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2年.宏暮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为“再造宏暮”提出了著名的“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理论,宏暮集团据此成功实现了转型。老宏暮的业务一分为三.转型后的宏薯专营“微笑曲线”的两端:明基电通以两端为主.兼顾中游,全力强化“BENQ”这个品牌:而纬创资通则完全继承老宏暮以及台湾IT业的传统优势。在“微笑曲线“指导下走过顶峰之后,宏暮同样使用“微笑曲线”与竞争对手展开成本竞争,意大利籍的兰奇采取“以降低利润与本地经销商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的营销手段,将“微笑曲线”运用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2.
胡祥宝 《英才》2009,(5):68-70
一个“洋经理”掌控全球大局,另一个“洋女婿”再度坐镇指挥危机下的避风港——中国,台湾PC厂商宏暮似乎对“洋人”特别垂青。  相似文献   

3.
与信奉“微笑曲线”理论十余年的台湾相比,目前大陆企业领导者对于品牌的认识中不乏种种误区 许多大陆读者对于施振荣的名字并不熟悉,但对于他所创立的宏暮品牌肯定十分熟悉,即便大多数人可能会把它错误地读成“宏基”。宏暑,意为宏大的棋局,因为创始人施振荣先生本人热爱围棋。  相似文献   

4.
台湾宏集团于1976年成立,主要从事计算机硬件产品的制造与营销,发展至今,已成长为国际化的高科技企业集团,是台湾最大的自创品牌厂商、全球第七大个人计算机公司。美国《商业周刊》将宏集团评为“能够持续企业开创精神的亚洲新巨人”;《时代》与《亚洲商业》称宏集团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再造策略为“第四种国际化模式”。哈佛大学也将宏基列入“企业国际化的杰出个案”。宏实施再造工程采取了三项具有创造性的策略:用快餐店模式进行流程再造宏集团董事长施振荣曾用餐饮业来形容计算机市场。他认为,中国餐馆遍布全球,中国菜也经济实…  相似文献   

5.
方儒 《中国企业家》2014,(2):110-110
上期谈到宏暮(Acer)新任CEO陈俊圣是从台湾最大市值企业台积电(TSMC)出来的一员猛将,台积电最近还有另外一位能人出走,准备接任台湾最大运营商、中华电信的董事长。  相似文献   

6.
在联想先后超越宏暮和戴尔,成为全球第二大PC厂商的同时,联想也从“柳传志时代”,进入了“杨元庆时代”。  相似文献   

7.
企业“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是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增强企业跨国的经营能力,取得国际市场的广阔空间,在这之中,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不断进行国际经营策略与营销理念创新,跳出传统的“先生产、后出售”的营销思想,推出“先出售、后生产”的拓展国际市场新方法,带来营销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8.
企业“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是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增强企业跨国的经营能力,取得国际市场的广阔空间。在这之中,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不断进行国际经营策略与营销理念创新,跳出传统的“先生产、后出售”的营销思维,推出“先出售、后生产”的拓展国际市场新方法,带来营销理念的新飞跃。定制营销在企业“走出去”实施跨国经营中,有些企业往往受制于海外消费需求,一时难以打开局面。面象海尔等一些企业及时推出“定制营销”新模式,“先出售、后生产”,使得海外市场扩大,…  相似文献   

9.
国际营销与市场营销之间最主要的差别是范围上的不同,国际营销是企业超越本国国界进行的市场营销活动。由于国际营销活动是在异国进行,因此,受到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其中文化因素就是影响国际营销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性杂志《电子世界》曾就“什么是全球市场经营的最大障碍”这个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向国际营销人员调查,在所得到的八大障碍中,文化差异被列在榜首。  相似文献   

10.
阳翼 《企业研究》2003,(5):50-52
人类社会业已迈入21世纪的今天,营销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甚至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营销工具分析和解决问题。近些年出现的许多新名词如“体育营销”、“城市营销”、“图书营销”、“银行营销”等就是明证。日益开放的中国土地上,英语学习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英语教育产业也随  相似文献   

11.
学园     
《科技与企业》2006,(5):52-52
有一项调查,针对的是国内的150家专业公司,在回答“最渴望得到哪一方面的帮助”时,竟有132家公司选择了“有效的营销方法”。在英师大学堂学员的抽样调查中,也得到70%的类似回答。由此不难看出中国企业营销乏术的窘境与重整市场的急切心情。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企业在营销上已进入同质化时代,并因陷入恶性价格战、广告战而不能自拔。当务之急是结合自身实际,在实践中摸索出真正适合自身个案的解决途径。我们且听听英师大学堂顾问、国际营销大师科特勒怎么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市场营销部门的工作是计划和控制营销活动。本刊上期文章《如何扣好第一颗纽扣》,对营销计划制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本期将对“控制营销活动”进行后续解述。营销过程控制是企业整体营销工作至关重要的部分,因为在营销计划实施过程中将发生许多意外情况,营销部门必须连续不断的监督和控制各项营销活动,才能避免营销工作在奋勇前冲的过程中“失控脱轨”,使其在既定计划的“轨道”上提速。  相似文献   

13.
“迪斯尼”跨文化营销经验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际营销中文化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为企业跨国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产品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将成为衡量企业成功与发展的重要标志。而在国际营销活动中,文化环境是极其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因素,文化差异往往成为国际贸易的无形壁垒。国际性杂志《电子世界》曾就“什么是全球市场经营的最大障碍”这个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向国际营销人员询问。在所得到回答的结论中,国际文化差异被列在榜首。许多有实力的公司在国际营销中失利,其主要原因不在于资本和技术,而是缺乏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忽视了文化差异对营销的影响。因此,对文化的差异性及其对国际营销各个环节的影响加以分析,有效实施跨文化营销,减少文化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获得国际营销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向生寅 《经营者》2003,(1):46-47
<正> 加入WTO后,全球市场一体化,我们的企业必须进行全球化经营。而营销策略、营销理念的创新是开拓国内国外市场成功的关键。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营销新理念更具先进性,时代性,并逐步与国际接轨。一、“产品营销”与“观念营销”“观念营销”是把新的消费理念,消费情趣等灌输给消费者,使其改变传统的消费思维,消费习惯、消费方式,使消费更上新层次的营销行为。“产品营销”是低层次的被动消费。而“观念营销”则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三十多年以来,以TDR系列晶体生长设备为主导产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形势发展,曾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迷。企业始终奉行“以销定产”的营销策略。目标市场全部在国内的大中型企业,销售渠道主要依靠因为从事晶体生产设备研制和生产具有一定规模的独家企业而形成的三十多年在国内的影响力上。虽然在国际市场上有绝对的价格竞争优势,但市场占有率几乎为零。企业始终以“大产品小市场”作为企业营销理念。在某种程度上讲,还没有足够的重视营销对企业发展乃至生死存亡所起的决定作用。至今还没有面对国际市场的营销…  相似文献   

16.
李东元 《房地产导刊》2003,(77):66-66,68,70,72
自成立以来,兴业地产所代理过的楼盘不下数十个,这些项目中,大部分是兴业地产母体城建集团旗下的楼盘,如岭南花园、荟雅苑、星汇园、江南新苑、财富广场、天俊国际、宏城花园别墅、南沙滨海花园等,也有一些外接项目,如麓景雅苑、汉苑等。虽然这些项目各有特点,面向的客户群体和面对的竞争对手,甚至项目的类型也有不同,但在兴业地产的代理下都取得了成功!兴业地产的成功之道可以从其代理的一些具有代表性项目中体现出来,如高端住宅社区江南新苑、顶级写字楼财富广场、商住项目天俊国际、顶级别墅社区宏城花园以及外接项目汉苑。从这些楼盘中部体现了兴业地产的服务宗旨“诚信为本、全程服务”。总的来说,兴业地产以变通的营销手法应付不同项目的销售。  相似文献   

17.
一、标准化与本土化的含义 所谓标准化的国际营销策略,就是把在本国国内销售的产品及其营销方法直接带到国际市场,用同样的方法销售同样的产品,标准化将世界看作一个大市场,不必理会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别,企业的任务就是提供性能先进、可靠、廉价的全球化标准产品。因此,许多公司倾向于在其产品及营销活动中执行统一的标准,它们创造了所谓的“全球品牌”,即在全球用同样的方式进行营销。  相似文献   

18.
雨木 《英才》2007,(10):41-41
8月28日,宏暮收购了美国第四大PC厂商Gateway,成为继惠普和戴尔之后全球第三大PC厂商。这对联想来说显然是个考验,宏暮一直在与联想争夺全球PC行业的老三位置。  相似文献   

19.
家电产品从物理角度来看,仅仅是冰冷的钢板与芯片的组合,仅仅是呆板的电容与电阻的连接。然而.在家电营销中注入“情感”因子,可以使冰冷具有情感的温暖,使呆板呈现生命的灵动。现代营销中所说“情感”是指人在广告与营销环境下表现出的某种情感上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王缨 《中外管理》2006,(1):98-100
“中国企业目前的销售非常粗放。”“不仅中小企业,中国的大企业也一样。”“企业看似重视营销,其实不然,它就是等着拿订单。”“营销上升不到最高领导层作为企业的首要任务来认识,也没能从更高层次上打造企业的营销体系。”从销售业务员、营销主管到营销学专家,竞众口一词:这种现象很普遍!企业,就是把东西卖出去,把钱拿回来。企业生存的巨大责任压到了销售部门与销售人员的肩膀上,要么“大爷”的位置伺候着,要么不当人用。但凡没有订单、回款,你就遭白眼、走人。销售队伍是一拨一拨地换,他们是企业里最不稳定的那批人。而我们大量的营销理论与课程仍旨在教导销售人员五花八门的销售技巧,告诫他们要有如何如何的销售心态,自信、自信、再自信!国际营销大师也接踵而来,其营销之“术”也反复地被我们揉来搓去……可严重的问题是,即使这样,企业的销售业绩还是上不去,销售水平仍然很低;同时,中国的市场环境被搞得很乱,尘埃四起!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当我们把视线转向企业的文化形态时,便发现真正需要提升的,是我们的营销价值理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