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我国实际的发展中,供应链管理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由于供应链管理将制造商、物流批发商、物流运输商以及物流零售商进行有机的联系,实现互利和共赢,进而提升了我国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的发展水平,因此,做好物联网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物联网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2.
3PL服务提供商参与下的供应链定价及协调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单个制造商,单个3PL服务提供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系统,将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定量的引入到供应链协调中来,并在物流服务价格由制造商和零售商共同分担的条件下,应用博弈论理论对供应链系统的定价、产量和利润进行了分析。联合定价时,运用相同利润总增长率的协调方式,确定了批发价和物流服务价格的大小;对独立决策和联合协调决策两种情形下均衡解的比较,得出协调定价不仅批发价、零售价和物流服务价都降低,而且还提高了供应链系统的整体利润;通过观察企业定价的大小,可以判断企业是否采取合作的态度,从而为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森  王阳 《中国商论》2023,(23):117-120
针对电商商城、零售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构成的在线销售和配送系统,分析在电商商城无自营业务和有自营业务的不同销售模式下,零售商面对平台自建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的选择策略。研究表明:(1)若电商商城无自营业务,零售商会选择平台物流;若电商商城有自营业务,只有在产品替代率较低或物流配送具有效率时,零售商才会选择平台物流。(2)零售商选择平台物流能提升其产品物流服务水平,但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并不是零售商物流决策的内因,即使平台物流服务高于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零售商也不一定选择平台物流。(3)无论是否有自营业务,电商商城都愿向加盟商开放平台物流。  相似文献   

4.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存在围绕产品质量以及物流服务质量控制的挑战。基于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质量特殊性设计了零售商主导下静态激励与动态激励相结合、个体单独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的质量激励机制。研究表明:零售商对LSI的物流服务质量激励强度将影响LSI对FLSP的物流服务质量激励强度;制造商、LSI以及FLSP的质量努力水平与委托方对其质量激励强度系数以及其本身的质量努力效果系数成正比,与其各自的质量努力成本系数成反比;由于零售商对制造商以及LSI的团队激励并没有使得制造商与LSI提高产品质量及物流服务质量努力水平,因此,零售商缺乏提供团队激励的积极性;相比静态激励而言,当激励强度调节系数满足一定条件时,动态激励可以提高制造商的质量努力水平和零售商的期望收益;同时,零售商可通过改变激励强度调节系数来平衡自身期望收益最大化与质量努力水平最大化的目标,也即相比静态激励而言,动态激励机制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供应链作为物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通过将物流批发厂家、制造商、零售商等相互结合在一起,提高物联网中供应链管理的水平,从而实现多方共赢的发展目标。文章主要是对物联网下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杨春季 《商场现代化》2006,(13):107-108
我国零售商供应链存在许多问题,使零售商竞争力较差,作者从供应链再造的角度分析了零售商供应链管理的现状,概括了零售商供应链再造的意义,提出了零售商供应链再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零售业的业态及供应链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零售业企业应该通过转变观念、与供应商建立协作关系、建立以大型零售商为核心的新的供应链模型、加强物流资源共享、实行信息化管理来加强供应链管理,形成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实力.  相似文献   

8.
在供应链关系中,零售商逐渐成为渠道的主导者,而在零售商市场,大量的中小零售商和少数大零售商共存,大零售商占据主导地位,中小零售商之间相互竞争.本文阐述了零售商主导供应链及主导零售商的内涵,并从这两个方面探讨了供应链中的定价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9.
无论你是物流第三方(3PL)、制造商、批发商、配送人(distributor)、零售商、进口商、出口商、供应商、客户、物流服务供应人(logisticsserviceprovider)还是某种牌号的公司(othertypeoffirm),只要是供应链经营管理渠道的参与者,你必然会认识到加快供应链循环期是你获得成功的关键。而供应链循环期的加快离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零售业的业态及供应链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零售业企业应该通过转变观念、与供应商建立协作关系、建立以大型零售商为核心的新的供应链模型、加强物流资源共享、实行信息化管理来加强供应链管理,形成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实力。  相似文献   

11.
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关系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连成的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供应链管理是指运用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以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为目标,在整个供应链系统中, 对与产品相关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的管理活动。供应链上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好坏程度、紧密程度对供应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供应链管理的广泛应用,零售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成为降低成本、挖掘利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当前我国零售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以零售商为主导的绿色供应链主要包括的四个环节:绿色采购、绿色仓储、绿色营销和绿色逆向物流。  相似文献   

13.
吴金椿 《商业时代》2008,(14):14-15
本文从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的竞争力概念出发,分析了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确定了管理能力、响应能力、盈利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竞争力的载体,并分析了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竞争力的构建形态和形成机理,期望以此为零售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大型零售商在供应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垄断零售商控制了主要销售渠道.目前对于主导型供应链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以制造商为主导的供应链,极少有针对零售商处于核心地位的供应链进行研究.在一个由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零售商处于主导地位,其所选择的订货策略使自身利润最大.本文通过建立相关模型,分析零售商最优订货参数,并同制造商主导供应链和纵向一体化的情况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5.
蔬菜供应链优化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寿光茄子"运输案例进行蔬菜价格路线图的分析,并由此指出了当前蔬菜供应链中存在环节过多、零售商规模有限、信息不对称以及物流损耗率高等导致终端菜价上升等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指出了减少渠道层级、减少零售商数量、改善运输模式等具体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6.
物流服务三级供应链定价及协调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物流服务三级供应链系统,应用博弈论理论对供应链系统的定价、产量和利润进行分析,发现零售商所承担的服务价格比例越大,各节点企业的利润也相应地增大,从而通过设置合理的分摊比例,可以达到优化供应链的目的。对于联合决策,给出了基于NASH谈判模型的供应链协调机制,最后通过算例对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在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中存在一条由制造商与零售商构成的产品供应链(PSC)和另一条由物流服务集成商和物流服务提供商构成的物流服务供应链(LSSC)。通过分析两方合作、多方合作等不同决策模式下的博弈情形,得出在两方合作决策模式下,对于LSSC来讲,集中决策属于占优战略,而当物流服务水平敏感系数与零售价格敏感系数满足一定条件时,PSC会选择集中决策;系统集中决策模式、三方合作决策模式、两方合作决策模式下的系统总利润、物流服务水平和产品销量依次递减;采用Nash谈判模型及最小核心法设计了不同合作模式下的供应链利益分配机制,实现供应链协调;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相关命题的研究结论和利益分配机制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可深入研究的领域与方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寿光茄子”运输案例进行蔬菜价格路线图的分析,并由此指出了当前蔬菜供应链中存在环节过多、零售商规模有限、信息不对称以及物流损耗率高等导致终端菜价上升等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指出了减少渠道层级、减少零售商数量、改善运输模式等具体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9.
周艳 《商场现代化》2007,(20):84-85
我国零售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国外先进零售企业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强烈冲击。为了在零售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份额,我国零售企业必须在运营过程中建立以零售商为核心的供应链,降低零售企业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实现信息共享,以改善零售业供应链整体绩效。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由一个制造商和两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并且制造商占主导地位,分别研究了集中式供应链时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和分散式供应链时零售商的最优零售价格、制造商的最优批发价格.最后得出集中式决策时的最优零售价格比分散式决策时的最优零售价格低;集中式决策时的供应链系统总利润比分散式决策时的供应链系统总利润要大,并且最优零售价格随着零售商之间的敏感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供应链系统总利润随着零售商之间的敏感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