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字号"品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老字号品牌,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在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老字号企业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老字号的背景和目前发展现状,提出老字号企业品牌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老字号品牌管理的对策,以期对进一步提升老字号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中华老字号”品牌营销之激活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老字号品牌是中国文化与现代商业的产物,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但目前许多老字号企业在品牌营销经营方面仍存在观念陈旧、定位模糊、方式落后、管理诟病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老字号企业外部环境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结合品牌营销策略,提出发展其品牌营销路径,为老字号企业品牌营销的激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老字号品牌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宝贵的商业资产,品牌文化创新的缺乏阻碍了我国老字号的进一步发展。老字号品牌文化继承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优势,但却未注重顺应时代的变革而注入新的品牌文化元素,导致我国老字号难以满足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在提升品牌价值方面严重受阻。传承是老字号企业的根基,创新是老字号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做到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我国老字号品牌文化的复兴。  相似文献   

4.
传统老字号的企业形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老字号企业形象资源体系进行分析、总结,认为老字号企业有宝贵的形象资源和巨大的品牌发展空间。优秀的老字号企业应可认为是中国比较早出现的CI设计。同时分析老字号在现代社会中不同的现状并就老字号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形象设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聚焦老字号     
我们国家曾经涌现出了许多像“张小泉”、“王麻子”、“全聚德”、“狗不理”、“六必居”等著名的品牌企业,今人谓之“中华老字号”。“中华老字号”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医药、饮食、食品等行业。这些老字号无疑都有着令人称道的、辉煌的过去。  相似文献   

6.
<正>老字号是中华民族品牌发展的优秀代表,其创立、发展、衰弱与复兴书写了我国民族品牌发展的兴衰史。然而,老字号厚重的历史积淀在带来品牌和市场影响力的同时,也在特定历史时期给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少老字号在政策、市场和技术等多重冲击下陷入经营困境,逐步走向衰弱乃至退出历史舞台。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认定的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中,大部分曾经面临较大生存挑战。  相似文献   

7.
《商》2015,(29)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的变化,中华老字号面临着生存危机,众多的中华老字号走上了品牌延伸之路。对企业来说,品牌延伸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合适的品牌延伸能够促进企业长久的发展;不合适的品牌延伸会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本文从中华老字号的存在的问题、品牌延伸的动机以及当前中华老字号品牌延伸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适合中华老字号品牌延伸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叶晖  陈海军 《商场现代化》2006,(35):154-155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老字号品牌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老字号品牌能否利用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增强品牌竞争力,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提出了在传承中进行创新是老字号品牌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2009年9月,我们走访了苏州贸易局、苏州老字号协会,黄天源,采芝斋和叶受和等机构和企业。对苏州老字号品牌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和内部生长瓶颈进行了初步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苏州大市范围内50多家老字号品牌无论在经营理念、品类创新、传播方式,还是在品牌内涵深化、外部市场拓展、媒体运用方略等方面均有天地之殊,这昭示出老字号品牌发展的三种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华老字号是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的品牌,但如今许多老字号企业的经营发展却陷入了困境。本文通过老字号品牌竞争力的优劣势分析,以全聚德为例,说明其品牌竞争力提升之路,供其他老字号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11.
消费者对老字号企业的认知基于其品牌的知名度,而品牌的知名度又依赖一系列的品牌要素,因此,从一些经营成功、效益好的老字号企业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构成品牌的各种要素:优异的产品质量、完善的服务、良好的企业形象、优秀的企业文化、全方位的创新和强有力的商标注册,构建出了老字号企业品牌要素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消费者对老字号企业的认知基于其品牌的知名度,而品牌的知名度又依赖一系列的品牌要素,因此,从一些经营成功、效益好的老字号企业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构成品牌的各种要素:优异的产品质量、完善的服务、良好的企业形象、优秀的企业文化、全方位的创新和强有力的商标注册,构建出了老字号企业品牌要素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对北京老字号企业经营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老字号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危机,一些老字号甚至销声匿迹。也有一些老字号经过改制,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撰写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借助具有代表性的北京老字号个案调查报告,了解分析北京老字号的发展历程,揭示北京老字号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原因,如体制问题、品牌维护问题等,都严重阻碍了北京老字号企业的发展,而老字号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要弘扬民族文化,为此笔者对重振老字号雄威的经营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经我国商业主管部门评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有1600多家,其中经营十分困难者占70%,勉强维持经营者占20%,蓬勃发展者仅为10%。如此蓬勃发展者少,步履维艰者众的现实状况,不能不说是让人十分痛心的事实。中华老字号企业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是打造民族品牌的重要力量。其有形的商品与无形的商品经过百余年甚至是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了独特的,甚至是不可磨灭的品牌形象。众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在时代的变迁和商海沉浮中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损失,也是现如今打造民族自有品牌所缺少的一份重要力量。挖掘与发扬传统文化,传承与打造民族品牌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关键时刻。当然,就中华老字号的沉沦与消亡,崛起与复兴,为数不少的关心传统文化和老字号企业发展的专家、学者、企业掌门人都在进行积极地探讨与研究,并为之奋斗着,以期为中华老字号的崛起与复兴找到一条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5.
老字号品牌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商业时代》2008,(3):19-20
随着外资企业的不断涌入,我国企业面临着发展困境,尤其是一些老字号品牌运营能力较欠缺.本文以中华老字号企业为实证分析对象,指出老字号品牌必须充分识别、挖掘其原有的品牌基因,与现代传播手段有效结合,与消费者实现积极的互动沟通,从而提升其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新媒体环境下老字号企业面临的困境分析,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一些成功的品牌活化实践,包括加强数字营销、强化品牌感知、增强用户体验等,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商业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新媒体时代老字号品牌传播对受众品牌态度和品牌感知的影响发现,老字号品牌传播对受众品牌态度和感知都具有积极影响,受众品牌人格感知也对受众品牌态度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本文提出综合运用多种形式与消费者有效交流、准确定位新媒体平台并制定有效传播、开展差异化竞争突出品牌个性等策略,有助于提升老字号品牌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效果,实现品牌活化。  相似文献   

17.
老字号的挖掘、保护与建设和发展是目前国家商务部工作的重点,世一堂是黑龙江省首批通过老字号认定的企业之一,其品牌建设的经验值得借鉴。本文通过对世一堂老字号品牌的经营理念与发展历程的分析,对世一堂老字号品牌建设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老字号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数字媒体时期如何通过品牌提升与优化来促进老字号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以品牌运营的价值和受众与市场需求为导向,分析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的模式。从制造业、酿酒、医药、餐饮等几个行业,对辽宁省老字号品牌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和分析,以地域分布为基准从辽宁省34家本土老字号企业中随机抽取15家,对其进行访谈与调研,了解是否使用数字媒体及使用数字媒体的具体内容,进而分析其品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数字媒体时代如何进行品牌塑造与营销的相关对策建议,期待本研究能帮助辽宁老字号企业找到新的发展思路、获得流量密码、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重回主流市场。  相似文献   

19.
《品牌》2017,(5)
北京食品老字号品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口碑良好,但随着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的城市定位,在品牌的国际化传播上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在针对来华留学生的传播上存在短板。北京地区来华留学生数量庞大,不仅消费潜力巨大,而且还可以帮助老字号品牌进行国际化传播。北京食品老字号品牌应当重视来华留学生细分市场,通过课堂教授、举办品牌体验活动、运用社会化媒体、赋予品牌国际元素、抓住关键时间点进行文化营销、规范英文翻译等策略,进一步扩大市场,为北京食品老字号品牌的经营和发展创造出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还是品牌之间的竞争,能否有效、持续开展品牌建设成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苏州"老字号"品牌承载着苏州老一辈人的记忆,具有良好的品牌知名度,但品牌文化具有保守性,面临着新兴品牌的巨大挑战。苏州"老字号"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品牌意识淡薄、经营理念落后、传播方式单一、品牌延伸不当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苏州"老字号"企业品牌建设,可以树立品牌意识,创新品牌经营理念,拓宽品牌传播渠道,强化品牌延伸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