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延陶 《英才》2014,(11):23-23
新泽西州的经销商们如此反感特斯拉,因为特斯拉的直营模式把这些盈利的渠道全部据为己有,直到巴菲特来了。埃隆·马斯克的不可一世让特斯拉汽车与新泽西州的经销商们闹得不可开交,因为特斯拉跨过中间环节直接销售自产的电动汽车,一直拒绝与经销商合作。"马斯克妄图独吞所有利润,断了大家财路"。经销商们当然群起而攻之,借该州"禁止制造商做直营销售"的法律限制马斯克扩大直营网络,而马斯克直斥此等手段简直就是"黑手党"。  相似文献   

2.
张锐 《企业文化》2014,(1):36-37
在《财富》杂志刚刚推出的2013年度全球“商界风云人物排行榜”上,特斯拉CEO埃伦·马斯克高居榜首。刚过不惑之年的马斯克能荣登龙虎榜冠军宝座,凭借的是他在多个重大领域的颠覆性创新,  相似文献   

3.
李书福 《经营者》2014,(22):64-65
“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这是李书福曾经对汽车产业的评价,在说出这句话时,在他眼中,尽管汽车工业已发展百年,技术日益革新,但仍旧归属于“传统”。如今,李书福在10月武汉全球论坛上的演讲,为“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的时代加了一个时间定语——“过去”。而未来的汽车,将是“四个轮子加上车栽的绿色电能,再加各种各样的大小计算机”。近几年,车联网技术的萌芽与发展改变了汽车行业,而李书福亦认为汽车正在步入智能化3.0时代,由于自动驾驶等技术正在飞速变成现实,未来的汽车是安全的、绿色的、健康的、智能的,“传统汽车工业,正在走向‘破产’”,已经没有市场。《汽车商业评论》想说明的则是,未来,破产的仅是“传统”,而非汽车工业。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如“586电脑”时代早已终结,但是奔腾芯片的电脑却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寻呼机已消失,而智能手机则随处可见。未来,那些守旧的、跟不上时代步伐与技术革新的汽车制造商,或将被市场淘汰;而更智能化、更便捷、更安全的汽车则将成为主流。正如李书福所言,健康、科学和信息技术所代表的新型汽车工业正在崛起,汽车与互联网的融合将一起为人类共建一个美好的未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当然要创造未来,而不是等待未来的到来”。以下为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武汉全球汽车论坛上的演讲,此处有删节。  相似文献   

4.
李书福5年前的转型战略,把“吉利牌”压进了箱底,用帝豪、全球鹰和英伦3个新品牌取而代之。5年后,当吉利打算由“技术”向“品质”二次转型时,李书福决定打开箱盖,重新取出“吉利牌”。  相似文献   

5.
一次,李书福到一个下属企业视察,竟被保安拦在了大门口,原因是这座大厦"谢绝民工进出"。原来,在保安眼里,李书福穿的衣服和民工差不多。如此看来,李书福的确“土”的可以。这位中国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老板的“土”故事还不止这些。他仅有一套稍好点的西服作为重要场合的“形象服”,其余的很少在500元以上;爱去茶楼谈事,却只喝免费的白开水;坐拥数辆名车,却只开自己企业生产的经济型轿车……李书福是中国富豪榜上的常客,但却守着自己固有的“土”气的生活方式。这是因为,在李书福看来,“抠门”的生活可以不让那些费用转移到汽车成本上,汽车价…  相似文献   

6.
姜继玲 《新前程》2006,(12):12-22
“轿车是什么?不就是四个轮子,两张沙发,一个铁壳”,被称为“民企造车第一人”的李书福,带着对于汽车的最简单诠释进入了吃钱不眨眼的汽车行业。并发誓要生产出中国最便宜的汽车,公然挑战众多国内外汽车厂商的价格底线。从而也被称为汽车业的“价格杀手”。  相似文献   

7.
2006年1月8日,李书福公然把一款吉利自由舰轿车弄到全球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车展之一——美国底特律车展上。这是该车展举办98年来首次出现的中国汽车。李书福竟敢到美国汽车“三巨头”门口班门弄斧,这种狂妄之举让国内外汽车大腕们着实吃惊不小。有些人纳闷:这个“疯子”是不是又犯病了?然而,李书福有自己的想法:把汽车卖到外国去,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而不是让世界汽车跑遍全中国。  相似文献   

8.
与李书福不同,徐和谊是花钱买来国外的肥料,来培育自己的草场,当草场肥美的时候.喂饱的当然也是自己的奶牛:而李书福是花钱买肥料,去喂别人的奶牛  相似文献   

9.
《中国总会计师》2010,(4):11-11
4月,《财富》杂志中文版公布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柳传志、张瑞敏、马化腾、任正非、王石、李书福、王传福等25位中国知名的企业家入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汽车界,李书福是一个引人瞩目的人物,吉利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企业。李书福之引人瞩目,有言为证:比如他说:轿车是什么?不就是四个轮子,两张沙发,加上一个铁壳吗!比如他说:吉利要做中国的“丰田”!吉利之“特立独行”,曾引来一些议  相似文献   

11.
野孩子吉利今非昔比,而李书福口出狂言的习惯却依然不改 2001年10月,登上《中国企业家》 封面的李书福一脸焦容。让他感觉有如 挣扎于“生死”之间的是那张把吉利排 斥在汽车制造业之外的准生证。 当时的李书福是一个拥有堂·吉诃 德式的勇气却不合时宜的人。造汽车、 办学校,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民营企业 不被允许做的。他超然而无所畏惧,但 酒喝高了后也会质问自己“何苦一次次  相似文献   

12.
在未来几年,他必须率领吉利突出重围,在中国汽车的“3 6”格局中站稳脚跟,让他的老板李书福扛的“红旗”能一直打下去  相似文献   

13.
铁算子出击     
林涛 《中国企业家》2008,(23):98-98
在实现了“造车”梦想后,李书福的下一个梦想是什么?李书福说,吉利要造全世界最环保、最节能、最安全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跑遍全世界。这都缘于吉利正在经历战略转型,从原来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到现在的“技术竞争”,积蓄继续前进的重要资本。奥运会期间,世界上最经典的伦敦出租车已经出现在北京街头,这已经是吉利旗下的产品。2008年11月18日,吉利熊猫上市。用李书福的话说,  相似文献   

14.
人们熟知“吉沃恋”的时候是在去年3月,然而“迎娶”沃尔沃似乎一直是李书福的一个心愿,甚至在吉利刚拿到汽车生产许可证的2002年,李书福就在内部宣称要收购沃尔沃。  相似文献   

15.
上班了,能够上班的前提是通过这个公司的面试。相信大多数都有“被拒绝”的经历。备大高校的BBS上每天有大把“拒无霸”大吐苦水。失望?无奈?愤愤不平?还是无所谓?被拒不是悲剧,到处都有机遇。 他们这样拒绝你 一般HR拒绝面试者的时候有两种方法。一种叫“明拒”,简而言之就是当场告诉你,你不合格可以回家了。另外一种方法是“暗拒...  相似文献   

16.
迟宇宙     
《东方企业家》2010,(2):57-57
练气功的李书福。对李书福们的轻忽、误解与歧视,构成了三十多年来“当代故事”的注脚。可是正是这些人,他们解决了中国的就业,提供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奉献出了GDP,还为中国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2月11日,进入足坛才8个多月的吉利在广州举行告别足坛新闻发布会,宣布退出足坛。在发表的公开信中,吉利自称是“无助的风中之烛”,注定要熄灭在这黑暗之中。12月14日,吉利集团董事长和俱乐部总经理桂生悦到杭州,和浙江绿城足球俱乐部董事长宋卫平一起联合召开了“浙江足球媒体见面会”。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吉利俱乐部总经理桂生悦和宋卫平一起出席了这次见面会,在自曝“污点”的同时,批评矛头直指中国足坛的管理者中国足协。他们认为是中国足坛大环境的“黑”,迫使他们不得不参与那些黑色交易,假球、黑哨确实…  相似文献   

18.
马宁 《监督与选择》2011,(11):94-94
国庆长假期间,吉利的名字出现在了《新闻联播》中,而彼时帝豪品牌车型也不止一次出现在镜头中,成为吉利走向品牌、品质的风向标。正如吉利掌门人李书福所说:“吉利早期以成本作为主要的优势打价格战,但后来在保证成本的前提下打技术战、品质战、服务战、品牌战和企业的道德战。”同样在李书福的传记中,记载了他从120元起家做照相生意到多次转战商海其他领域,并最终驻足汽车制造的经历,特别是在通用破产后,大家又想到了他当年的“预言”,而之后成功收购沃尔沃的吉利已不是那个制造四个轮子上加俩沙发的吉利了。  相似文献   

19.
凌平  吴晓燕  唐韵 《经营者》2005,(4):56-60
徐刚,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年过不惑,心静如水,但心存远虑的地却有着永不放弃打造有影响力民族汽车品牌的梦想。2002年辞官下海为吉利集团的CEO以后,众人对徐刚的评价相当的文学化,那就是“一个伟大的李书福背后站着一个理性的徐刚”,而依照徐刚自己的说法则是:“书福疯了,徐刚更疯”。  相似文献   

20.
《中外管理》2004,(2):99-99
“李书福全资拥有的智慧集团确实买下了我们控股公司32%的股权。”近日,香港国润控股董事会秘书谢小姐证实,中国民营汽车生产商吉利控股集团创始人李书福通过这一收购,为公司成功实现了香港借壳上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