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包裕玲 《价值工程》2008,27(2):67-69
考虑一个供应商与两个不同成本结构的订货商之间的供应链协调问题。已有的模型是从销售商的角度出发的,现试从供应商的角度来实现双方的合作,从供应链的整体达到进一步的优化,最后简单地用算例分析了本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含价格折扣、允许缺货的两级供应链库存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一个供应商、多个销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库存系统,针对具有价格弹性的市场需求、含有价格折扣、允许供应商和销售商产生缺货以及满足供应商和销售商Pareto有效性的情况,建立了使供应链系统整体盈利最大的存贮模型。并结合算例分析了价格弹性因子对系统盈利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杨俊锋 《企业世界》2007,(10):43-44
供应链管理是指通过运用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和过程控制技术,达到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工作流和价值流的有效规划和控制,将客户、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服务商等合作伙伴连成一个完整的网链结构模式,建立起一个共享的信息平台,构建成一个具有很强竞争力和协同化环境的供应链战略联盟。供应链管理的问题集中在以生产和销售同步为目的的自动订货系统、[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企业经济》2013,(8):89-92
在一个供应商和Rn个零售商组成的直运型供应链系统中,供应商占主导地位,完全掌握零售商的订货成本与库存成本等相关信息,零售商服从供应商所作出的决策。当供应商向零售商公布共同补给期时并给予一定的价格折扣数额后,零售商才能决定自己最优订货策略。零售商是否接受该订货策略是一个库存订货策略博弈问题。本文通过建立零售商每年订货所花费的平均总成本函数方程与供应商每年处理订货和运输货物的平均总成本函数方程,对博弈不同竞争策略下的供应商与零售商平均总成本函数优化模型求解,仿真数值验算得出了供应商与零售商采取非零和竞争策略时供应商与零售商总成本最低,整个供应链平均总成本最优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肖利平 《物流技术》2014,(15):349-352
以多个供应商、一个仓库和一个制造商组成的装配式供应链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该供应链系统的生产配送协同模型,在该模型中供应商的生产周期、仓库的订货周期和制造商的订货周期呈整数倍关系,采用自适应的差分进化算法求解该模型,并通过数值试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供应链的物资采购通过规范的定价和订货流程,建立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从而达到降低采购价格、提高采购质量和供应商服务质量的目的。文章阐述了转变传统的物资采购模式的必要性,分析了传统的采购模式与基于供应链的采购模式的区别,最后提出了企业建立基于供应链的物资采购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供应链的物资采购通过规范的定价和订货流程,建立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从而达到降低采购价格、提高采购质量和供应商服务质量的目的。文章阐述了转变传统的物资采购模式的必要性,分析了传统的采购模式与基于供应链的采购模式的区别,最后提出了企业建立基于供应链的物资采购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一个零售商和一个供应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库存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模糊需求假设条件下,建立了供应商在零售商已做决策的条件下的最优库存策略.随后研究了供应链集成库存管理模型,并给出模型的求解步骤.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供应链集成库存管理能有效的减少库存总成本,并分析了变质率对零售商和供应商订货周期以及变质率对各成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是指一个企业与其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以此向前直到最初的供应商,以及与其销售商、销售商的销售商,按此向后直到最终用户之间的关系网链。供应链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它不仅是一条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  相似文献   

10.
新冠疫情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造成严重冲击,为缓解这一痛点,在疫情风险背景下,构建了一个生鲜农产品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单周期两阶段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并引入看涨期权,研究零售商和供应商的最优订货定价策略。研究表明:零售商的最优期权订购量是疫情风险系数、期权订购价和期权执行价的减函数。供应商不同时存在最优期权订购价和最优期权执行价,但若固定其中一个,便能获得供应商最优期望利润。供应商通过提高期权订购价或期权执行价均可增加自身期望利润,但其代价是减少零售商的期望利润,以致供应链总期望利润降低,这对供应链的发展不利,可通过调整期权价格,以实现供应链协调。另外,疫情风险对供应链期望利润的影响存在一个拐点,当疫情风险低于该拐点时,供应链期望利润是疫情风险的增函数,此时零售商购买看涨期权对供应链有利,反之则不利。因此在疫情初期,零售商购买看涨期权会不断增加供应链收益,但随着疫情的不断恶化,供应链收益会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11.
朱炫东 《物流技术》2011,(13):164-166,180
基于Stackelberg博弈,以单一零售商与供应商为研究对象,构造了一个信息共享模型,分析了零售商与供应商是否共享信息的三种情况,结果显示零售商收集市场需求信息需花费的成本与供应商给予的价格折扣同时满足一定条件时,双方获益最大。此时,信息共享有利于增加整条供应链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价格有折扣的零售商订货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供应链运行环节中供应商与零售商的价格之争是一个长期讨论的问题,单纯从零售商节约成本的角度来定价较为简单,但现实中又存在"量大优惠"和"限额订购"的问题,这时定出的价格应是一个关于订货量的函数,从这个角度出发,零售商要重新权衡自己的订货量问题。  相似文献   

13.
销售商成本信息不对称下的两阶段供应链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的文章研究了由单个供应商和单个销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协调问题,给出了双方合作时的供应链协调模型,这些都是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但是现实中信息不对称使得供应链协调模型的有效性受到了冲击。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论文在双方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了供应链双方在需求信息不对称情形下的协调模型。该模型在供应链双方协商分享供应链利润的条件下,运用激励机制使销售商诚实申报成本信息,在实现供应链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使供应链成员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4.
陈星 《价值工程》2011,30(19):14-15
本文从零售商的角度,首先分析了零售商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分散式决策,然后分别研究了供应链系统利润最大化、供应商和零售商联盟下的渠道利润最大化的集中式决策模型。进而提出了与展示量和零售价格相关的批发价加补贴合同,得到协调零售商的分散式决策,达到与系统利润最大化决策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考虑制造商不知道零售商的损失厌恶信息,基于Stackelberg博弈方法,研究损失厌恶信息不对称对企业决策、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企业与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如果制造商高估零售商的损失厌恶程度,导致制造商的批发价格下降、零售商的订货量增加,对零售商有利,但对制造商不利;反之,如果制造商低估零售商的损失厌恶程度,导致制造商的批发价格增加、零售商的订货量下降,对制造商与零售商都不利。所以,零售商希望制造商高估零售商的损失厌恶程度,而制造商希望准确估计零售商的损失厌恶程度,该结论符合人们的直觉判断。  相似文献   

16.
章艳华 《物流技术》2012,(17):282-284,328
考虑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在零售商风险中性和风险厌恶的条件下,分别研究了三种不同契约下零售商的最优订单问题,得到零售商风险厌恶时的最优订单量要小于零售商风险中性时的最优订单量,最后给出研究结论及管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产商回购合同与需求不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产商回购合同已经被广泛看成一种渠道间成员共担风险的一种方式。在生产商回购合同中,生产商决定最优的批发价格ω和回购价格s。在给定ω,s的条件下,零售商决定向生产商最优的订货量Q,本文通过对生产商回购合同的分析,从而得出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以及生产商所采取的最优策略。同时给出了生产商使用回购合同的的条件以及分析了市场需求不确定对生产商和零售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由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组成的三层供应链系统.研究需求受库存水平影响的供应链协调问题。首先在非合作的情况下确定各个参与者的利润和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然后用收益共享契约来对供应链系统进行协调。得出一个协调策略.研究结果证明该模型不仅能提高零售商的利润.还能提高分销商和制造商的利润。通过研究分析给出各个协调参数的有效值域;最后。给出一个数值算例。  相似文献   

19.
刘啸尘  杨爱峰 《物流科技》2009,32(1):117-120
文章以一个供应商与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其中,供应商生产产品的能力小于零售商的年需求量,此时供应商可以把自己缺失的这部分产品以一定价格外包给一个外部生产商,然后再把外包生产的产品重新供应给零售商,假设外部生产商允许原供应商货款延期支付一段时间。文章分别研究了在无外包与有外包协调两种情况下供应链的最优利润模型,并对协调前后利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外包可以提高供应链的利润,并且外包也是从供应链协调的观点解决供应能力不足的一个有效方法。同时还给出了根据延期支付时间来决策外包比例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Consumers increasingly prefer to bundle their purchases into a single shopping trip, inducing complementaries between initially independent or substitutable goods. Taking this one‐stop shopping behavior into account, we show that slotting fees may emerge as a result of a rent‐shifting mechanism in a three‐party negotiation framework, where a monopolistic retailer negotiates sequentially with two suppliers about two‐part tariff contracts. If the goods are initially independent or sufficiently differentiated, the wholesale price negotiated with the first supplier is upward distorted. This allows the retailer and the first supplier to extract rent from the second supplier. To compensate the retailer for the higher wholesale price, the first supplier pays a slotting fee as long as its bargaining power vis‐à‐vis the retailer is not too lar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