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从2000年开始担任登封市老促会会长。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凭着对党的忠诚,借鉴《中国老区建设》所刊载的全国各地老促会工作经验,结合登封市老区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登封市老促会连续10年被评为全国老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被省委、省政府和郑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单位;本人除被评为省、市先进个人,还被授予全国老促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通过10多年订刊读刊实践,我与《中国老区建设》结  相似文献   

2.
正每当邮递员送来伴着油墨香的《中国老区建设》,同事们都会争先恐后、爱不释手地浏览学习。该刊研究探讨老区发展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及时推广各地老区的好经验、好做法,是帮助我们做好老区工作的好老师。改版后的中国老区网,更是让人喜欢,版块设计合理、浏览方便,尤其是稿件采用后及时告知,让人感动。  相似文献   

3.
李栋善 《中国老区建设》2006,(10):I0003-I0003
我们当阳市老促会办公室从1997年开始收藏《中国老区建设》,9年来已经收藏100多本。收藏是为了应用,每当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查阅一下《中国老区建设》总会有所帮助。市老促会会长徐时成说:《中国老区建设》刊发的各类章对我们的工作用处很大,刊物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笔每每写一些“豆腐块”、“火柴盒”被《中国老区建设》刊用,心情格外高兴。每次收到《中国老区建设》都认真阅读,有时杂志晚到几天.心里就像缺了什么似的。《中国老区建设》成了我们的“家刊”。  相似文献   

4.
《中国老区建设》2008,(10):16-16
1993年,一个面向全国革命老区的中央级刊物——《中国老区建设》,在党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关怀下诞生了。十五年来,这个全心全意为老区人民服务的刊物已深深植根于老区这片红色沃土,以其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内容,给老区建设者们提供了强劲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工作指导。我们作为这个刊物的忠实读者,通过订刊、学刊、用刊,同《中国老区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和深厚情谊,相依相伴走过了十五年不寻常的历程。值此《中国老区建设》创刊十五年之际,我们对刊物给予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感触良深。  相似文献   

5.
正在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起步之年,我们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迎来了《中国老区建设》创刊25周年。回顾25年的发展历程,《中国老区建设》能够不断地取得进步,我们体会最深的是:得道多助。对《中国老区建设》来说,党和国家有关新闻舆论的方针政策、时代发展的需要、老区人民的需要,就是道;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老区思想就是道。重道尊道,使我们得到了党和国家的肯定、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乡镇新闻报道员,自2004年结识了《中国老区建设》,便爱不释手。我还模仿《中国老区建设》上的章,把本地的新人新事写出来,及时投向报刊。  相似文献   

7.
8.
正编辑同志:我是《中国老区建设》的热心读者,自2000年加入县老促会以来,每年都是自费订阅,也在刊物上发表过一些豆腐块文章。我觉得《中国老区建设》是老区人民必读的刊物,深受老区人民的爱戴。拿起中国老区刊,如胶似漆丢不下。上至中央好政策,下至老区好声音。  相似文献   

9.
我们是《中国老区建设》的热心读者。1999年,我们从县里不同岗位上退下来,加入到老促会这个行列。我们把《中国老区建设》视为工具书,对它爱不释手,每期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阅读。通过阅读,使我们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工作水平,陶治了精神情操。《中国老区建设》杂志,集知识性、指导性、服务性于一体,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大家每到月初就翘首期盼,准备品尝精神大餐,它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  相似文献   

10.
我2009年初参加老促会工作,担任湖北省恩施州老促会秘书长。起初,我对老促会工作比较生疏,不知如何下手。是《中国老区建设》帮助我很快熟悉了情况,理顺了思路,打开了局面。2010年第2期《中国老区建设》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一期特别策划栏目的文章题目是《老促会,促什么?》,加上同期的卷首语《老促会的历史使命》,对老促会的性质、任务,如何做好老促会工作,阐述得十分明确。读了这一组文章,  相似文献   

11.
最近,江西科技出版社《知识窗》编辑部向革命老区井冈山、瑞金等50多个乡、村文化站赠送了一批刊物,传播科技文化知识,受到了老区人民的赞扬。  相似文献   

12.
13.
编辑部:贵刊今年第5期老区呼声栏目《谁来帮助一下扶贫济困的老区妇女创业典型》一文刊登后,引起社会各界对我们养猪合作社的关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现在仔猪积压的问题得到缓解。我叫苏业梅,是2009年8月从湖南省常德市农村带着2个辍学的孩子,来到湖北随州广水市单亲母亲养殖合作社的。是合作社董事长刘家翠免费为我提供食宿、猪圈,仔猪,随州市老促会帮扶12000元,让我养猪走出了贫困。现在我的两个孩子一个读大学,一个读中学,一家3口生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订阅《中国老区建设》,篇篇细读,爱不释手,每年装订成册,认真保管。以下几句顺口溜是我对《中国老区建设》的感受:《中国老区建设》好,内容丰富品位高。个个栏目都喜欢,篇篇精读慰辛劳。新闻辑览老区事,峥嵘岁月记得牢。研读细品精神爽,国策指导如妙药。感受《中国老区建设》!河南省固始县@张书国  相似文献   

15.
<正>读了第2期《栉风沐雨三十载砥砺前行恰风华》,惊喜发现《中国老区建设》已经创刊30年了。三十年如一日,《中国老区建设》秉承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老区服务,为老区宣传不遗余力,为老区建设奔走呼号,早已成为促进老区建设的重要宣传阵地,是老促会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6.
我与《中国老区建设》杂志结缘已经有6年多的时间了。那是2006年9月,在我们宝坻区老促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我当选为常务理事。我的家乡宝坻处于华北平原东北部,属于一类革命老区,我区老促会成立后,从2007年起为每一位理事订阅了《中国老区建设》杂志,从此我成为《中国老区建设》的一名读者,而且是忠实读者。几年来,每当月初收到散发着油墨余香的《中国老区建设》,我便细心阅读,而且边阅读边思考,并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写出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及时发送给《中  相似文献   

17.
6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开始接触《中国老区建设》,一下子被刊物先进的理念、精彩的内容所吸引。从此,我成为这本刊物的忠实订户和热心读者。前年的一天,在乡下老家当村支书的堂叔来我家做客。此时正逢我妻子把一大摞看过的《中国老区建设》打捆,准备当作废品卖掉。堂叔顺手翻了翻,觉得这些杂志虽然已经过期,但看上去还很新,尤其内容很丰富,许多  相似文献   

18.
仪陇县是朱德元帅的故乡,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山区,十年九旱,水资源奇缺,人均水占有量仅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农民生产生活用水只能依靠工程蓄水解决。由于财政困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投入不足,造成全县23个高山场镇156个高山村26万人饮水极度困难。  相似文献   

19.
老区建设,是一场在中国持续半个多世纪、改变了数亿人命运的伟大实践,无论是在政治还是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将在中国历史上写下厚重的一笔。老区建设,实际上是一个参与者能力、智慧和品德的考场。每个参与者,都在这个考场上交出了自己的一份答卷。那些优秀的答卷,正如爱因斯坦在评价居里夫人时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老区建设》2008,(10):12-1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经过两年多的“孕育”,于1990年7月5日正式诞生。在其影响下,1991年6月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正式成立,1994年6月湖北省老区贫困地区发展基金会(后改称扶贫基金会)又应运而生。省“两会”都把做好老区宣传工作列为重要工作内容。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们很快结识了由中国老促会于1993年创办的《中国老区建设》画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