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经济学家与法学家面对面的时候,他们会有共同语言吗?是“各说各话”,还是制造一场“头脑风暴”式的互动交流?日前,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术报告厅,出席 “中国财经法律论坛”的吴敬琏与江平——我国经济学和法律学界的两位泰斗级人物,上演了一场经济 —学家与法学家的“双高”对话。吸引他们的话题是“改善宏观调控需要法治基础”。 面对自己的老友,江教授先谈了两点:“第一点体会是,法律作为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然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第二点体会是,我个人感觉,中国的政治学并不发达,而是更多地融入到法学里;中国的社会学也不发…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采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的文章,题目是《改革将迎来法学家主导时代》,引起了广泛反响。一位著名经济学家为此曾找到李曙光专门探讨这个问题。那么,改革是否真的应该进入法学家“主导”的时代?法学家今后又将如何“主导”改革?《中国企业家》杂志近日就此采访了李曙光教授。  相似文献   

3.
<正> 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告诉我:学经济学其实很简单,你只要记住两个字就可以了。这两个字是什么呢?就是"成本"。当政治家在那里讲出一系列社会成就的时候,经济学家想的是:取得这些成就的成本是什么?值不值?当文学家在那里讲作品中人物性格冲突的时候,经济学家想的是:博弈中的个体在利益冲突时,是如何以最小的成本选择了最有利于自己的行为?当法学家在那里讲如何保证法律公正的时候,经济学家想的是:法律毕竟是一个社会的奢侈品,人们在  相似文献   

4.
有感于全球大部分超级富豪过去20年都不能守住巨额财富,“败家率”达80%, 大午集团“乙酉变法”。经济学家钟朋荣说,“孙大午的这种‘变法’的确是国内首创,是解决民企传承的一种新探索,具有开创性。" 法学家江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这种变法)跟《公司法》不一样,不好说。”他设计的是家族成员拥有产权,董事会行使决策权,理事会掌握经营权。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说:“这个问题极其复杂,他们设计的办法恐怕还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最近两年的中国经济学界可谓热闹非凡。2004年8月的“郎顾之争”掀起轩然大波。为国企产权改革和市场化取向辩护的“主流经济学家”成为备受指责的对象。2005年10月以来,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发表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的评论。中国经济学家逐渐整体陷入一场公信危机。近日主流经济学家终于发起了集体反击.他们不仅对“丁氏评论”进行了猛烈抨击。更是将自已与改革联系在一起.现身说法。在我看来.集体反击的本身显得很有趣。  相似文献   

6.
在《厉以宁词一百首(夏家骏书法)》一书出版之际,厉以宁、夏家骏两位同志请我为此书写篇序言,我推辞再三,终因情面难却,只好从命。厉以宁国志是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夏家骏同志是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他们两人都是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我和他们在一起工作了五年,叙谈颇多,知道厉以宁同志不仅是经济学家,而且是诗人,夏家骏同志不仅是法学家,而且也是书法名家。现在由夏家骏同志楷书厉以宁同志的一百首词,正式出版,我认为这是文化界的一件盛事。厉以宁词的特色是清新、自然…  相似文献   

7.
我们曾经那么热望的洋货怎么突然间靠不住了?一场场并不是很复杂的产品纠纷,如何演绎成非理性的闹剧?踏上艰难索赔路,我们的消费者该如何保持理性?面对“入世”后越来越多的跨国纠纷,我们的法律又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无法回避。  相似文献   

8.
最近看的两本经济学书中,都讲到同一个故事:两个经济学家在街道散步,年轻的经济学家突然发现大街上有一张100美元的钞票,便对年老的经济学家说:“那不是一张100美元的钞票吗?”年老的经济学家很有把握地说:“肯定是假的,不然早就被人捡走了。”年轻的经济学家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两个人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散步去了。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家们与资本的关系如此紧密,如何能在经济学领域做出非常独立的判断和深入的研究?除非他们个个都“出淤泥而不染”  相似文献   

10.
<正>法律上的反腐败就是针对公务员公权力的滥用以至异化腐败产生的根源何帆:腐败是一个大家都很关注的话题,但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法学家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谁能谈得特别清楚。不知道法学界对腐败是怎么定义的?刘凤科:腐败,指的是权力的腐败问题,主要是公权力的腐败。法律上的反腐败就是针对公务员公权力的滥用以至异化。为防止公权力异化,应当有相应的沙龙导索“马年落马”的有官员、有企业家、有名人、他们落马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其中有一点是为世人所深恶痛绝的,那就是腐败。腐败是散播在全球范围内的一种瘟疫,只不过有的国家问题严重些,而有的国家病症不那么明显。一个以在世界范围内打击腐败行为为己任的非官方组织——透明国际组织最近公布了一个“腐败观察指数”,其中腐败最为猖獗的国家是一些经济较不发达的国家;同样,在一些民主受到威胁、腐败日渐严重的国家、经济也正在走下坡路;而最廉洁的国家往往是  相似文献   

11.
邹小平 《英才》2005,(1):40-45
学者的—篇《在“国退民进”盛筵中狂欢的格林柯尔》,将顾雏军推到风口浪尖上。由此不仅引发出一场不大不小的海外诉讼.还激起全国性大讨论.各派学者、各路企业家.各家媒体、各色民众—并卷入。政治问题.经济问题.道德问题还是司法问题?莫衷一是。问题的冲突点在于,顾雏军是否侵吞国有资产?顾雏军是否财务造假?问题的不可思议,一场严肃的学术讨论。听到最后,人身攻击不绝于耳。问题的可能结果,将影响到政府经济政策的走向。经济学家的道理、企业的公理、社会的情理,孰是孰非?理由居于立场。任何—个简单的判断,任何一个不负责任的结论.都有可能葬送一个人、一个组织或一群人的成长机会。这场讨论倒让人想起古代的著名故事《两小儿辩日》:—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一些,中午远—些.因为早上的太阳比中午大,根据近的东西看起来大。另一个小孩看法正好相反,因为中午比早上热,根据近的物体才觉得热。于是他们请来博学多识的孔子做“裁判”。判定谁是谁非。但由于那时知识的局限性,孔子也无法回答。在当今市场经济不完全,法律不健全的环境里。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又何必以己之矛刺己之盾?  相似文献   

12.
在普遍的社会意义上,动机论是具有贬义的。但在讨论立法问题时,却需要从“立法的动机”开始。立法学家李林曾提出,“如果把立法看作是一种行为过程的话,那么这个立法过程通常可包括:立法的动机——立法的酝酿——立法的准备(包括起草法案)——提出法案——讨论法案——表决法案——签署法律——公布法律”。我对立法动机的理解是:立法者希望该部法律解决什么样的社会问题,并达成什么样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按常理,单身富豪们的身后应该不乏追求者,但李泽楷、丁磊、张朝阳,这些公认的经济新贵,为何一个个选择了独身?那些拥有亿万资产的富豪,居然不惜斥资千万。在近百家媒体“粉墨登场”,导演一场场火爆的“全国性的选妻秀”! 难道富豪找个意中人真的很难?他们究竟想娶什么样的女人?他们的爱情婚姻之旅“卡”在哪里?那些应征美女心态如何?富豪征婚是“颠覆”传统婚姻观,还是现代婚姻观的“先行者”?让我们一起逛逛这个神秘地带!  相似文献   

14.
作为台湾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饮料企业,黑松以文化牌为手段,在台湾地区市场成功狙击“两乐”?今天,80年老店又把狙击“两乐”的战场转移到了祖国大陆,黑松相信他们的未来不会是一场梦。  相似文献   

15.
当农村干部需要有“三件宝”,即“鱼鹰肚子黄鹂嘴,外加两条蚂蚁腿”。先说“黄鹂嘴”。农村工作是一项艰苦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搞好这项工作,必须靠一张 “好嘴”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普及农业科技,讲述法律知识。在群众思想不通时, 要苦口婆心地劝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俗语说得好:“话是开心斧。”群众思想问题解 决了,干事情才会气顺劲儿足。我们不应埋怨群众自私落后不开化,关键是我们向群众讲清 了什么?他们知道了什么?还需要我们去解决什么?那种“一跺脚,一瞪眼,唾沫星子溅多远 ”的工作方法是不可取的;那种“思…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近期,美国资本市场真是热闹非凡,财务造假案接踵而来,连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也不得不惊呼:“市场资本主义本身和名声因此而受到破坏”。现在人们应该冷静的思考一下,在美国如此完备的市场体系和法律体系的条件下,是什么造就了一个又一个铤而走险的“造假者”呢? 二、成因浅析 企业被认为是委托人与代理人契约的结合体。委托人为了保证目标实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将出现“兼并商”经济学家预言,在中国将出现一种新的产业——产权交易业,将出现大批“兼并商”这个新职业。他们的业务是“炒企业”,而“炒企业”并非坏事,他们收购企业进行整顿、改造、然后再出售。企业经营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将以崭新的面目出现,效益也将...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民间融资的法律监管问题在金融法体系中长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但是"吴英案"引起了人们对民间融资的高度关注,民间融资的法律地位、合法性及其规制引起来了经济学家、法学家等的广泛讨论。本文从吴英案谈起,分析我国民间融资的现状及作用,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法律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假如再有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我们是否还要付出应对“非典”这样或更大的代价?我们能否把代价降到更小或最低?而回答这一问题又似乎有着这样和那样的不确定性。思之、量之,回顾“非典”历程,深深感到回答这一问题的必要。其实,在相当程度上,对该问题的回答更取决于我们人类能否完善自己的社会机制和法律秩序。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的“钱荒”与钱的“体外循环”问题,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联合发表了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