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发展农业保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还很滞后。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农业保险需求不足、没有专门的农业保险法规、财政补贴少、农业再保险体系缺失、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要提高农业保险水平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加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二是健全农业保险法规;三是加强擦财政扶持;四是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五是培养农业保险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基层动态     
《西部金融》2011,(6):81-82
加快"三农"保险发展的政策建议一、加快"三农"保险的立法进程。一是明确政府、农户、保险人等农业保险市场主体在农业保险中的职能和作用,以及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原则、对农险投保人利益的保护政策等。二是明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属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7年到2010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保险与农业生产的相关数据,实证考察了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的效果,发现我国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稳定器"与"助推器"作用,但效果仍不明显,农业保险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依然严重。  相似文献   

4.
农业保险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促进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保险的保障.2007年中央1号文件把农业保险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并决定吉林省作为全国六个农业保险试点省之一.在国家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有效地推动了吉林省农业保险健康、快速发展.尽管如此,吉林省农业保险仍存在着农民对农业保险缺乏了解、保险条款难以理解、保费过高、保险理赔额度偏低、保险品种单一、经办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农业保险法规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严重阻碍吉林省农业保险的快速发展.因此,要分析和研究吉林省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使农业保险更好地服务于吉林省农业发展,为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论农业风险的弱可保性与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风险的弱可保性直接导致农业保险的高费率,在纯商业性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下,农业保险市场必然会呈现"需求不足"和"供给短缺"并存的失灵态势.只有明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定位,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实现农业保险供给与需求的价格均衡,才可能实现农业保险的商品化,使农村经济真正地融入到开放的市场经济中.  相似文献   

6.
农业保险是在WTO框架下支持农业发展的"绿箱政策"(green boxmeasure),在此前提下,我国不得不严肃面对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的调整,农业保险将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之一.本文运用数理模型,分析了农民在农业保险过程中的行为,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陕西咸阳是我国粮食主要产区之一,近几年"粮果牧菜"四大主导产业发展迅速,金融业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金融支持农业面临的问题是,农业资金缺口大,农信社贷款利率偏高、限额偏小,季节性富裕资金、不良贷款增多.建议加大政策引导,通过制定法规,公平、公正地界定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服务职责,把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镇企业、农户贷款等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应尽的法律义务,将所吸收农村资金的一定份额投放到当地:建立健全由政府协调组织,财政、农户共同出资的担保基金,扩大农村互助担保组织规模,建立各种形式的涉农保险和互助保险组织等,为农业、农村、农民"三农"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8.
解决好农业保险与农民增收问题,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核心所在.本文在借鉴和回顾国内外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探讨分析了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构建农业保险体系的基本框架、存在问题,进而提出了构建欠发达地区农业保险模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业保险为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支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现农民收入稳定、持续增长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与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密切相关的农业生产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如自然灾害、农业生产结构、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农业科技创新等都对农业保险存在客观需求.本文分析了制约农业保险供给的原因,从加快农业保险立法,加大农业保险扶持力度和培植多元化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三方面提出发展农业保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农业保险不是私人物品,而是准公共物品.官兵 (2008) 却独树一帜,认为农业保险不是公共物品,而是私人物品.然而,他仅反驳了"农业保险是公共物品"的观点,就得出农业保险是私人物品的结论,这值得商榷.农业保险不是公共物品,也不是私人物品,而是介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更接近于私人物品的准公共物品.所以,发展农业保险,必须从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相结合上寻求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保险补贴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完全商业性经营条件下,农业保险既缺乏有效需求又缺乏有效供给,因而出现市场失灵现象.造成市场失灵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保险的"生产"与"消费"的双重正外部性,即农业保险的利益是外溢的.由于农业保险的利益外溢于全社会,因此,解决市场失灵的途径只能是政府对农业保险"溢出"的利益予以适当的财政补贴.以实现帕累托最优.同时,补贴要兼顾效率.以防"政府失灵".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是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全面铺开的第一年,人民银行塔城中支重点关注和分析了霜冻灾害农业保险赔付案例,采取了"实地走访为主、随机抽样为辅"的办法,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200份,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中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农业保险难的理论与现实根源.认为农业保险宜采用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体的多元化制度安排模式,而在农业风险管理与保险技术上,应该把纯粹农业风险与"三农风险"区别开来,采取分类治理的保险产品组合设计办法,运用一揽子农业保险产品组合对付复杂的农业风险.对于小型农业风险可用传统的风险管理与保险技术处理,对于大型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则要运用ART金融工程技术设计农业风险金融衍生产品,通过保险市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互动,来有效地解决农业保险难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保险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对农业的保护将在很大程度上被限定于非价格保护,WTO有关协议提供了"绿箱政策",允许各国采用非价格农业保护工具如农业保险保护农业.因此发展农业保险,是在WTO条件下保护和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效的也是可行的政策之一.我国农业保险处于困境保险公司不愿意经营,农业保险也远未成为农民的有效需求和普遍选择.基于此种现状,我国农业保险的现实选择是根据农业保险的需求特征,利用多种行政和经济手段吸引农民投保;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离不开法律法规的完善;建立农业保险的利益诱导机制,吸引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实施财政支持型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的组织制度.  相似文献   

15.
农业保险新一轮试验和调研在中国保监会的力促下启动两年了,而且批设了三家农业保险公司,但是试验的推进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业务的发展没有预想的那样好.这种局面的关键是政府迄今没有实际动作,而农业保险的第一需求来自于政府,如果政策性保险无"政策",政府的这种需求不可能变成现实有效需求,这种保险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6.
高伟 《西部金融》2006,(2):21-22
新一轮农业保险试点形成了"安信模式"、"安华模式"、"互助制模式"、"共保体模式"和"安盟模式"等五种模式.从这五种模式运行看,政府补贴是发展农业保险的重要保障.建议政府明确采取补贴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态度,并加大政府补贴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维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农业保险对粮食产量的理论影响基础上,构建了"适应性预期-局部调整"模型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和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保险对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主要通过影响粮食单产影响粮食总产出,对播种面积的影响不显著.其中,农业保险对灾...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逐步形成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保险发展水平非常低.本文以渭南市农业保险开办情况为案例,通过农业保险的供需矛盾分析,揭示出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伟 《西部金融》2007,(2):12-14
日本农业保险被认为是世界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文章介绍了日本农业保险的发展概况、制度结构、主要经验和主要内容以及对我国发展农业保险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不对称问题是阻碍农业保险经营与发展的重要障碍,在纯商业化形式不适用的情况下,单纯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也难以化解此矛盾."互助合作 联合共保"农险经营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农业保险作为一项不可替代的经济补偿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