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强调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需着力解决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协调、收入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多等问题.在诸多的问题中,人力资源市场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用工荒”、“民工荒”、“招聘难”的现状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怎样加快转变?建议提出了五个基本要求,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包括经济结构的改变,经济与社会均衡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西部地区现行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路径依赖性,"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打破经济发展方式路径"闭锁"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4.
王栋 《时代经贸》2011,(10):213-2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也由过去那种唯GDP观转变到现在追求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更是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社会公共品提供者的国家财政必然会面临新的变革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第一次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发展主线,这无疑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值得注意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会自动带来全面的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则需要我们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条件下,设立新的社会发展目标和原则,从市场机制和社会政策两个方面主动推动社会发展方式转型,进而推动持续性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军队后勤建设作为国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紧密联系.本文在解读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能对军队后勤建设带来的影响,并从加快军民融合步伐、建立绿色后勤战略、推进后勤管理科学化等三个方面给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演变历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三次较大的调整,其内涵不断拓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95年提出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2007年提出以"三大结构"转变为核心的发展方式转变、2009年提出以"八个加快"为核心的发展方式转变,由单纯的长期增长动力结构向长中短期增长动力结构拓展,由单纯的经济领域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多领域拓展。未来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近中期的核心战略,充分发挥体制改革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力作用,发挥出政府绩效考核机制的指挥棒作用,把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作为核心,更要充分重视国际因素对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通 《经济纵横》2008,(2):26-28
本文揭示经济发展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我国用经济发展方式取代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规律客观作用的结果,指出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依赖于政府规制.  相似文献   

9.
浅谈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的发展要从理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概念去考察,要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只有了解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历程,才能寻求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孙春燕 《江南论坛》2010,(12):42-43
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出我们已有发展模式的弊端,需要通过转型升级寻求新的发展动力,而发展创新型经济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意味着超越原有经济增长模式,也意蕴着良善政治价值,彰显对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深切关怀。基于中国自身发展逻辑,无论是超越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还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蕴的良善政治价值,都离不开政治体制改革及社会道德体系支撑。因此,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逻辑内涵不应囿于经济系统,还应着眼于政治系统等更宽广的视域,从而找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进而构建一个美好社会。  相似文献   

12.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既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河南省长葛市坚持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狠抓落实,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气势和趋势,初步走出了一条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已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不同点,在上述基础上指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条必经路径.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将"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并把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经济的绿色增长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中之重,是应对日趋  相似文献   

15.
公路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加快调整的阶段,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我国公路经济从传统模式逐步向平台化发展,公路经济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从公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存在问题、转变发展公路经济的意义谈起,随后就加快转变公路经济发展的策略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不仅要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而且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我国十二五规划已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近年来的新形势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出经济增速放缓趋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逐渐加快,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财政税务制度变革作为经济改革的重头戏,无疑是功不可没.财政税务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镜子,另一方面又是经济发展的航灯,反映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主导经济发展,可想而知其作用和影响甚大.本文就当今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对财政税务制度变革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紧密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既是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也是贯彻云南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的迫切需要,以及转变云南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发展结构、提高发展质量,解决经济运行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提高信息化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增长动力机制的转换和经济发展体制的改革,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韩国、日本、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与大陆文化相似、国情相近,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对中国具有尤为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这些典型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验的总结,我们得出以下四条基本启示: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二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干预相结合;三是经济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方向;四是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发展方式分为以数量型和质量型经济发展方式。任何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可能在开始之初就选择较高级的发展方式,即经济发展方式有其适用性。不同经济社会阶段应采取相应的经济发展方式,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向更高形式转变的规律性,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在经济发展方式上需要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格适应。就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选择而言,任何一个社会实际所处的社会经济历史阶段在根本上制约着其对发展方式的具体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