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适应新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加强对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宁夏自治区国资委积极探索,努力改进和强化监事会派驻工作,变事后集中检查为常驻企业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督检查,实现了监事会工作方式的根本转变。2005年以来.在国务院国资委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监事会充分发扬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勇于拼搏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努力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发挥了重要作  相似文献   

2.
笔者曾参加过一次对某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的全面检查。在检查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某些方面的问题也是国有资产管理中带有共性的问题。现介绍如下,并提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几点个人浅见。该区参加检查的560户企业,检查年度期末国有资产总额为6.85亿元,较期初核定的国家所有者权益额增加1.76亿元,增长34.7%。但这些增量全部都是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国家投资相应增加了国家所有者权益等客观造成的,按可比口径剔除客观因素以后,国有资产实际减少1050万元,资产增值率为一2.06%,比全国平均国有资产增值率低5.6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2007年之前,国务院国资委外派监事会对企业的监督一般采用事后监督的模式.即对企业上一年度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核检查.核实其资产与损益的真实性,通常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提交上年度监督检查报告.并以此为基础.对企业上年度的经营业绩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作出评价。事后监督方式本身就带有滞后性,而实际的工作流程又延长了滞后期,  相似文献   

4.
近年对企业财务收支审计过程中发现,一个比较突出的反映是企业国有资产质量存在问题多多,给企业国有资产流失、潜在损失埋下诸多后患因素,十分不利于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保值增值,使企业在进行改制时带来诸多实际问题和困难;另一方面,也掩盖了一些未能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会计制度的行为,致使企业国有资产造成大量的变相损失、变相流失等等。   为维护国家财经法规,堵塞国有资产损失、流失、浪费的漏洞,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有资产,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确保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深化改革中企业的改制服务,笔者认…  相似文献   

5.
徐芳 《企业经济》2007,(6):65-67
从宏观角度而言,国家外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是我国境外直接投资国有资产流失的最根本原因。为促使境外直接投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亟须在理顺政府、境内投资国有企业、境外企业三者间法律关系的基础上明确管理思路,修改对相关国有资产过于死板的管理规定,并注重其事后实质性监管。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有企业转机建制的实际需要,为核实国有资产存量,揭露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国有资产运营效益低下和资产流失的原因,进而健全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推进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从今年3月粉我们开始对我盟转制企业,小,穷,亏企业,大中型基础产业等313户国有企业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为规范北京市企业国有资产评估行为,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国有产权有序流转,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北京市国资委制定下发了《北京市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京国资发[2008]5号),2008年3月1日起实施。《办法》对法定评估事项、评估机构选择、核准备案程序及监督检查等进行了规范。为贯彻落实《办法》,市国资委产权处于2008年3月26至4月2日举办了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培训班,对各区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国资委成立以来.牢牢把握职能定位.认真履行国资监管和出资人职责,依照依法、科学、民主的监管方针,在规范企业国有资产评估项目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企业国有资产评估项目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完整监督机制。五年  相似文献   

9.
《国有资产管理》2011,(5):21-23
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指导监督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保障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0.
谈谈企业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及解决办法高玉梅,李冬从我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开展的专题调查和进行清产核资工作掌握的情况看,目前我省企业的国有资产流失相当严重,数额巨大,且恶性增长;流失渠道复杂多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何有效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已经成为深化...  相似文献   

11.
关伟 《审计文汇》2007,(3):27-28
2005年,辽宁省审计厅对省国资委监管的20户省直企业国有资产收益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占省国资委监管29户企业的68%),从审计调查的情况看,省国资委对所监管的这些企业实现的国有资产收益没有进行收缴,并将收益留在企业用于资本运营,国有资产收益权基本上被忽视,虽然在2001年省国资委下发了关于省直企业国有资产收益管理暂行规定,但该规定一直没有执行,对国有资产收益的管理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地方。因此有必要对国有资产收益进行科学管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王露萍 《广西会计》1999,(10):55-57
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国家通过转变职能、理顺产权关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同时,对企业全部法人财产及其净资产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从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本文拟就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的内容和方法作些初步探讨。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的内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的内容,主要是对国有资产存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核实,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审计鉴定,并对企业及其经营者考核期内的经营责任和运营效益进行审计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的监管,规范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行为,我国将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此举标志着我国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取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4.
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探讨王立斌,王文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一、如何理解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家所有者或受命机构拥有的资产一量投入企业,即构成企业的法人财产。企业取得对包括国家在内的所有投资者的企业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地方机构改革的完成,原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职能已合并到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由过去资产与财务相对分离转变为二有机的结合,实现了资产于财务管理的统一,从而使国有资产管理的对象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国有资产管理成为公共财政体制下一项重要的财政职能。作为国有资产管理一项重要内容的企业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的管理,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难点,同时更是我们国有资产管理,一直研究、探讨的问题。对此,我们对满洲里市企业国有资产收益情况进行调查,并引发对有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企业国有资产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国有资产是指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的总称,国有资产按照用途和性质划分,可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资产及权益。国有资产转让工作中,国有资产的流失成为屡见不鲜的现象。本文主要针对经营性国有资产及其转让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作者的看法。国有资产转让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7.
一、做好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资源配置是现多样化趋势。因此,首先要做好基础管理工作。(一)搞好产权登记,准确规定企业实际占有的国有资产价值竟。产权登记是查清国有资产“家底”,优化国有资产存量结构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必要条件,是国有资产管理的核心和前提。只有搞好产权登记,以法律形式把资产所有权(包括资本金所有权)稳定下来,才能具体落实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国有企业资产的原始投资价值已经发生了变化,导致企业“家底”不清,仅凭企业账面数据难…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高校校办企业的改制为例,对高校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黑河市经过47年的建设,已经积累了数额很大的国有资产,到目前为止,国有资产总额已达18亿元。这些国有资产是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是我市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也是推进改革,不断改善全市人民生活的重要保证。但从1997年全市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所反映出的问题看,加强财政监督,管好用好国有资产,保卫国有资力及权益不受损害,这对克服当前经济困难,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国有资产在管理、使用中的违纪表现(1)家底不清。此类问题多出现在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在填报的重点检查报告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健全制度、堵塞漏洞为切入点,以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高度重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一是完善法规制度,制定下发了《铜川市耀州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铜川市耀州区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办法》;二是明确监管责任,区国资委与企业主管部门签订了国有资产委托管理责任书;三是强化基础管理,为摸清区属企业国有资产“家底”,今年下半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国有资产企业资产清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