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一个神秘而浪漫的国度。它既是许多杰出文学作品的诞生地,亦是世界宗教的博物馆。从众多印度文学作品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印度宗教文化与文学的紧密结合。而在印度公元前后时期,伟大的史诗《罗摩衍那》诞生。这本“印度教的圣典”,充分体现了印度文学与宗教文化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2.
罗乐 《重庆与世界》2016,(14):80-83
印度,一个神秘而浪漫的国度。它既是许多杰出文学作品的诞生地,亦是世界宗教的博物馆。从众多印度文学作品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印度宗教文化与文学的紧密结合。而在印度公元前后时期,伟大的史诗《罗摩衍那》诞生。这本印度教的圣典,充分体现了印度文学与宗教文化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3.
吴军安 《黑河学刊》2007,46(5):9-10
在现代社会,价值共识是否可能、何以可能及其当代重建如何实现等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马克思生存论辩证法为认识和分析现代社会价值共识困境这一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源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并为价值共识在现代社会实现的可能性及其重建等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张雯 《魅力中国》2010,(23):290-290
《看不见的人》是拉尔夫·艾里森的代表作,小说描述了一位黑人青年从迷失中寻找自我,最终找到真正自我的成长历程。主人公的一系列的经历也体现了他从对黑人文化的漠视,到对黑人文化的接受,最后到对黑人文化的认同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短篇小说家曼殊菲尔德在其短篇小说《幸福》中通过故事揭示了女性要争取自主的家庭和情感地位。  相似文献   

6.
刘涛 《山东经济》2004,20(2):23-26
生息资本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马克思生息资本理论的产生过程及逻辑内涵,在此基础上,给合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特别是金融制度创新模式的选择,阐述了马克思生息资本理论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简·爱》是英国19世纪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杰作。夏洛蒂深受基督教影响,自然《简·爱》和《圣经》也有着紧密联系。作为夏洛蒂思想的代言人,简·爱的心路历程是精神提升即基督教理性精神自我完善的过程,她所理解的宗教应该是一种合乎人性的宗教。  相似文献   

8.
以香港回归为背景的影片有好几部,如陈可辛的《甜蜜蜜》、张婉婷的《玻璃之城》、王家卫的《春光乍泄》,而以澳门回归为背景的影片则少之又少。《伊莎贝拉》大约可以填补这个空白。  相似文献   

9.
赵醒 《魅力中国》2013,(29):107-107
《青龙偃月刀》是作家韩少功的作品“乡土人物(四篇)”中的一篇。与其他三篇作品中,展现出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激烈对立相比,《青龙偃月刀》对两者间矛盾的描写相对含蓄,作者也较少将批判的锋芒对准现代文化,而是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对人性之美和手艺之殇的展现上。  相似文献   

10.
对英美文学都有重要影响的亨利·詹姆斯以心理写实而著名。本文通过分析亨利-詹姆斯在《华盛顿广场》这篇作品中对女主人公凯瑟琳的心理写实,探索亨利·詹姆斯在这部作品中如何成功地使用心理写实来塑造女主人公凯瑟琳的。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也是我国加入WTO所必须面对的基本制度约束。本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系统阐释了马克思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思想与逻辑内涵,并结合当代国际现实,详尽论证了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现代价值及我们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易”产生在文字出现之前,用符号“--”表示阴爻,用“-”表示阳爻,叉用阴爻与阳爻的不同组合而构成八卦(经卦),两卦相重又构成六十四卦(别卦),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自古以来《易经》被推崇为“群经之首”,称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汉代班固在《汉书》中称易学是“天道之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指出:“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台湾学者周鼎衍先生说:“易在文学之先,即已揭示人天大道之体系,故凡我国一切学术思想,不分儒道墨法阴阳兵刑各家,胥肇于此。几千年来,垂为立国之最高宝典。”《易经》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根,构成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模式、伦理观念、价值系统、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3.
德国作家贝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写了一段不伦之恋,但却让人觉得理所当然,令人感动,引人思考.在爱情与历史的交织中,作家对伦理与历史有其独特的思考,叙事技巧上更有其独特的运用,尤其是在情节设置与人物塑造方面.全书贯穿着对二战历史、人性与存在的深度发问与反思,表现出了施林克既是一个职业法学家,也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作家的品质,[1]因此在他的作品里,除了正义,还有人性与人道,直接与人类的心房对话.体现了他在思辨明晰的同时,对于人性与存在的深度把握,独立思考的态度与勇气.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于1875年4月——5月写的《哥达纲领批判》是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集中批判了拉萨尔机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依据唯物主义历史观批判了拉萨脱离生产关系而空谈分配原理,阐明了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分配理论。马克思在批判拉萨尔机会主义政治纲领的过程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理论,第一次提出了关于共产主义两个发展阶段的原理。  相似文献   

15.
研究心理问题,解决心理问题,释放压力,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是我们从精神分析理论出发研究《厄舍古屋的倒塌》目的所在,这对当今建设生态社会、和谐社会也有着深刻的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者认为《白鹿原》小说当中许多人物的死亡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田小娥之死,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也是自己起来反抗命运的勇敢女性;朱先生之死,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传播与扬弃;芸芸众生之死,虽然渺小,但是它们沉积下来即是厚重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新装》是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刻划了女主人公梅布尔矛盾的双重性格特征:既爱慕虚荣又渴望诚实,既自卑绝望又充满希望,既羡慕嫉妒又厌恶憎恨,既懦弱多变又勇敢坚强,既追求个性又迷失自我。从她矛盾的双重性格特征中可以看出人的本性及弱点。  相似文献   

18.
屠格涅夫是杰出的文学大师,也是心理描写的能手。心理描写本身并非目的,而是一种艺术手段,服务于文艺创作是它的根本目的。屠格涅夫用它来有分寸、有层次地逐步凸现人物的性格,描绘人物之间的各种关系和冲突,丰满地再现社会某特定断面的逼真画面,并塑造出活动于该社会断面的生动艺术形象,从而解决他在作品中提出的重大社会历史问题。本文将结合屠格涅夫《父与子》中主人公的内心矛盾冲突进行阐述当时社会状态给人的思想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20世纪的一部"长河小说",它反映了世纪之交风云变幻的时代特征和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现象,它具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与人格魅力。其中对自由生命的向往,对理想真理的追求及对西方精神的整体反思是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朋友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上考虑,事实上与学校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对等,均质的人际关系是朋友概念的最典型的印象,并且与亲族关系,成人的职场关系和妈妈死党等文化定义有着一定的联系。从时间的角度来讲,过去的友人文化是围绕着同龄人和结婚产生的亲族关系而形成的天定的人际关系。另外,受社会制度的限制,我们无法自由的选择朋友是由于有人际关系外部力量的存在,此外,友人关系的内部力量同样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