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长白山地区旅游业一直是以开发自然旅游资源为主,而对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视不够。而该地区有着丰富的有形、无形的人文旅游资源。开发长白山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是更深层次地发展旅游业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强,极大的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资源的大力开发,不单单是旅游资源,还包括带有历史文化气息的人文旅游资源。以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人文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点,其次,探讨了当前人文旅游资源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人文旅游产品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加之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文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但在近几十年的开发利用中却暴露出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因此,在总结我国旅游资源特点与正视其开发现状的同时,加强人文旅游资源的统一管理十分重要,并在此基础上强调我国人文旅游资源的科学管理、安全管理、建设管理、文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许汝贞 《商业研究》2006,(11):174-176
沂南县是一处历史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深厚的地区,有着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但是,在目前全国旅游开发不断发展的氛围下,沂南县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尽如人意,因此,要根据沂南县人文旅游资源概况,制定沂南县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研究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概念、特征和营销模式对旅游目的地规划、开发,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湖北省荆州市旅游发展为例,从创新开发旅游资源次优区人文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为基础,以旅游形象塑造和整合营销传播(IMC)的角度,探讨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李昭 《商》2012,(5):134-135
海南岛的旅游资源与世界其他著名岛屿旅游目的地相比毫不逊色,然而旅游发展的程度却存在极大差异,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本文通过对巴厘岛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总结其成功经验,得到对海南进一步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极具特色,如何挖掘黑龙江省的人文旅游资源,培育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黑龙江省人文旅游资源的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开发黑龙江省人文旅游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昆明市西山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丰富多样,旅游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本文在对西山区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西山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发展路径:依托昆明的高铁网络,促进旅游发展;提升景区品质,创建国家级旅游示范区;大力发展新型旅游;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强政策支持保障;多样化合作发展模式等。  相似文献   

9.
胡媛 《品牌》2013,(11)
西安市曾是13朝古都,是世界文明的历史名城,有着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巨大,如何充分发挥其旅游资源优势,提升西安旅游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西安城市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城市旅游竞争力理论,提出西安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与发展对策,以期对西安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休闲旅游是以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为背景,以体验休闲感受为主要目的,以特定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的旅游。杭州,拥有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打造东方休闲之都的优势。2006年杭州成功举办第一届世界休闲博览会,而2011年第二届世界休闲博览会的举行更会将杭州休闲旅游的发展带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人文旅游资源形成与发展时是有选择性的,其中历史古迹、古代建筑和古代园林最具有典型性,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历史古迹与旅游资源、古代建筑与旅游资源、古代园林与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2.
辽西走廊集结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整合性开发不足是其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因子.要科学定位辽西走廊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整合开发辽西走廊区域旅游资源,整合辽西走廊区域旅游系统.整体提升辽西走廊的旅游功能.  相似文献   

13.
南阳人文旅游资源赋存丰厚,发展人文旅游优势明显。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背景,基于资源整合视角,采用实地调研、文献分析等方法,对南阳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判,提出打造城市旅游形象,培养旅游者对南阳旅游品牌的忠诚度;重视游客体验,加强景区文化建设,打造精品旅游路线;拓宽资金获取来源,提高旅游专业化、产业化水平;创新旅游宣传理念、手段,加强区域内外联合等切实可行的整合开发路径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杨靖 《商》2013,(4):226-226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而这些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就组成了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然而,从2012年的国庆黄金周可以看出,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仍然“满足”不了国人对此的需求。因此,本文借此分析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旅游资源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合才  辛艳辉 《江苏商论》2011,(3):125-126,129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郑州、张家界、桂林、北京、苏州和西安等六个旅游城市的基于生物、水域、地理和人文资源等四种资源的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模型结果与统计数据较为吻合.并以郑州为例进行分析,认为郑州若要加强旅游综合实力必须优化发展生物资源和人文资源.  相似文献   

16.
我国山地资源丰富,登山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将登山运动同各地的旅游景区开发结合起来,大力进行登山旅游开发,加强基于登山旅游项目的发展与建设,通过营销、推介活动,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健身、休闲的消费需求,提升旅游景区的人文、经济价值,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娜 《商》2012,(17):193-193
旅游是兼具经济和文化双重特性的活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资源的根本性推动,旅游文学作品作为人文资源的一类,是我国各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助推剂。本文旨在通过对旅游文学的概念与特征分析,来进一步明确该类资源的界定与价值,从而为旅游文学作品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周爱娟 《现代商业》2008,(17):71-73
杭州市依托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旅游产业发展较快。采用成本收益法对“免票+周边消费”的“西湖模式”进行分析,指出了其成功带来的启示以及其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人文资源作为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有重大作用。而曲阜是先秦时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诞生、讲学、墓葬和后人祭祀之地,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三孔"早在1994年就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功创建为中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本文从人文资源开发的现状出发,以孔子文化为视角,结合现如今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现实,就如何利用人文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展开分析,提出了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区域经济效益、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锦里民俗文化一条街的民俗旅游资源可以划分为4大类,10亚类;其中包含了6项旅游产品要素、10项旅游产品类型、若干旅游产品项目。以蜀汉三国文化为支撑,以川西民风、民俗为内涵,融合成都特有的休闲文化气氛,锦里民俗文化街在主题形象定位、产品功能设计、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形成了一条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