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宗花 《时代经贸》2011,(10):225-225
农民工是城镇化进程中一个不断分化的、不稳定的特殊社会群体,由于他们以“农民”的身份在城市从事“工人”的职业,这种职业与身份的不一致使他们在工作及工作以外的生活、消费、从事的工种等诸多方面遭受着不平等的待遇。因此,社会亟需在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同时给予农民工足够的重视,立足农民工的现实特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2013年武汉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及其对社会融合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就业区域稳定性对农民工增强自身"城市人"的身份认同感和务工城市长居意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就业职业稳定率不具有此效应;同时,就业区域稳定性和就业职业稳定率能有效帮助农民工了解和掌握当地语言,但在增进与城里人的关系上则失去了作用;签订劳动合同对增强农民工长居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不管是人力资本存量高还是存量低的农民工,就业区域稳定性对他们的社会融合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人力资本存量低的农民工影响程度更大;而就业职业稳定性对人力资本存量较低的农民工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人力资本存量较高的农民工影响效应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国保 《经济论坛》2004,(19):94-95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他们的职业角色的改变并没有使他们的社会身份发生转变。而如果没有社会身份的转变,农民工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融入到城市社会中去。学术界对农民工司题已经做了不少调查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往往有意或无意地把农民工问题与城市化问题分离开来进行分析和讨论。本文置身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对农民工的现实处境与未来归属等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城市工人身份的农民。他们从事着城市里最脏、最累、最苦、最险的工作,工资微薄,劳动强度却极大。但是,他们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往往被某些施工单位和包工头恶意拖欠。  相似文献   

5.
双重“户籍墙”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由于户籍制度以及粘贴在户籍制度上的其他相关制度安排,农民工的地域迁徙及其农民身份的彻底变更并没有实现,致使普遍出现了"人-居"分离、"职业身份—户籍身份"错位的格局。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最终出路在于实现绝大多数农民工市民化。目前,虽然"农民→农民工"已经成功穿越了"显性户籍墙",而"农民工→市民"需穿越的韧性更强的"隐性户籍墙",后者构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农民工实现向市民转变,必须具有市民化意愿和市民化能力,然而双重户籍墙增大了市民化成本,弱化了市民化预期,阻碍了市民化进程。因此,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必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拆除"隐形户籍墙"。  相似文献   

6.
<正>“农民工”是改革开放后出现在我国的一类特殊社会群体,其根源主要在于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因此,农民工从本质上来看是一个制度现象。所谓农民工,简单说来就是指主要从事非农工作的农民,他们主要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仍然保留着农村户籍和权益,同时又无法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农民工现象之所以被社会广泛关注,是因为他们规模庞大,身份特殊,离开农村又难以融入城市,成为经济社会转型中的一类“脆弱”群体。正是因为农民工群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他们的身份是农民,职业是工人,形成了我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农民工的权利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并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主要运用法律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证分析等方法,针对农民工的基本权利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且屡屡受到损害的情况.详细分析了农民工权利问题产生、发展并不新恶化的制度及非制度层面的原因,力图为农民工权利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2010年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情况"问卷调查数据,建立多分类因变量Lostic模型,从消费社会学角度,对新生代农民工消费方式转型与身份认同困境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消费行为和身份认同上具有自我的、个体化特征;他们试图讲上海话、和上海人交朋友、模仿上海市民的消费方式,不断加强和建构对自身"新上海人"身份的认同;由于受到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消费方式呈现农村与城市特征并存的"二元化"状态,这种情况抑制了他们对自身的新市民身份认同。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是中国现有户籍制度下的特殊群体,他们隶属于农村但是长期生活在城市,他们从事着城市中最苦最累的工作,拿着菲薄的收入,在城镇化进程中选择努力融入.本文以温岭区泽国镇农民工群体为例来探讨农民工群体的权益问题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他们的身份是农民,职业是工人,形成了我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农民工的权利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并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主要运用法律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证分析等方法,针对农民工的基本权利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且屡屡受到损害的情况,详细分析了农民工权利问题产生、发展并不断恶化的制度及非制度层面的原因,力图为农民工权利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Multinomiallogit模型对第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建立就业选择模型,研究了农民工的职业变迁。研究结果表明,新老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选择上发生了较大差异,教育程度越高,越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去体力化职业;地域差异也对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去体力化职业有显著影响。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扶植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程度,并促进人力资源在不同地域间合理分布每流动,从而改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状态.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市民化是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根本途径.当前由于思想观念、体制制度、经济成本、自身素质、社会关系等方面的障碍,我国农民工“半城镇化”现象突出,主要表现在职业与社会身份的不一致、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不平等、就业与生存状况恶劣、缺乏城市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我们需要政府、社会、农民工三个层面的共同努力,使农民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在城市会遇到一些共同的困难,如子女教育、户籍限制、社会保障、劳动保护等问题,同时,不同工作性质的农民工群体还具有各自独特的境遇。根据农民工在城市的职业、生活状况及其在城市经济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可划分为以下几个群体:1·在城市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就业环境普遍比较差,干的是不少城市工人所不愿干的脏、累、重、险的工作。建筑行业中农民工占到了80%,主要分布在各国有和民营的建筑工程公司,随着建筑工地的变动在各地辗转迁移。这部分农民工的流动性强,其主要目的是为挣钱供养农村家庭而非进城定居。他们是城市基础设…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传统政治和现代经济的共同作用而在中国大陆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阶层,他们游走于城市与农村或者长期居住于城市,受雇于雇主从事工人的工作却始终摆脱不了农业户口的户籍身份,这一阶层被称之为“农民工”。从内部来讲,农民工又可以分为第一代农民工与第二代农民工,第一代农民工是改革开放后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从农业和农村中流出并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民工,第二代农民工指的是1980年以后出生、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工。  相似文献   

15.
徐占春 《发展研究》2012,(8):106-108
第二代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三阶段“民工潮”的产物,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城市为坐标,意识和行为已接近城市人;他们强烈渴望市民化,实现同城待遇。实现绝大多数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最终出路,也是促进城乡和谐建设的重要途径。政府和社会必须从职业生存、社会身份、自身素质以及意识行为四个层面入手,推进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一手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民工职业流动与职业上升的机制。实证结果显示,近三年职业流动频次对农民工职业上升有倒"U"型影响,适当的职业流动能增加农民工向更高地位职业流动的机会,当近三年流动次数超过6次时,职业上升的概率降低。另外,工作经验对农民工职业上升产生了倒"U"型影响,适当年限的工作经验能够提高农民工职业上升的概率。亲友介绍工作对于农民工实现职业上升有显著正向影响。男性比女性发生职业流动的概率高,实现职业上升的可能性更大。子女随迁对农民工实现职业向上流动有阻碍作用,而配偶随迁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民工工伤事故频繁发生,农民工劳动力资源正遭遇掠夺性开采,城乡二元体制下形成的歧视身份使其工伤风险保障受到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的双重约束,有必要通过逐步建立赔偿、预防、康复相结合的现代工伤保险管理制度、以公共财政支持农民工职业安全培训、加速推进农民工组织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健康权益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工资决定方程的代际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嘉文 《新经济》2014,(13):33-44
一、前言本文对农民工的定义为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拥有农业户口的劳动力,其中不包括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包括大专在内)毕业后在城市工作的人群。因为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他们的工作和生产环境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相去甚远,已不能称之为农民工。农民工现象是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而出现的,这一现象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民工这一群体内部开始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呈现出不同的群体内部特征。其中,尤以80、9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为代表。与他们的父辈相比,他们更加渴望融入城市、对农业、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身份困境及社会后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工的思维模式、工作方式和生活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动,30年过去了,他们中有许多早已经完成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但制度对他们的身份认可却严重滞后。目前农民工存在着被看做农民、被看做工人、被看做非工非农等多种身份标签,身份压力由此产生,并酿成多种社会不良后果。中国现有农民工社会制度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现代工商业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工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有序发展。中国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与农民工有关,许多重大政策的出台受到农民工问题的制约,因而围绕农民工的相关制度改革宜早不宜迟。  相似文献   

20.
认真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特征,系统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现状,有助于我们合理把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规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已经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直接的职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传授,而应该表现为系统、综合的职业生涯规划。但现有的多数职业教育培训并没有"告诉他们应该如何成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以及什么样的工作有较好的持续发展力,他们所接受的职业培训仅仅是学1—2样技能。"而这正是今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需要改革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