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于重庆市发展农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重庆市为例,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变化对农业经济影响的贡献度考虑,基于重庆市近三十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贡献度模型、DEA效率评价模型以及增长率等计量模型,分析了重庆市种植业、牧业、林业和渔业分别对重庆市农业经济变化的贡献程度。结论显示重庆市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化调整对于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贡献,种植业和牧业对于农业经济的推动作用明显。但是对农业生产的增加投入没有有效促进产出的同步增长,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率较低。据此文章最后尝试性提出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钟祥市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95家,其中种植业25家,养殖业53家,技术服务业17家。近年成员人均收入6600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200元。  相似文献   

3.
利用湖北省1990年农村统计资料和2资源动态监测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农民人均纯收入与恩格尔系数的关系,确定湖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分布函数,一家户及农村农民人均收入的小康线。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我国农村问题的关键举措。文章立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从陕西省农业产业结构当前存在的缺乏战略性、系统化的规划,市场农业观念薄弱、科技推广力度不够,国家惠农政策缺乏针对性且贯彻落实度不够等3类问题进行分析,并采用协整计量分析方式对陕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农民收入的变化进行研究,得出陕西省农民人均收入不高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农业总产值影响下的结果,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产物,而这正是该文研究的重点。并据此提出首先要切实提升宏观调控功能发挥,以奠定良好的政策基础;其次,加强农村养殖业重视程度,实现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最后加大对农业科技支撑力度,为农民收入增长打造新平台等措施。通过选择适合陕西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发展之路,为全面推进地区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及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作为中国林业六大工程之一,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户减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甘肃、宁夏、云南和广西的16个县92村共756份有效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使用OLS、Tobit模型等参数方法估计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得出:参加退耕工程的农户较未参加该工程的农户其人均家庭纯收入提高17.7%。为了纠正了样本中的异质性偏差,本文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估计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处理效应,得出:退耕还林工程使退耕组农户人均纯收入提高了8.2%~11.4%,人均林业纯收入提高了7.2%~11.1%,人均种植业纯收入减少了5.2%~8.9%,人均非农工作纯收入提高了4.8%~7.7%。这一结果表明基于OLS和Tobit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实际上高估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处理效应,因此我们应该谨慎看待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在农户减贫和收入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动因的分析,构建了农业产业调整动因的指标体系,以我国1978~2001年农业产值、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和粮食单产等指标拟合出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的线性和非线性模型,得出粮食单产水平、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是影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的关键因素,并且分阶段测算了不同动因对农业产业变动的贡献份额,同时应用模型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在对2010年度秦都区农村产业结构调研所得的相关经济数据的基础上,借助灰色综合关联度技术,对秦都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各产业总产值的相互关系进行相关性研究,发现秦都区农村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收入与农户人均纯收入关系最为紧密,对农民贡献最大。农村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对该地区农民收入贡献不足;而且就第一产业内部而言,农民纯收入与农业密切程度最大,与林、渔、牧业密切程度偏小。故针对性地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上提出促进农民进一步增收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因此,如何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增加农民收入,是新世纪新阶段摆在我们广大农村干部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近几年来,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全县各乡镇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从产业结构上看,我县第一产业经过几次结构调整以后,其比重呈下降趋势,但仍居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首位。2001年,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73164万元,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66.14%。从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看,种植业和林业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牧业、渔业有所上升,且增幅较快。1997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DID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参与和未参与土地流转农户的收益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后参与农户与未参与农户相比,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土地流转后务工和出租土地收入对参与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5%,并且该贡献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本文还对影响农户人均收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人均纯收入和种植业纯收入随着被调查农户受教育年限、劳动力比例和耕地面积的增加而增加;人均务工收入随着被调查农户受教育年限和劳动力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出租土地收入随着被调查农户年龄和耕地面积的增大而增加,随家庭人数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0.
土地流转对农民收益的效果评价——基于DID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DID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参与和未参与土地流转农户的收益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后参与农户与未参与农户相比,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土地流转后务工和出租土地收入对参与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5%,并且该贡献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本文还对影响农户人均收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人均纯收入和种植业纯收入随着被调查农户受教育年限、劳动力比例和耕地面积的增加而增加;人均务工收入随着被调查农户受教育年限和劳动力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出租土地收入随着被调查农户年龄和耕地面积的增大而增加,随家庭人数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我国农业一直处于薄弱阶段,探究农业产业布局,确定农业优势产业,对优化配置区域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研究采用区位商模型,以山西省及各地级市2016年农业及其内部各产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总值为背景数据,并结合山西省农业发展现状,来分析该省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确定优势产业,并对优势产业布局进行了分析。[结果](1)种植业、林业和牧业是山西省的优势产业。(2)朔州、晋中、运城、忻州和临汾农业在全省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种植业的优势产区为长治、晋中、运城和临汾。林业的优势产区为太原、阳泉、朔州、忻州、临汾和吕梁。牧业的优势产区为大同、阳泉、晋城、朔州、晋中、忻州和吕梁。渔业的优势产区为阳泉、长治、晋城、运城和临汾。农林牧渔服务业具有明显优势的区域为太原、长治和运城。(3)各优势产区因地制宜,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结论]山西省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差异明显,针对现状,今后应重点发展种植业、牧业和林业,劣势产业与优势产业相结合发展休闲农业,努力打造农产品品牌,从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重庆贫困地区5个区县619户农户实地调查资料,着重从农产品商品率和现金收入的变化,分析了农业结构调整对贫困地区农户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户增收的影响因素。经过计算和分析认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中,贡献率最大的是外出打工等工资性收入,农业纯收入增量的贡献率不到1/3。且农业纯收入增量中,由于商品率提高带来的现金收入增量也不到一半。因此可以说,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户收入的提高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作用有限。另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建设是影响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作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面向大农业农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但农业不能局限为种植业,应该是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农业;又是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有机结合的农业;还应是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经营的农业。90年代以来,上饶地区农业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朝着合理的方向迈进,取得了良好的效益。1998年,全区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产值占49.2%,林业产值占11.1%,牧业产值占21.9%,渔业产值占17.8%,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较典型的如玉山县四股桥乡,他们面向大农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  相似文献   

14.
1 农业发展与农村经济现状80年代随着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生产力迅速提高。 1 990年与 1 980年相比 ,该区农业生产总值增加 75.9% ;人均纯收入增加 1 50 %。产业产值比重也明显变化。一产业由 1 980年 85.8%减为 1 998年 38.8% ;三产业由 1 980年 3.1 %增到 1 998年的 2 3.6%。只是比南方沿海发达地区 ,生产总值与人均收入仅为其 1 / 2~1 / 3。各业发展也不平衡 ,在一产业中 ,种植业就占近二分之一 ;林业比重很低 ,3倍于耕地的林地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 5% ;在种植业中 ,粮食占 65.3% ,经作和其他仅占 34 .7%。在二产业中 ,加工业…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民收入变化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从收入水平看,人均收入增长缓慢;从收入增量看,农业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本文拟就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探讨农业、农村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基本思路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一、农民收入水平与收入结构变化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1999年广东农业总产值976.75亿元(1990年不变价),按可比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2.7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3628.93元,…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从实证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农产品价格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认为农产品价格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存在正相关性,农产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的变化,但对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要大于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的变化不会引起农产品生产价格的变化,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纵横录     
去年中国粮食产量减产 9%  受严重旱灾和种植面积调减的影响 ,2 0 0 0年中国粮食产量为 4 62 51万吨 ,比上年减产 9%。据统计 ,去年夏粮产量 1 0 750万吨 ,减产 9.3 % ;早稻产量 3 74 7万吨 ,减产 8.5% ;秋粮产量 3 1 754万吨 ,减产 9%。由于受粮食减产等因素影响 ,农民人均纯收入 2 2 53元 ,比上年实际增长 2 .1 %。据介绍 ,去年各地区普遍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占农业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首次上升到 3 0 %以上。(摘自《中国剪报》以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   1 .调整三大产业结构 ,同时调整各产业内部结构 ,…  相似文献   

18.
保证农民人均收入的稳定提高和解决农产品的“卖难”问题,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问题。但是,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的调查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乏力, 1999年观察点农户人均纯收入 2053 8元,与 1995年相比没有较大的变化,这与我国提出的 90年代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幅度 6%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   一、影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因素的分析   (一 )粮食价格走低,且流通不畅。   农户的经济活动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农产品产量的多少,价格的高低,都对农民收入有直接影响。在地…  相似文献   

19.
<正> 当阳市位于湖北省中部,2001年,全市放养水面达13万亩,完成水产品产量4万吨,实现渔业总产值2.6亿元,渔业人均纯收入达6080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3100元,各项渔业经济指标已连续七年列居宜昌各县市区首位,已成为宜昌乃至三峡地区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 ,政府与农民的角色关系处理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民能否从产业结构调整中增收 ,关系到产业结构调整的成败 ,弄清和处理好政府与农民的角色关系意义重大。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而不是政府及其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微观层面上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市场主体根据产业政策 (政府鼓励发展什么、限制什么等 )、市场信息 ,依据市场法则作出结构调整的一种市场行为。市场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自然人包括城市居民和农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市场主体 (农民 )根据市场价格、需求等市场信息的变化 ,以增加收入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