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营视界》2009,(5):1-1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心牵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根连着你……”当年这首“绿叶对根的情意”唱出了许多人内心深处对祖国母亲的依恋,激发了无数人回报社会的激情和热望。  相似文献   

2.
两年前,北京奥运会“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口号,让这座千年古都有了一种归属感和城市的主人翁精神。而时隔两年之后的世博会,显然更加重视参与的快乐。不仅让人感到了“世界在你身边,我们在你眼前”的温暖,更将参与的精神赋予给数以百计的场馆。  相似文献   

3.
“喂,你好!我是张姐!”“小杨,我知道了。你还有什么事吗?”“你生活有困难吗?”“小杨,欢迎你到西安来!你来了,给我打电话.我请你吃饭!”“那好那好!小杨,再见!哦,再见!”这是两个人在通电话。准确地说这是“张姐”和“小杨”在通电话。电话线宛如一条涓涓的细流传达着彼此的感情。当然,因为我在这一边,只听  相似文献   

4.
我出钱,赚了,让你当董事;你出力,赔了,就当白打工“你来经营我的企业,我出钱,你出力,赢了我们按利润四六分成,亏了你白干一年。”这是福建石狮市融盛企业集团老板宋太平新近悟出的用人之道。来自东北的储世林和梁绍卿联手玩命干了一年,上个月两人实实在在从老板宋太平那儿分到了45万元现金。除此之外他们与老板共有的100万元利润作为生产周转金投人了扩大再生产。这样,储世林的名片上除了原有的“外贸企业部总经理”的头衔外,又多了“董事”二字。这种做法既不像“承包”,也不叫“人才入股”。宋太平认为,这种做法体现了市场…  相似文献   

5.
《中国集体经济》2011,(4):64-64
这天老王的农场来了一个年轻人。一见到老王就故意出示证件炫耀说:“我是农业部门的视察员,我要检查你的农场。”这个年轻人得意洋洋地走在路上,指着一片菜园问:“是不是大麻?”老王不耐烦地说:“这是油菜,连大麻跟油菜都分不清楚!”年轻人不悦地说:“什么话,不需要你多嘴!我自己去检查,你不用跟来。”  相似文献   

6.
赌命的梁山     
真相如果能大白于面前,“挨一刀”和“以死相搏”都是极端的选择。 当一个人被误解了,他会不停地说,我“跳到黄河洗不清”,这仅是无奈的抱怨。当一个人被逼急了,他要是绝望地说,你不信我“死给你看”,这是以死作为底限的抗争。连死的心都有了,还怕什么?“开胸验肺”,最坏的结果不就是手术失败,死在手术台上吗?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通讯员黄建江牛国栋报道“老公,辛苦了。我和孩子都很想念你,你的平安就是我们全家的幸福。”“女儿,我们都很好。你好好工作,不要挂念我们。”“爸爸,我学习又进步了。”这是9月23日晚,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在220千伏禄丰变工地上播放亲情提示篇录像中的几个片断。由此拉开了该公司安全化万里行活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8.
这简直说了一句废话。你说你是不要腐败了,是不是意味着你曾经要过腐败。你是不要腐败了,有谁还要腐败?是的,这等于说了一句“我是不要乙肝病毒了”、“我是不要癌细胞了”之类的话。不过,请原谅,我这是模仿阮直先生的话。  相似文献   

9.
我经常被领导叫去“开导”,“你不要忘恩负义,搞小功作嘛!”有时还来个“群众对你很有意见!”所谓的“伯乐”竟恨不能“阉割”了我这匹“千里马”我叫张明,80年代初西北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的第二大城市宝鸡工作。我所供职的是一家文化企业,领导也是刚刚接任。刚开始,由于一些老员工不大服气他,因而他对我这个初出茅庐者还算信任,很快提拔我当了科长。并由此获得了“伯乐”的名声。士为知己者死嘛,我拼命地工作以报答“伯乐”的知遇之恩。然而随着“伯乐”地位的巩固,权威的确立,渐渐对我有了看法。究其原因,说来有点可笑。先…  相似文献   

10.
城管若是懂得“去伺候”,若是践行“去伺候”,真把摊贩当成了伺候、服务的对象,哪里还会有你打我我打你、你杀我我杀你的悲惨之事屡屡发生?  相似文献   

11.
视窗·趣事     
《发展》2013,(9):67-67
有一位老婆婆她有一张慢车票,有一天她去坐车,她把那一张慢车票给了司机,司机说:“老婆婆,对不起。你这一张票是慢车票,我这一台车是快车,要快车票才能坐,你这一张票是慢车票,请你去坐慢车。”老婆婆说:“那你开慢一点不就好了。”  相似文献   

12.
年终将至,义到了各种检查评比的“时节”。对此不少单位、部门“高度重视”,甚至“一把手”亲自挂帅,把总结评比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在评选、评优中“与众不同”、“独树一帜”,没有“笔杆子”的单位想方设法“挖”来“秀才”,笔下生花;有些单位则在宾馆包下房间,集中攻关。总之,要写出特色,写出亮点,吸引“眼球”,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特,你特我奇,胜人一筹,“凭笔”胜出。  相似文献   

13.
“仅仅49天,就节省燃气19万立方米,节省燃气费37万元。”这就是北京华通热力集团下属公司为某小区做的供热节能所带来的成效。“不用你出钱,我来帮你节能,有了节能效益后,我再和你分。”北京华通热力集团总裁赵长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种模式就是合同能源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生的流行词语,“酷”便是其中的一个。“酷”是个外来词的译音,英文写作“Cool,意思是“凉爽”、‘“凉快”。但它一进入中国,却被中国的年青人把其语义丰富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某男孩长相俊美,别人夸赞他:“哇!你长得好酷!”某小姐衣服式样新潮,同伴们赞美说:“你这身衣服太酷了!”某学生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同学们赞扬他:“你真是酷极了!”某人发了大财,坐着豪华轿车,老同事就会恭维他:“你老兄”好酷!这轿车酷极了!………每当我听到这“酷”的声音,心里总觉得别扭:因为在我心中…  相似文献   

15.
《广西经济》2005,(10):59-59
某饮料企业的一名销售人员兢兢业业,取得不俗的业绩,年终总经理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对他说:“由于本年度你工作业绩突出,公司决定奖励你10万元!”业务员非常高兴,谢过总经理后拉门要走,总经理突然说道:“回来,我问你件事。今年你有几天在公司,陪你妻子多少天?”该业务员回答到:“今年我在家不超过10天。”总经理惊叹之余,拿出了1万元递到业务员手中,对他说:“这是奖给你妻子的,感谢她对你工作无怨无悔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早上八点,办公桌前的电话铃响了。从满桌文稿堆中抬起头,我拿过话筒,习惯性地接话道:我区委办,请问你──”不等我说完,电话里就响起了一个遥远而熟悉的声音:“你是二娃呀,我是你妈妈。”“妈──!”我惊喜万分,随口叫出一声好久没有叫过了的这个字。电话那端母亲用家乡的口音大声说道:“二娃你听得到不?我是你妈妈。”“听见了,听见了,妈您……”当母亲确信我能听清她的声音后,才大声地告诉我:“二娃呀,你记得到不?今天是你过生日,你今天满三十岁──今天是古历的二月十四。”“生日”这个有特别纪念意义的日子,已被我…  相似文献   

17.
《中国集体经济》2009,(5):46-46
早在读小学的时候,我就接受了中国特色的“平等教育”。当时我在课堂上睡觉,被老师狠狠抽了一鞭子,还被痛斥:“你这没出息的东西,一看书就睡觉!”我马上检举:“班长也在睡觉!”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讶地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如果我有钓竿,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一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在网上“蹿红”,让很多看到这句话的“小伙伴们”一时激情澎湃,背起了远行的行囊。这些看世界的“小伙伴们”,当你们路过济南高新区的时候,你一定要来看看,这样你才能知道高新区有多美。还有,住在济南的“小伙伴”,高新区那么美,周末你还宅在家?  相似文献   

20.
李忠 《首都经济》2004,(9):23-27
在我的朋友们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如果大家想威胁谁的话,就会指着我跟他说一句:“如果你再这样,我就让你和他一起出国。”听起来仿佛陪我出国是件极其辛苦的事,这大概来源干我的一种说法——我曾经说过,对我来说,国外所有的城市都是“步行城市”。我曾经端着相机步行走过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