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5月10日,从浙江省农科院获悉,该院专家在开展一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研究时发现,抑制水稻中一个调控基因可以使水稻在高温下仍能维持较高的品质,这个"耐热基因"还有望通过基因编辑方法来改良水稻品种。据了解,我国科学家近期在水稻抗高温研究中陆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如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研究团队在生长于热带的非洲稻中发现一个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网2005年11月8日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了抗除草剂的转bar基因水稻和抗衰老的转PSAG12-ipt基因水稻。其中转har基因水稻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相继通过了农业部“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规定的中间试验和环境释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转入的bar基因能稳定遗传.并在不同生育期均能充分发挥表达对除草剂的抗性,没有出现基因沉默和基因的漂移现象。  相似文献   

3.
资讯     
<正>热词第三代杂交水稻截至目前,袁隆平团队超级杂交稻技术经历了三代。第一代为以细胞质雄性不育为遗传工具的"三系法"。第二代为以光温敏雄性不育为遗传工具的"两系法"。这也是现下超级杂交稻的"主流"育种法。不过,两者各有缺陷。第三代杂交水稻,即利用普通隐性核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常规品种、品系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新型杂交水稻。该方法既"遗传"了前两代方法各自的优点,又克服了三系不育系配组受局  相似文献   

4.
科技信息     
<正>中国发现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关键因子谷粒大小是决定水稻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最近,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课题组在谷粒大小和粒型的调控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最近出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该组研究论文,证实水稻中GS3基因控制水稻籽粒大小,发现了该基因中控制籽粒大小的关键区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水稻育种技术及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水稻遗传育种准备了大量的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基因,水稻育种正迈向设计育种的新时代。目前,我国水稻育种的现状及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水稻品种数量井喷、品质提升2014年后,国家先后启用了品种审定的绿色通道和联合体试验渠道,品种试验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参试品种的数量因此迅速增加。2016年通过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克剑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令杂交稻性状可以稳定遗传到下一代。该项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杂交水稻在生活力、抗逆性、适应性和产量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对推动农业生产做出了重要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顾问》2010,(11):13-13
据新华网报道。日本冈山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能抑制重金属镉在稻米中蓄积的水稻基因,该基因能把从土壤中吸收的镉封闭在水稻根部细胞内。这一发现为培育难以蓄积镉的水稻品种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中国农科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克剑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令杂交稻性状可以稳定遗传到下一代。杂交水稻在生活力、抗逆性、适应性和产量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对推动农业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数据显示,杂交水稻目前在我国的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7%,产量约占水稻总产的65%。杂交  相似文献   

9.
信息视窗     
新事我国农业科研又产生一项重要突破——科学家克隆了控制水稻分蘖的关键基因 NOCI,并对其机理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这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李家洋院士及其合作者在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一次重要成果,为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高产水稻品种奠定了重要基础。(科学与知识)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对安徽太和县板蓝根药材基地进行 GAP 正式认证。这也是中药材 GAP 认  相似文献   

10.
据生物通网2月6日消息,来自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张启发课题组的研究人员日前成功克隆出了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的基因pms3,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加速水稻“两系”不育系的培育,促进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论文于1月30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相似文献   

11.
正日本国立农业和食品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简称农研机构)日前在一块野外隔离试验田里收获了转基因水稻,这是日本首次收获室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这些转基因水稻今年5月种在茨城县一块约1000平方米的隔离水田里,日本农研机构于10月31日收获了稻谷。研究人员利用被称为"基因剪刀"的基因编辑技术对水稻基因组进行编辑,但没有引入其他作物的基因。此前日本曾在实验室内试种过转基因作物,这是  相似文献   

12.
纵横录     
中国超极稻研究突破在望 中国超级稻计划项目组已在某种水稻上发现两个位点,两个位点的基因共拥有使水稻增产36%的潜能。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世界农业科技大会公布了项目组的新发现。 袁隆平说,生物技术可以加速中国的超级稻研究。如果转入玉米的某种基因,超级水稻的单产还会有大幅增长的潜力。 超级稻计划又叫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最早由日本人于1980年提出,成为国内外农业专家们梦寐以求、力图攻克的世界难题。  相似文献   

13.
《粮食科技与经济》2006,31(5):54-54
据台湾东森新闻报道,美国和菲律宾的科学家发现水稻的“防水基因”,可以让水稻完全泡在水中长达2周不受损,比目前的1周大幅增加了1倍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解放前的遗传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省的遗传育种研究始于30年代,川大农学院的水稻育种研究开始较早。抗战时期,国内许多研究机构迁川,进行了不少的工作。其中,水稻连锁遗传和小麦的染色体变异研究成果较多,水稻小麦育种成绩也较显著;玉米进行了杂种优势研究并制成我国第一批双交种;棉花则有叶形遗传研究和鸡脚德字棉的育成。此外,在数量遗传和家畜杂交育种等方面也有一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四川成了当时我国遗传育种研究的中心。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运用"分子模块设计"技术育成的嘉优中科系列水稻新品种在江苏沭阳获得丰收。嘉优中科系列新品种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研究组和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院李金军研究组合作运用"分子模块设计"这一突破性技术育成的具有引领作用的模块新品种。长江中下游稻区是我国水稻主产区之一,历史上一直是水稻育种水平和生产水平非常高的地区。但近20年以来,该地区水稻产量进入一个缓慢增长  相似文献   

16.
"东北'沦陷'了!"80岁的王象坤说. 王象坤是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农学学科副组长;水稻育种界亦有"南袁北王"的说法,将其与袁隆平并称.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和美国《科学》杂志4月4日在北京联合宣布:地球上一半以上人所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水稻的基因序列,不仅被中国科学家独立绘制完成,而且获得成功“解读”,从而使人类第一次在基因组层面“认识”水稻。科学家惊奇地发现:水稻基因组的基因总数竟然几乎是人类基因总数的两倍。(立摘自《新华社》)我国率先绘制出水稻基因图谱@立  相似文献   

18.
科技信息港     
《农家致富顾问》2021,(7):38-39
01分子设计育种让水稻高产又优质日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水稻全基因组选择与高产优质品种设计育种”成果围绕水稻理想株型与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这一重大科学问题取得了一系列关键突破。该成果创建了直接利用自然材料与生产品种进行复杂性状遗传解析的新方法;揭示了影响水稻产量的理想株型形成的关键基因和分子基础;阐明了稻米食用品质精细调控网络,用于指导优质稻米品种培育;培育了嘉优中科6号与中科发5号等标志性品种,成功实现了高产优质抗病抗倒等优良性状的高效聚合,示范了高产优质为目标的分子设计育种,为解决水稻产量品质协同改良的难题提供了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稻瘟病被称为水稻"癌症",是影响我国水稻减产的主要病害。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何祖华团队通过发掘新基因位点并解析其功能机制,有效选育广谱抗病新品种,为控制稻瘟病提供了经济有效的方法。该研究成果近日由国际知名期刊《科学》在线发表。目前被鉴定的抗稻瘟病基因,绝大多数抗谱窄,单个应用价值不大,但是如果把这些抗病基因整合到一个品种以提高抗病性,又往往会降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何祖华团队与育种家合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水稻育种的实践证明,每次突破均有赖于有利基因的发现和利用。矮化育种是基于矮秆基因sdl的发现和利用,杂交稻育种的突破离不开野败型细胞质的发现和三系配套,而超级稻育种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即籼粳杂种F1优势的利用,有赖于广亲和基因S5-n的发现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