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浙商》2006,(4):125-125
多年前来到广西创业发家的浙商们,很多已经将企业做大做强,并从产业链的下游走向上游,从低端产品走向高端产品。而现在进入广西市场的浙商企业更多的是已经上了规模的,要在广西寻求更多更好的发展。20多万浙商在广西创业奋斗的历史,也是浙商的产业从小到大、从低端到高端的一个缩影。[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冯强 《浙商》2005,(6):24-24
浙商有很多优点,比如吃苦耐劳、胆识过人、善于学习等等。不过,在我看来,浙商最大的一个优点是“善于捕捉企业的每一次发展机会”。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在敏锐地发现了机会后,能及时而恰当地利用这样的机会。他们总是比别人先知先觉。而市场也给了他们丰厚的奖赏。比如建龙兄弟俩,从原始积累到企业扩张,就是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会。在去年宏观调控的形势下,建龙钢铁还是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胡忻  鲁统磊摄影 《浙商》2011,(13):44-46
6家500亿元规模企业,60家百亿元规模企业,这两个关键数据显示浙商正在进入一个壮大的关键时期。5月27日,多位经济学者和浙商全国500强企业代表在“2011浙商全国500强”发布暨研讨会上,就2011浙商全国500强榜单所折射的诸多话题,展开了一场热烈的对话。  相似文献   

4.
沈晓琳 《浙商》2013,(13):62-62
爱立特将联合其他浙江企业,成立一个浙商生态修复产业联盟,“现在是资源整合时代,要通过抱团方式共赢合作,引领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连锁企业规模扩张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连锁商业是一种规模经济较为明显的商业组织形式。连锁企业在发展中普遍具有规模扩张的本能,通过规模扩张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但是,我国连锁企业的规模的扩张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某些基本概念混淆不清,这造成了实践中的许多偏差。因此,本文通过对连锁企业规模扩张进行理论梳理,重新界定连锁企业的规模扩张,分析探索其内在规律,以便提供对我国连锁企业规模扩张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金少策 《浙商》2009,(11):75-77
大量浙商企业的营业规模在百亿元左右徘徊,这种“百亿现象”,显示的是企业在整合的产业链过程中进与退的抉择难题。  相似文献   

7.
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在企业经营到一定规模之后,如何拓展自己的产业链,在自身特有的企业文化,以及管理模式下,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本文试图运用企业管理理论探讨在企业规模扩张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本刊2004年第9期《零售企业战略扩张模式分析》一文比较详细地分析和归纳了连锁零售企业规模化战略扩张的几种模式,即直营式.入股式、并购式、联盟式和特许加盟式。这不仅为我国零售企业的战略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零售企业的经营决策理清了思路。面对国外零售“巨头”的“入侵”和渗透,我国零售企业要做大做强,提高竞争能力,选择正确的扩张模式已成经营决策中的头等大事。零售企业要扩张,但不能盲目扩张,扩张模式必须适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扩张过程必须积极而又稳妥,扩张结果要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并能避免或减少由于扩张而带来的风险损失。零售企业战略扩张模式选择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这其中要受到扩张模式适用条件、企业家决策心理,企业经营能力以及外部竞争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本文将对此展开重点讨论,并希望能为零售企业的决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流通企业是作为节约市场交易成本的工具出现的,它是交易的专业化生产者,因而它是创造市场、而不是替代市场的中心。流通企业的规模取决于其组织交易的成本与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和制造商的机会成本之间差额的比较,二者在边际上相等时,其组织规模得到确定。零售企业作为流通企业的一种特定形态,其规模的扩张途径有单店扩张、一体化扩张和分店扩张三种,本文认为连锁化的分店扩张是零售企业扩张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0.
白万纲 《浙商》2005,(10):100-100
在浙江企业扩张之中最令浙商头痛的问题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浙商》2006,(10):106-107
浙江省现有中小企业约108万家,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但是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已经成为浙江企业产业升级、提高整体能力的制约因素。而与此同时,浙江电信提出了“伴浙商走天下”的响亮口号,整合IT与CT产业链,推出“商务领航”为客户品牌的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为“浙商”提供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通信与信息服务。 2006年8月一个艳阳高照的下午,本刊记者走进了这家全省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电信运营企业——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采访董事长、总经理、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教授级高工张新建先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约20前,当西方现代意义上的连锁企业以“航空母舰”和“巨无霸”的姿态首次展现在国人面前时,连锁经营——这一新的市场营销、资本运作、战略联盟和契约式扩张的企业运营新模式便以其低成本快速扩张、巨大的联合规模效益、条件反射式的Copy广告效应以及作为“合作发展,共铸双赢”的典型而在中国企业界,尤其是零售业和服务业引发了一场学习“克隆术”的震撼和热潮。沃尔玛、麦当劳、肯德基、家乐福等世界连锁业的巨头,正日渐成为国内企业家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和研究与讨论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3.
潘敏敏  朱文新 《浙商》2007,(18):64-65
随着宏观调控的持续深入,可能会有更多像祥和、浙东南A企业、燕牌乳业、海盐服装企业这类资金链断裂而失败的企业出现。在主题为”金融创新与浙商机会”的浙商理事会10月聚会上.在银根收紧的新形势下银企如何合作共赢.保证企业的资金链安全成了银企双方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分析了企业规模扩张的合意性和可行性,认为我国企业规模扩张的特殊合意性在于微观上利用规模经济,宏观上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可行性分析则表明,市场竞争的强化促使资源向优势大企业集中,企业规模扩张具备了必要的人力资源条件,企业规模扩张的资金需求正在逐步得到满足。文章提出,企业规模扩张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保护,关键是要消除阻碍企业规模扩张的各种体制性障碍,利用产业组织政策保护和引导企业专业化扩张。具体而言,一要进一步优化企业规模化的市场环境,打破行业壁垒的限制;二要鼓励不同类型企业优化重组,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三要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企业兼并重组提供融资支持;四要合理利用产业政策与国际规则,保护大企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零售企业连锁扩张的边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零售企业通过分店复制方式(连锁经营)实施规模扩张的行为,在取得规模收益的同时放大了系统风险。企业控制幅度增加而引起的管理成本,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组织协调成本,企业在跨区域适应过程中的学习成本,这些构成了零售企业规模扩张的硬性约束。本文在深入探究连锁企业扩张的经济学成因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企业最优化决策模型得出了零售企业连锁扩张的最佳规模边界。  相似文献   

16.
企业有规模扩张的特性,规模扩张有两种形式:自我积累和兼并收购。凭借我国庞大市场成长起来的制造企业,一直以来都在进行着规模扩张。  相似文献   

17.
连锁商业是一种规模经济较为明显的商业组织形式。连锁企业在发展中普遍通过规模扩张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但是,我国连锁企业在规模扩张中存在某些概念及其实质混淆不清,由此造成了实践中的许多偏差。本文通过对连锁企业规模扩张进行理论梳理,重新界定连锁企业的规模扩张,分析探索其内在规律,以期对我国连锁企业的规模扩张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连锁经营企业规模扩张的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我国连锁经营企业在规模扩张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跨国大收购     
继华立集团完成了对飞利浦集团CDMA移动通讯部门的收购和TCL收购德国电视机制造商施耐德之后,2月12日,中国企业跨国收购的资本战刀再次举起,京东方科技集团(简称“京东方”)成功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TFT-LCD业务,标志着中国大陆企业第一次掌握了TFT-LCD的核心技术。如今,为了实现快速扩张,抢占世界技术、市场制高点,不少中国企业选择了跨国收购的途径。据了解,联想、春兰、创维等我国著名电器企业也都在酝酿跨国收购。 华立集团、TCL、京东方等国内企业的跨国收购,表面看来似乎很顺利,实际上不论他们与外方谈判的过程,还是今后企业的发展,都充满了很多变数,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有很多条道路,如自行研发,引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创新,合资合作等,为什么这些企业要选择跨国收购?怎样的企业适于跨国收购?跨国收购要选择什么样的时机?收购成功后在企业管理方面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连锁经营企业规模扩张的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我国连锁经营企业在规模扩张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