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岁就开始做生意的李书福花了两年时间,成功绕过联交所对于借壳上市的监管:反向收购要视为新股上市对待。今次交易的离奇之处在于吉利控股权竟如何低贱,而过程完全合法。 相似文献
2.
吉利为沃尔沃推出了一份让这家亏损中的瑞典公司每年实现近100万辆销量的复苏计划。实际上。早在2003年前后,李书福就已经有收购沃尔沃的意愿。 相似文献
3.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李书福一向是很受媒体“青睐”的采访对象.记者们喜欢李书福一向的“快言快语”。今年,在吉利控股收购沃尔沃汽车之后,李书福更是成为记者围追堵截的焦点。但眼下,沃尔沃汽车董事会主席却不得不言辞谨慎,对他来说.这也许是小小的烦恼。 相似文献
5.
提起李书福相信喜爱汽车的人都不会陌生,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曾被媒体称为“汽车狂人”,被业内人士称为“汽车疯子”,可更多的汽车消费者喜欢称他为“平民汽车之父”。因为他一直致力于打造“老百姓买得起的汽车”,这种经营理念成就了他当前如日中天的事业。可是透过他事业的背后,李书福竟然过着一种“抠门”生活。 相似文献
6.
7.
李书福在自己30多年的创业历程中,无数次被歧视、小觑。但天道公平就在于,历史往往由一些大胆质疑既有格局的"小人物"们所创造,所改变李书福,谈起中国汽车,这怕是怎样都无法绕开的名字:他在没人认为民营企业能造汽车的时候,第一个造出了广受中国市场欢迎的低价汽车;他在没人认为民营企业能获得国家允许进入小轿车生产领域时,第一个获得了生产许可……但最让他声名鹊起的,无疑是3年前那桩举世震惊的并购案——吉利,一个只有20多年历史的中国民营企业,居然成功地从福特汽车公司手中,以18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公司100%的股权。如今,坐在吉利总部的办公室里, 相似文献
8.
10.
11.
12.
谁也不曾想到,北京汽车工业本质的飞跃是以这样的方式完成的。极有可能落户北京的吉利沃尔沃项目,政府推动、首钢主导的京西重工收购德尔福项目以及北汽收购的萨博部分资产集合在一起,使得原本规划中的顺义、亦庄等几个汽车产业园有了更充实和丰富的内涵。分别检视不难发现,沃尔沃和萨博技术的注入将提升北京自主汽车工业的整体档次和竞争力。而京西重工的德尔福项目。则为北京打造自有的零部件体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李书福“以前的汽车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和发动机.未来的汽车一定是四个轮子加一台计算机,然后加一块电池.”IT行业的倒逼的确不容忽视,可以把一个行业逼垮,其实这就是一次革命.汽车行业确实面临这样一次挑战,谁要是不认同,谁肯定会提前憋死.如何面对这场革命,如何更早更好地做出反映,才是我们首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大并购的关口,民营企业更灵活、更务实。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可以说是企业体制、机制的成功,它为我们进行国际并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16.
30多年的创业历程,李书福留下了什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顺势而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的自我总结,见证了李书福创业30年的蜕变与成功如果从1984年造冰箱配件开始算起,李书福,这位本色的中国"草根"企业家,已走过了30年的创业历程。2014年,李书福正在从草根变得高端,不过,他依然坚持"自己能够改变世界汽车格局"的信念。1997年,李书福开始造汽车, 相似文献
17.
18.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于3月3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吸引了众多媒体前往采访。这位民营汽车吉利的创始人,自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之后,他的话语有了更多的分量。在他的心目中,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更多付出,这中间企业也可以做很多的事。以下是本刊记者丁璐燕发自新闻发布会现场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2005年的3月,跟往年一样,我如期来到北京参加一个全国性重要会议。在一个与会者中午吃饭的时间,大家相互之间谁也不认识,一桌一桌地随意坐着吃自助餐。隔壁两个与会者的对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先是海阔天空地谈起了温州鞋在西班牙、法国等地被当地人烧毁的事情.说中国鞋太便宜搞得国外工人都失业了,这样对中国的形象很不好,中国的竞争力到底在哪里,是不是以后还要运进大量资源,通过加工后再以很便宜的价格卖出?说话的人看上去像是来自国家机关的。我听了心里只觉得可笑,他们这样思考市场经济下的竞争,真是难以理解,我继续埋头吃我的饭。谁知,谈话者话锋一转,谈起了汽车。我坐在那里他们也不认识我,但他们知道有李书福这个人。他俩说今天上午那个叫李书福的讲什么两、三万元就能造出个汽车来,这怎么开呢?还说要扶持民族品牌,跟温总理说要什幺自主创新,要国家大力支持,这怎么开呢?这样的车在高速公路上开肯定要坏掉的嘛!现在中国高速公路的救援设施还不完善,要是堵起来,交通警也开不过来,那道路不全堵死T?咱们直升飞机救援也没有武装起来,不像美国,一辆车坏了,直升飞机来了马上吊到旁边去。如果这两、三万元的吉利车大量投放市场,那要在高速公路上坏了,一辆一辆都坏在那里,那吊都来不及吊。我就在旁边听,没坑声心里着实不痛快,觉得非常可笑,你说都是逸样的人中国还怎么发展?什么大量抛锚,吉利不是跑得很好嘛?所以当《21世纪商业评论》问我,吉利这个企业目前最真实的焦虑是什么,我脱口而出,最担忧的就是消费者的观念,第二个才是咱们企业内部的管理升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于巴克莱等综合性金融集团来说,这一劫也许是早晚的事。如果2007年收购荷兰银行(ABN ARMO)成功,巴克莱源于低资本拨备和高资产杠杆的危机已经爆发,就像今天的荷兰富通银行一样。在当下的“金融海啸”中,巴克莱仍然游走在危机的边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