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产业链创新的发展模式是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方向,制定生物制药全产业链创新战略可以促进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以沈溪生物制药产业园为例,构建了经济模型,提出了发展目标及促进园区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全产业链创新的发展模式是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方向,制定生物制药全产业链创新战略可以促进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以沈溪生物制药产业园为例,构建了经济模型,提出了发展目标及促进园区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农业生产过度追求产量和降低劳动成本从而危害到食品安全的严酷现实,围绕农产品消费需求和安全性应贯穿于农业产业化升级发展各个产业链条的客观需要,采用演绎推理、判断分析等方法,在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阐释了农业全产业链的创新含义,分析了农业产业化全产业链发展要素构成及地位,架构了全产业链的农业产业化升级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全产业链运行模式在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及治理等方面效果显著,有利于保证畜产品的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业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的转变。因此,应提升企业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控制能力,建立全产业链合作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搭建全产业链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并实现全产业链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上分析了全产业链创新网络结构特点以及核心企业行为模式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提出相关假设;从开放性的2个维度,即开放广度和开放深度量化核心企业开放式创新的行为模式。依据偏最小二乘法,将结构和行为模式的表征变量作为自变量,创新绩效的4个表征变量作为因变量,进行交叉检验;最后选取1个主成分进行回归分析,检验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6.
朱立丽 《经贸实践》2016,(7):284-284
蔬菜全产业链是产业链的一种,在这一类产业链中,以蔬菜产品作为其中的构成环节和要素,并与其他部门和环节发生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蔬菜全产业链是一个贯通资源市场和需求市场,为蔬菜全产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不同功能服务的企业或单元组成的网络结构。大力发展蔬菜全产业链可以使哈尔滨市农业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实现哈尔滨市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本文将从发展蔬菜全产业链的角度审视问题,探索哈尔滨市蔬菜产业的途径选择,使哈尔滨市农业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朝良 《技术经济》2019,38(12):42-50
产业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的核心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升级,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企业协同创新,才能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因此研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建立存在一个上游企业和一个下游企业的产业链模型,分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的四种情况,并通过Matlab分析四种情况下上下游企业和产业链利润与企业创新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一定的创新风险范围内,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可以给产业链带来更高的利润,且上游企业的创新效应要高于下游企业,政府应积极支持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技术创新,进而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链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赵晔  王小平 《经济师》2015,(5):142-143
近年来,京津冀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做出了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京津冀环境污染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在协同治理方面还存在着政策不协调、标准不统一和产业链不衔接等问题。进一步加强京津冀环境污染的全产业链协同治理应该成为今后工作的一个重要取向,文章就此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产业链包括产品设计、仓储运输、原料采购、生产制造、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产业环节,未来产业竞争的重心将不再是单个企业、单个产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向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转变,这种转变要求经济主体必须在产业链上寻求创新,产业链创新将成为提升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区域经济和企业、产业两个纬度,分析宁波产业链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李瑶 《经济师》2022,(9):135-137
文章对山西大中小企业产业链融通创新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山西大中小企业产业链融通创新发展取得的成效,并分析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山西大中小企业产业链融通创新发展的四种模式及典型案例,从大企业引领作用、中小企业强链延链补链、创新生态、资源配置、产业集群五个方面指出山西大中小企业产业链融通创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上分析了全产业链创新网络结构特点以及核心企业行为模式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提出相关假设;从开放性的2个维度,即开放广度和开放深度量化核心企业开放式创新的行为模式。依据偏最小二乘法,将结构和行为模式的表征变量作为自变量,创新绩效的4个表征变量作为因变量,进行交叉检验;最后选取1个主成分进行回归分析,检验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发展沿海经济发达缺能区的核电建议,调整我国能源结构,改善运输状况和减少酸雨烟尘等污染,加拿大提出愿与我开展全面、长远的核合作,拟在沿海地区投资、合资、转让技术,并提出中加联合进行“中加投资开发CANDU300堆可行性的研究”的新建议。本文重点介绍加拿大的CANDU重水堆的技术和经济特性及启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企业进行协同创新的驱动因素划分为企业内部创新驱动和企业外部创新驱动,提出了创新驱动通过协同创新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而产业链垂直整合则从知识共享、风险共担和产品关联三方面,对创新驱动与协同创新的关系起调节作用的若干假设。在对213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创新的外部驱动通过内部驱动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协同创新,内部创新驱动再通过协同创新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而产业链垂直整合对外部创新驱动、内部创新驱动和协同创新的关系都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产业政策制定方面的建议和相应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全产业链理论,剖析宝鸡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发现宝鸡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具备全产业链发展的良好基础,关键痛点是产业规模偏小,中间及支撑机构不足,产业融合度及本地配套率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同时产业局部不合理。据此构建宝鸡市轨道交通装备全产业链发展框架,强调产业链完备的同时重点把握战略环节,注重内涵式发展,并提出构建路径,以期对促进宝鸡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小麦全产业链定价主体主要由生产者、贸易商、政策储备库和加工饲料厂构成,而这四大主体形成了三条价格链,分别为"规模户直售价格链""小农户间接价格链""政策储备粮拍卖链"。在这三条价格链中,主要有市场和政策两种价格形成机制,其中贸易商"收、储、销"价格形成机制分别为模糊定价、预期定价和标准定价;"国储、地储、托市"价格形成机制分别为财政补贴自负盈亏、财政补贴或兜底、托市收购顺价销售。对此,应在小麦最低收购价改革的同时,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引导农户调整生产结构,提高政策性小麦定价灵活性。  相似文献   

16.
在技术创新研究领域,合作研发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构建了基于产业链的合作研发博弈模型,运用逆向归纳法,分析企业合作创新机制,比较了合作与非合作研发情况下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利润水平.研究发现,在合作研发情况下,可以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提高企业利润水平.  相似文献   

17.
产业链整合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现代企业竞争已上升为产业链层面的竞争,迫切需要产业链理论指导。而产业链理论自身的内涵还不清晰,这已成为产业链研究领域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现有研究成果,进一步明确了产业链内涵,厘清了产业环境要素,探讨了产业链要素之间的互动协调关系,从产业链整体协同的层面构建了产业链整合理论的初步框架——"5+4+3"模型。以此为产业链理论的实践应用提供了一般性范式。  相似文献   

18.
鉴于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传统的"公司+农户"模式的缺陷,农牧业实行全产业链整合具有现实优越性。通过对雏鹰集团的全产业链整合的实证研究,分析其组织结构中企业内部、企业与科技组织、企业与农户三个层面,同时突出全产业链整合中两端——养殖端、消费端的战略地位与控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农牧业全产业链整合是大势所趋,农牧产品质量安全应立足于全产业链管理,在动态创新中实现企业、农户、社会共赢。  相似文献   

19.
数字赋能为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新契机。本文利用2011—2020年中国1075家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数字赋能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创新性地提出产业链整合的逻辑框架和测量方法。研究发现:数字赋能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数字赋能提升1单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0.26%;数字赋能通过提升企业专业化分工水平和供应链效率等进行产业链整合,进而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数字赋能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因企业性质、行业特征、营商环境等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非国有、非高技术类、地区营商环境较好的企业数字赋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更高。本研究有助于增进对数字赋能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解,解释了“索洛悖论”来自于产业链整合的差异性,这为数字赋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我国纺织产业链运行中的问题与障碍;结合国外纺织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律和趋势,提出我国纺织产业链的创新与整合建议:加强产业链整合中的国际合作;加入国际供应链,甩开中间商;开拓销售渠道,推行品牌战略;进行产业链集成创新;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主动应对绿色壁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