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王定祥  吴炜华  李伶俐 《改革》2023,(7):90-104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我国增强实体经济新动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本质是依靠数字经济部门提供的数据要素、数字技术和数智产品对实体企业要素投入与生产经营模式重组更新,进而促进实体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实践中,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是基于实体企业生产经营节点与数字技术融合而展开的,形成了多种效能各异的融合模式。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进一步推进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需构筑“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分工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之一。数字经济通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平台化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新产业、新效率、新平台,实体经济通过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海量的数据资源为数字经济提供了新需求、新场景、新支撑,二者融合有利于增强创新发展动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全球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给予了高度关注,但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进程中仍面临着诸多困境。政府需要发挥举国体制制度优势,全力推动关键技术攻关、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监管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数字平台从平台模式向平台生态进化,加速全产业链供应链的价值协同和价值共创,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提供了新动能。平台生态的形成和演化创造了平台生态价值。平台生态具有双边市场效应、网络效应、价值乘数效应等,有利于促进平台生态价值提升、协同共创和跨界创新,实现平台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共创与价值共享。实践中,平台生态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了新业态新模式、丰富了数字消费场景。平台控制力的强化又会诱发平台的垄断倾向,因此引导平台生态良性、向善发展需要构建具有复杂适应性的治理机制,通过私权自治和公权干预两条进路,推进平台生态更好地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4.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数字经济发展提出了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要求。当前,我国工业领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度不高,立足国内供给的融合能力不强,在融合技术、融合方式、融合功能、融合形态方面存在短板。建议构筑“硬核”创新生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重点数字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数据要素优化配置与价值实现,实现数字经济治理规则优化完善。  相似文献   

5.
张卫 《中国西部》2023,(4):116-124
数字经济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数字中国建设。文章基于政策演变分析与文本挖掘,梳理了成都市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逻辑,探究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和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从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加强数字技术融合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新型数字治理体系四个方面,形成“四位一体”动力机制,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以数字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和基本逻辑,推动数字化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地发展数字经济更是辽宁全面振兴的新机遇、新要素、新空间。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成为占领国际竞争力制高点的关键,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要求,也是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的基石。虽然辽宁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条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相关政策制度逐步完善、数实融合能力快速提升、数实融合平台日益优化,但仍存在着创新投入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缺失、专业化数字人才缺乏、政策系统性时效性有待提升等问题,亟待破解。借鉴上海、深圳、浙江、贵州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方面的经验做法,通过结合实体经济发展战略制定数字经济融合方案、持续投入和夯实关键核心技术基础、提高政策系统性和有效性以及强化数据标准体系等措施,提升数字治理能力、为数实融合提供坚实保障,夯实关键技术基础、营造协同发展产业生态,强化数据标准、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应用场景开发、提高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通过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力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  相似文献   

8.
新一代人工智能能够促进实体经济中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新商业模式。当前广西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广西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有助于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共进。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六大突破"工程,即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共享数据瓶颈、技术应用瓶颈、生态产业瓶颈、融合发展瓶颈、科研人才瓶颈,做强人工智能数据服务产业,拓展本土化特色领域,培育人工智能创新企业,是广西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核心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9.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中小企业是我国制造业转型的重点,也是难点。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中小企业降本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转向产业链布局新赛道,赋能制造业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0.
胡小红 《老区建设》2022,(19):44-49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是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章阐述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江西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江西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力求为把江西省打造成全国数字经济新高地提供资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要求加快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铸魂.当前,我国在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引领助推高质量发展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需要从协同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和科技创新、协同推动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发展、以数字经济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以产业链供应链为载体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几方面着手,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因此有必要围绕数实融合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同时考虑数字技术的要素属性和技术属性的基础上,将数字型资本、一般型资本、技能型劳动和非技能型劳动均视为中间投入,构建生产部门和技术研发部门的两部门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数实融合的两种方式即“要素型融入”和“技术型融入”对实体经济发展以及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要素型融入和技术型融入均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技术型融入表现出边际作用递减的趋势;异质性分析表明,“要素型融入”对地理条件优势地区、低人力资源地区、高市场化地区与市场分割程度较低的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明显,“技术型融入”对地理条件劣势地区、低人力资源地区、低市场化地区与市场分割程度较高的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实融合将导致数字型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和技能型劳动偏向性技术进步。因此公共部门应鼓励实体经济扩大数字技术“要素型融入”和“技术型融入”的范围;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及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以应对技术进步偏向性变化所导致的相关要素需求的上涨。  相似文献   

13.
数字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进入实体经济领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控制生产过程,大大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供给和需求的错位成本、促进组织架构更加柔性化等。随着中国经济快速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两者的融合程度。文章以江苏省S市W区实体经济为例展开研究,针对该区域实体经济与实体经济存在的核心技术储备不足、融合不充分、治理体系落后、战略人才培养体系尚未构建等突出问题,提出要从要素渗透、治理体系、人才培养等多角度进行改革,实现数字经济与区域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晓东 《北方经济》2021,(10):58-61
数字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形态,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分析了内蒙古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优势,研究了内蒙古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内蒙古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任务与路径,构建了内蒙古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围绕数字经济建设,湖南省衡阳市市长朱健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自己也非常关注数字经济发展。他表示,在实际工作中,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健全数据资产交易顶层设计是他思考较多的两个方向。  相似文献   

16.
2020年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对日本制造业造成巨大冲击,日本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模式均遭受重创,以往建立的高效的全球供应链体系被阻断,传统优势的匠人技术也面临很大风险。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提出必须加强企业灵活应对环境急剧变化的自我变革能力即动态能力,重建一个"高效+经济安全"的韧性供应链体系,而数字技术对增强企业动态能力具有突出的作用,为此,日本政府实施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针对现实困境,日本政府采取强化工程链的设计力、制造现场活用5G等通信技术和加强数字化人力资源保障三大策略,力图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工程链和供应链的无缝连接,搭建全新的生产模式,保持和提升日本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日本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可为中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基所在。在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已成为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文章通过对产业发展能级提升的内涵和机理分析,以及评价指标和体系的构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要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破解"区域阻隔",推动协同制造发展,打造产业能级提升"软实力";构建自主创新动力机制,以"全球价值链"为审察,推进产业发展不断迈向中高端。  相似文献   

18.
地方国企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是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组织社会学视域探究地方国企数字化转型的驱动逻辑,包括效率机制、合法性机制及适应性机制的协同,并基于转型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治理障碍提出响应策略,提升地方国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韩旭东  刘闯  刘合光 《改革》2023,(3):121-132
在新一轮信息革命中,数字经济成为各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并重塑着各领域的产业格局。农业全链条数字化对乡村产业转型具有推动和引领作用,有效促进了全产业链生产效率、产业结构、产品新市场、主体协同分工等方面的改善。通过发挥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并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环节深度融合,可实现乡村产业转型升级。针对当前农业全链条数字化助推乡村产业转型面临的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数字人才缺乏、数字技术应用不足、农业产业链主体协同分工不足等难点,应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农业全链条数字化人才培育和梯队建设,强化农业全链条数字化集成应用,增强农业全链条数字化转型中的多主体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0.
王小明  邵睿  朱莉芬 《改革》2023,(3):148-155
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发展实现了五大转变,即投入从要素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产出从产品导向向用户体验转变,企业联系从产业关联向企业群落转变,产业生态从竞争合作向互利共生转变,管理组织从科层组织向网格组织转变。在此基础上,构建数据、需求、共生、创新、管理五驱动融合模型并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即数据驱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需求驱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共生驱动制造业及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创新驱动制造业与数字新技术深度融合、管理驱动制造业与数据价值链深度融合。推动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从技术应用布局、数据标准制定与应用安全、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保障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