改进效果并不显著;不同行业碳排放绩效存在差异;重工业和轻工业碳排放绩效均有改进,且重工业改进幅度大于轻工业。为此,应通过健全行业碳排放绩效测评体系、大力提高技术效率、继续推动技术进步、推行传统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支柱化以及主导产业低碳化等措施提高工业碳排放绩效,促进城市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2.
僵尸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顽疾、国内大循环的梗阻,也是产能过剩的根源,如果处置不好,将对构建供给需求动态适配的新发展格局产生不利影响。有别于既有基于政府强制破产清算以及市场化改革推动僵尸企业处置的研究,本文从产业集聚视角切入,探讨产业集聚外部性对僵尸企业处置的影响作用以及中间机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城市面板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以城市平均坡度作为城市产业集聚的工具变量,系统探讨城市产业集聚对僵尸企业的形成、复活以及退出的影响作用以及中间机制。结果发现,城市产业集聚显著降低城市僵尸企业数量与资产占比,对僵尸企业处置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集聚的僵尸企业处置作用表现出显著的企业所有制、企业规模以及企业年龄异质性,对非国有僵尸企业、规模较大僵尸企业以及年老僵尸企业的处置效果更明显;机制检验发现,产业集聚对僵尸企业的处置是通过预防新僵尸企业形成、促进僵尸企业复活以及退出市场三条渠道实现的。此外,产业集聚通过金融外部性作用显著降低城市金融资源错配,这一机制在以上三条渠道中均显著;产业集聚通过技术外部性发挥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并且通过这一机制促进僵尸企业复活;产业集聚通过补贴效应的发挥不利于僵尸企业的退出。基于研究结论,本文的政策启示是,要进一步深化要素市场改革,促进要素流动与产业集聚;完善集聚区企业信息披露机制;减少集聚区政府补贴,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市场化手段淘汰僵尸企业  相似文献   

13.
转型金融旨在为高碳排放行业向低碳和零碳排放转型提供金融支持,对拓宽金融支持经济绿色变革范围,促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转型金融通过引导企业节能减排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能够有效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并通过分担机制分散转型成本与风险。当前,诸多国家或地区纷纷建立转型金融框架,多个国际组织对转型金融提出倡议和指导,部分金融机构根据业务范围提出转型金融标准或方案,越来越多转型金融项目成功实施。我国应积极借鉴转型金融发展国际经验,立足自身转型金融发展实践基础,建立切实可行的转型金融框架,激发高碳排放行业转型内生动力,加强金融体系对转型活动支持,加深转型金融国际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4.
童利军 《价值工程》2014,(20):20-22
房地产业的碳排放量占了全社会碳排放总量30%以上,房地产的低碳转型是实现控制碳排放的关键之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极大推动了浙江经济的增长,但这种粗放发展的房地产导致浙江经济对房地产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依赖。浙江可以围绕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这两个减碳重点的房地产开发领域,构建发展低碳房地产的"3+2+3"制度和技术集成体系。即,构建低碳房地产的3项基本制度、2类关键技术和3个保障机制,从而实现浙江房地产业的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15.
基于价值创造视角,系统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和路径,并采用文本分析法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测度指数,以2011~2021年中国全行业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展开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重塑了企业的价值创造模式,对提升企业绩效具有显著影响;数字化转型通过优化企业成本、增强运营效率两条路径作用于企业绩效;对比不同所有权性质和规模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在国有企业、大型企业绩效中更为显著。因此,应制定和完善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和措施,尤其注重对非国有和中小型企业的针对性服务,推动中国全行业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目标及碳中和愿景的基础支撑,始终受到学术界高度关注。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对城市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17年18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显著降低了区域碳排放强度,该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智慧城市建设对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城市的碳排放强度具有异质性影响。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通过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增强碳吸收能力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途径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由此促进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考察技术溢出在其中所发挥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提升作用,成为制造业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新动能。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产权异质性及行业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在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非国有制造业企业与高技术制造业中更显著。中介效应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可通过技术溢出积累创新知识,进而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鉴于此,应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优化数字营商环境,降低技术溢出门槛,充分释放数字化技术创新效应,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环境成本会计作为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加强资源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将低碳经济与环境成本会计进行结合研究,在分析低碳经济对企业环境成本影响的基础上,提出适应低碳经济的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新思路。使环境成本与碳排放成本相结合,在丰富环境成本理论的同时,有助于推动环境成本核算在企业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创新绩效的效应与作用机理进行讨论很有必要。基于技术创新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法构建2010~2020年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创新绩效,并将动态能力细分为创新能力、吸收能力、适应能力,探讨其中介效应,总结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创新绩效”这一作用路径。主要结论如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旧可靠;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创新能力、吸收能力、适应能力,且三者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着显著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市场化程度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研究提供了微观证据,为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动态能力、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明确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为积极应对全球变暖,无锡市努力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创建“低碳城市”上进行大胆探索,被“低碳中国论坛”首届年会评选为“低碳中国贡献城市”。这种自觉的转型发展。将使无锡从“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发展阶段迈向“低碳文明”为主导的高级阶段.成为我国低碳经济进程中的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