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去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热潮席卷全国,引发了从草根网民到金融机构、从金融界到全社会的深入关注、参与和讨论。"余额宝"、"大数据"等一度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代名词,互联网企业的金融业务也被看作传统金融的对立面和"颠覆者"。 相似文献
2.
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震慑了中国金融界.2013年底,余额宝的客户数达4303万人,余额宝规模1853亿元;跨年仅过半月.余额宝的客户数量就已超过4900万人.规模超过2500亿元。 相似文献
3.
4.
2012年下半年以来,互联网金融一直被热炒。2013年3月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的成立,引起媒体以及许多人追捧,一时间金融界狼烟四起。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浪潮,所有金融机构都在寻找自己的定位,是专心做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厂家,还是做专业销售的渠道商家,或者两者都做?当金融机构明确自己的定位,敞开胸怀去拥抱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一定是天使的翅膀,让金融业机构飞向广阔的大众金融空间。 相似文献
5.
6.
2013年以来,中国金融界迅速地被互联网技术与人才侵袭和蚕食,这是一个不争的现实。相对于。80后”的互联网原住民一代的阵阵亢奋而言.传统金融一代感受的是无休止的焦虑。无论双方如何评价对方的阵脚,金融业的传统坐标和参照系已经瓦解,这就是颠覆。 相似文献
7.
《银行家》2014,(5)
正互联网是现在金融业的改造者,也代表着金融业的未来。金融业可以将互联网看作是技术、渠道或业务,而将在扩大的金融业范围上进行经营和竞争。监管部门则需要重新审查对于金融业的认识和界定,采取功能视角要求具有可替代性的金融服务适用同等监管要求,不论它们的提供者是谁。"多面"的互联网互联网对于金融和金融业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和影响,货币形态、支付过程、资金配置过程、人们的理财习惯和理财业都因互联网应用而产生了深刻变化。对于互联网的认识和应用、不同观察者或企业的侧重点互有不同。互联网是助力金融业发展的技术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它代表着一种更符合经济性的投入产出关系。金融业可以应用互联网在更大的规模上提供更加质优价廉的服务。比如,银行业的前台业务办理系统、后台处理系统以及支付结算系统已实现了"电子化",银行账目的计算与核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喷薄而出,新的金融业态带动了金融创新的深度发展,但互联网金融在改变金融生态的同时,由于其快速的创新步伐,使金融监管略显滞后,凸显出我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结构错配问题。为防范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的爆发和濡染,需从法律法规体系、监管主体、监管标准、征信系统等几个方面入手强化互联网金融监管,以保持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更多源于对未来金融业格局如何演变的关注。至于它到底会成为谁的盛宴,还取决于各方参与者的准备与智慧。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是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互联网技术的突破和应用的必然结果,也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2.
从行为主体和参与形式的角度区分界定"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对于理解围绕互联网金融的各种争论及处理好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论文比较了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在衍生背景、现实定位、资源配置特点、创新内容及监管要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剖析了二者各自具有的竞争优势;在揭示出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是竞合与共生的商业生态的基础上,提出二者相互合作、共生共赢的举措思路。 相似文献
13.
14.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创新,而金融互联网则是对传统金融服务的升级。本文从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的概念、功能、相互关系和未来发展趋势出发,通过列示现有各方观点,试图以理性的态度对观点进行评析,揭示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都会对金融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金融互联网才是未来银行业大势所趋,差异化经营有助于传统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创新,而金融互联网则是对传统金融服务的升级.本文从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概念、功能、相互关系和未来发展趋势出发,通过列示现有各方观点,试图以理性的态度对观点进行评析,揭示其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都会对金融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金融互联网才是未来银行业大势所趋,差异化经营有助于传统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16.
继阿里成功打造余额宝之后,百度、腾讯和新浪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场。近日,百度金融中一心联手华夏基金推出一款名为“百发”的理财计划,直接公开标榜“收益率8%”。在引发市场热议的同时,有分析认为百度此举涉嫌违规宣传。 相似文献
17.
18.
19.
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业具有典型的平台特性。本文借助平台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着重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企业所属平台类型及跨市场网络外部性的来源,进而从平台的形成、交易、成长、竞争四个方面分析并举例说明互联网金融企业平台战略的侧重点,并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平台战略选择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