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是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实质上就是国际货币形态变更和汇率制度安排,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传统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必然趋势,我国应该抓住机遇完善金融法律体制,增强金融危机的监控和应对能力,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扎实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后,美国执行宽松政策的救市行为不断对外转移经济风险及经济发展成本、国际收支全球范围内失衡等问题,国际货币体系重构、人民币国际化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货币三大职能为分析维度,论述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从实证角度对五种国际货币1999年至2011年间的样本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探讨货币国际化的内在影响因素,进而就人民币国际化路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全球金融危机阴云弥漫,现行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再次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事实告诉我们,建立在单一主权国家货币基础上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不再适应世界金融经济的发展。接连召开的G20华盛顿金融峰会和伦敦金融峰会以及后续的金融峰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已经并将继续成为重要的议题。一直遵循"韬光养晦、不出头"外交政策的中国这次终于在G20伦敦峰会之前提出了建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构想而变得"有所作为"了。这与正在推进的人民币国际化是什么关系?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否给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某种机遇?这种背景下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否恰当?还存在那些掣肘的因素?人民币国际化如何巧妙地与区域货币合作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很好地结合?本期银行家论坛邀请到几位著名的国际金融问题专家,为我们解读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引发人们对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普遍质疑,改革之声此起彼伏。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是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也要求稳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制定清晰、可行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逐步确立与我国国际经济地位相匹配、相适应的货币地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本轮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病,改革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已成为全球经济界和金融界的普遍共识:中国作为全球增长最快、影响力日益上升的经济大国,既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切身利益相关者,也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解决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与中国经济大国地位不匹配、不协调的问题,打造与经济实力相当的国际化货币,成为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国际收支全球范围内失衡、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使得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迫在眉睫,人民币也加快了国际化步伐。近几年来,央行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香港地区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主权债券、以及批准某些境外机构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等措施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本文在梳理以往国际货币结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国际货币体系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拟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推进提供理论依据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稳定发展,而且可以优化全球货币体系,避免类似于"美元危机"现象的发生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是货币国际化的最高阶段和终极目标。近年来,我国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  相似文献   

8.
全球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但不会像中国的贸易自由化那样迅速。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很强的惯性依赖,货币替代明显滞后于经济实力的相对变化,而美元正处于国际储备货币的壮年时期,当前的人民币难以替代美元。况且,美国将竭力维持其美元霸权地位,使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更为缓慢和棘手,朝着人民币作为显著国际储备货币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更为广泛的积极主动性,但不可急功近利。  相似文献   

9.
在商品与资本全球流动的今天,构建合理有序的国际货币体系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回溯历史,国际货币体系大致经历了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等发展阶段,一旦旧的制度不合时宜,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引导新的制度取而代之。后金融危机时代,要求改革牙买加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将是由美元、欧元、人民币、SDR等组成的多元货币体系,人民币国际化将成为新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的"一带一路"战略、"亚投行"、央行多次降息、大额可转让存单的推出,无一不传递出政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决心。然而在人民币国际化上,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小娜 《中国金融家》2011,(11):142-143
人民币国际化概念由来已久,但真正拉开人民币国际化帷幕的却是金融危机的发生。它使世人进一步认识到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更让国人意识到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转变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到目前为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研究主要从8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作者:李若谷定价:45.00元本书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出发,分析了现有体系的优缺点、可持续性以及与全球金融危机的关系,提出了一整套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路。其中,推进货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受到猛烈冲击。美元的国际货币主导地位被严重挫伤,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已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之下,人民币的国际化不仅是顺应全球货币体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我国在国际货币体系和世界经济体系中所肩负的重大责任与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后危机时代人民币国际化:定位、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曲凤杰 《新金融》2010,(3):15-20
金融危机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面临调整压力。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增强,为人民币在区域以及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创造了条件。本文在分析国际货币体系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后危机时代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位应该是发挥区域核心货币作用,并探讨了人民币发挥区域核心贷币作用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4.
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以美元为主要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至关重要,而人民币国际化则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币国际化既有收益,也有成本。文章在先简略地对人民币国际化内涵以及可行性进行梳理后,再通过对国际化的收益与成本进行详细阐述,分析表明,国际化带来的收益整体上远远大于成本。因此,应积极创造国际化的有利条件,逐步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IMF债券与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给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带来压力和动力,近期IMF批准了发行债券的框架,并与我国签订了首个债券购买协议,我国将以人民币购买不超过500亿美元的IMF债券。IMF发行债券以及我国以人民币购买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以及人民币国际化都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国应抓住这个机会,"借道"IMF债券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并通过人民币国际化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深入,国际货币的多元化成为当今世界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潮流。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作为货币发行国经济实力的反映,与该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贸易和经济总量密不可分。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在全球一体化经济中,已经高度融人了世界经济,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趋势,然而在目前,人民币不能像美元、欧元等货币那样被广泛应用于国际结算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人民币尚未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关干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此起彼伏,相关改革方案也层出不穷。从国际货币体系由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黄金→美元本位制→美元本位制的历史演变轨迹可以看出,国际货币形态的更替首先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汇率制度的变革决定于大国之间的长期博弈。尽管目前有关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有多种选择,但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将是由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黄金、特别提款权等多种货币相互制衡的国际货币格局。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中,人民币国际化无疑是关键的推动力。从目前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看,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应当是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三步走”的战略。决定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能否成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成功的根本因素,在于我们能否正视国内经济发展的深层体制和结构问题,能否通过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对外留易不断增强制措条件。  相似文献   

18.
回顾和研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起源和演变,国际货币体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一直在继续演化。然而,经济的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世界上没有一个国际和地区能够置身事外,这就形成促进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全球化、国际化合作。所以,中国若要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就需要仅仅抓住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可能重构这一契机。文章通过简要分析国际货币体系可能的改革模式,浅谈人民币在国际化可以做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金融体系的演变中.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有利干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发展,也意味着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可以通过制定国际金融规则来体现国家长远利益和经济目标,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制度性收益。但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成本与收益的对比有可能成为中国政府确定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杨涛 《金融博览》2011,(6):14-16
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有一些过于偏激的观点,如过分强调货币之间非此即破的替代关系,这不利于确定人民币国际化的合理方向。总体思路推动人民币跨境流动,实际上也就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有一些过于偏激的观点,如过分强调货币之间非此即彼的替代关系,这不利于确定人民币国际化的合理方向。目标:应实现中国与全球的共赢事实上,人民币国际化的根本背景,是现有的国际货币格局已经与国际经济格局日益不匹配。这主要表现在进入21世纪后,美国经济模式中的深层次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其经济活力、规模和影响力都陷入了衰退。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全球的地位不断提升。我们知道,一种国际货币的背后,最重要的是一国经济实力的支撑。正是由于国际货币体系没有反映出各国综合实力的变化,因此产生了调整货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