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更好地保护国有资产,防止流失,国有资产管理局今年将采取有效措施,严肃查处国有资产流失重大案件的有关责任者.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对境内外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并以产权变动、产权关系混乱造成的流失作为重点,搞好中外合资与合作、股份制改组、公司化改制等方面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情况调查,以及黄金资源和土地资产流失的调研.国有资产流失渠道,主要有8个方面:(1)在办中外合资企业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时,对国有资产不评估或者低估了国有资产的价值,(2)股份制企业对国家股不配股、不分红…  相似文献   

2.
据有关资料显示:从80年代至今国有资产平均每年流失额高达500多亿元,而且年平均以18%的速度递增。本文就目前企业在改组转制(即产权变动)中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进行剖析,并对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产权变动审计监督的内容、方法作初步探讨。一、产权变动中的国有资产流失(一)国有资产在股份改组中的流失。国有企业在改组为股份制公司时,国有资产未按国家规定对资产价值重新评估,而只是从账面价值折股,或只对生产经营性的资产进行评估折股,对非生产经营性资产和无形资产则不予考虑。这样,国有资产在股份制改组中…  相似文献   

3.
警惕国有资产在改制调帐中流失!□牛波淄博市周村区审计局通过对部分国有、集体企业股份制改组的调查,发现在改制调帐中具有相当普遍性的国有资产隐形流失,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如何防止国有集体企业股份制改组调帐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国有资产总额约为十万亿元,每年因种种原因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达数百亿元,其中大部分为企业国有资产。从大量案例看,企业国有资产的流失多发生在六个重点“部位”和环节,即:经营决策、财务管理、重要物资的采购、工程招投标和在建项目管理、企业改组改制、股票上市、破产撤并、选人用人。其中财务管理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来探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5.
宋春香  孙长宏 《活力》2005,(7):86-86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表现在企业改组改制过程中,有些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6.
以资产重组为目的的企业改制,是企业改革的出发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国有资产不同程度的流失,如:侵吞、转移国有资产,逃避金融债务,对一些剥离资产处理不当等现象,降低了国有资产的绝对数量及其控制力。本文仅就国企改组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有关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提出对策,以期有助于国企改制的顺利进行。 一、国有资产在企业改组中流失的成因分析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由于传统制度下,形成了各地区“大而全、小而全”的重复建设以及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探索企业在改革、改组、改造、改制中,在国有资产管理主体多元化,缺乏明确的产权责任关系,部分企业资产管理比较粗放的情况下,如何制止国有资产流失,1998年,我们组织全市审计系统结合对全市871份被审单位经济档案的研讨和汇总,对553户国有企业资产流失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找出了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和深化审计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措施办法,为政府提供了宏观决策依据,起到了“谋士”作用。一、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通过对全市553户国有工商企业的审计调查,核实国有资产流失金额8846…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据某参考资料透露,我国每天流失国有资产近一个亿,这是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承包租赁经营中,国有资产被吞食;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中,国有资产被外商诈走;在股份制改造中,国有资产被转移;也有笔者下面谈到的新旧会计制度转轨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情况。 不久前我们审计了某流通企业。这是一个集商  相似文献   

9.
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是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出来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者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进行流失。有粗略的统计数字显示,上个世纪80年代,国有资产每年流失500亿,进入90年代,每年至少流失800亿-1000亿。因此,说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全方位、多渠道的,并不是危言耸听。从国有资产流失的流向看,有纵向和横向两种。纵向是中央流向地方,政府流向企业,企业流向个人;横向的是从国内流向国外,从一个部门流向另  相似文献   

10.
据国家审计署2006年对15户中央企业审计调查结果显示,国有资产流失达18亿元。国有资产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流失,已经成为困扰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管理过程中的流失,有资产投资经营过程中的流失,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流失等。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国家今年将严肃查处国有资产流失重大案件及有关责任者”。这是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副局长潘岳日前在京披露的。 据潘岳介绍。我国每天有1个亿的国有资产在流失,流失渠道有8条:第一,在办中外合资企业和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时,对国育资产不评估或低估了国资的价值;第二,股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审计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围绕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改造,加强审计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和结构性重组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期所有制结构调整和改革的重要举措,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秩序混乱的客观实际要求加强企业审计,要求从体制上、机制上加强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审计中要结合企业改制、资产评估、产权界定、  相似文献   

13.
内部审计如何在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发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企改革和发展中,内部审计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应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 一、在国有企业改组改制中发挥维护作用。内部审计要在企业转轨和改组改制中发挥维护作用和监督功能,使国有资产不因改组改制而流失。凡是涉及产权变动的企业  相似文献   

14.
工业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原因及对策承德市审计局张志宇,穆瑞星,杨桂英最近,我市对市属预算内23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国有资产流失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1993年底,23家企业资产总值为20.6亿元,资产流失金额为1.8亿元,占资产总额的8.95%。我们发...  相似文献   

15.
一、审计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1.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 ,决定了国家审计机关必须加强对其进行审计监督。国有企业在改组、改制过程中 ,企业出让国有资产由实物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 ,由于交换价格低于实用价值、一部分国有资产就会流失 ,另一方面 ,国有企业通过兼并 ,购买非国有企业 ,由于购买价格高于应有价值 ,同样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据了解 ,某市一小厂仅生产区土地就有4亩多 ,按现行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总计将达100万元。在该厂出售时、按账目净资产成交、成交总额不到30万元。对此 ,国家审计机关要代表国家所有者对资产的流…  相似文献   

16.
“财政审计是龙头,企业审计是辅助”这虽是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在审计工作认识上的误区,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也确实面临着企业审计应该怎样开展的问题。云南红塔集团国有资产流失11个亿,未被审计机关发现,这是我们审计工作的失职。为了防上国有资产流失,降低审计风险,加强企业真实性的审计是很有必要的。企业真实性审计的必要性,笔者认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企业资产保值、增值,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的需要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目的是在国有企业中建立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机制,而目前由于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不…  相似文献   

17.
痛心!国有资产每天流失一个多亿近年来,我国平均每年流失、损失的国有资产高达500多亿元.相当于1992年国家财政收人的四分之一!更为严重的是,国有资产还在以每天1个多亿的速度继续流失.形成一个巨大的的“黑洞”。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渠道很多,概托起来主...  相似文献   

18.
马洪霞 《内蒙古财会》1996,(9):44-44,43
国有资产是指国家或其授权机构对企业投资而形成的资产。以及由国家法律确认的各类资产。目前,我国国有资产总额已达45000亿人民币,它们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物质基础。可近十年来,据国有资产管理局资料.国有资产平均每年造成的流失高达500多亿元,即每天流失1.3亿元。胜目惊心的事实表明,遏制国有资产流失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张燕飞 《中国审计》2005,(19):30-31
形式 近年来,我们在对国有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紧紧围绕"摸家底,揭隐患,促发展"的工作目标,以财务收支为基础,以经济责任为核心,在审计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的同时,重点关注企业在改组、改制过程和经营管理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尤其是通过各种渠道向个人流失的问题.根据近年来的审计情况,笔者认为国有资产向个人流失有以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部分改组为股份制企业存在的弊病北京市西城区审计局在对股份制企业的审计调查中发现,国有企业部分改组为股分制企业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弊病,应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主要反映在:一、在资产评估时,未对上地使用权进行评估作价入股,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