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人民币升值以及美元贬值的原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升值现象.我国很多的进出口公司以及跨国公司每年有大量外汇收入要以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升值会给这些公司的境外分支机构的盈利造成很大的汇兑风险.因此,运用合理有效的金融工具对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进行对冲和平抑就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了.本文立足于运用人民币期货等相关金融工具,对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
李骥 《云南金融》2004,(5):8-10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主要来自贸易摩擦与外来国家利益的冲突,人民币汇率调整对经济可能会存在负面影响,宏观经济的时机是决定人民币汇率升值影响大小的关键因素。对冲汇率调整的负面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消费需求增长速度的提高;二是温和通胀的物价水平。汇率调整的有利调整时机加上一个合适的升值幅度有可能对经济总体是一个利好。由于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挂钩,因此人民币汇率调整首先要考虑美元的走势及其对相关产品价格走势的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升值预期容易导致投机性资金的流入或流出。证券市场因此发生波动;二是相关进出口企业业绩面发生变化,尤其是以美元结算的商品影响较为主要。  相似文献   

3.
杨兆宇 《时代金融》2014,(29):173-174
汇率风险是指由于各种货币之间汇率的波动变化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国内保险业经营管理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通过探讨人民币升值对保险业影响的传导机制,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保险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汇率风险是指由于各种货币之间汇率的波动变化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国内保险业经营管理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通过探讨人民币升值对保险业影响的传导机制,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保险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离岸NDF汇率与境内人民币汇率关系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离岸NDF市场的交易日趋活跃,对人民币汇率走势预期的影响也日渐增强.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离岸NDF 市场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民币升值预期,预期升值水平与NDF汇率期限相关;人民币离岸NDF汇率影响着人民币即期汇率,离岸NDF市场对人民币即期市场存在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在信息传递上表现为人民币离岸NDF市场的汇率信息向境内人民币市场传递.  相似文献   

6.
卜强 《甘肃金融》2009,(3):45-47
自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已达到21%.尤其是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接近2007年全年升值幅度,达到6.1%.而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逐步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人民币亦放缓了升值步伐,开始小幅波动,进入12月人民币汇率开始出现暴跌,甚至在12月1日出现跌停,创下汇改以来最大跌幅.在此影响下,涉汇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7.
2008年以来,人民币进入加速升值阶段,影响了国内各经济行业。为定量刻画汇率波动尤其是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本文运用汇率风险不对称模型,分离汇率升值和贬值的不同效应,明确升值背景下各行业的汇率风险。实证结果表明,风险不对称现象很普遍,且多数行业在升值时的风险系数都为负数,说明名义与实际汇率的升值的确对经济行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形成机制,较之以前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其突出的特征就是汇率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上下波动。从一年来的实战看,其直观的影响就是人民币的小幅升值以及对未来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从长远来看,以市场为导向的汇率制度有利于人民币汇率长期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但与以往钉住单一美元的制度相比,改革后的汇率形成机制,使汇率处在经常的波动中已成为现实。汇率的波动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汇率波动对进出口企业的冲击必然引发银行经营风险,从而带来金融风险产生的可能,这一现象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脱离了单一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机制,开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汇改当日,人民币应声对美元升值2%,此后在单边预期的大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每天依然有波动。  相似文献   

10.
自去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实行浮动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呈单边上扬态势。今年年初以来,人民币升值有所加快。尽管从3月6日开始的两周内,美元对人民币出现大幅反弹,但终究无法摆脱颓势,此后人民币汇率一路走高,显示出市场对人民币升值趋势的普遍认同。3月份人民币汇率出现的巨大波幅,印证了国家关于扩大市场力量对人民币汇率生成作用的改革承诺,也向国内众多金融机构展示了市场孕育着的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11.
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破“8”以来,升值速度明显加快。人民币加速升值已对我国外贸企业造成明显影响。以年出口额10亿美元的企业为例,如果一美元少兑换0.01元人民币,企业就要亏损1000万元,汇率的波动挤走了大量的企业利润。外贸企业如何应对汇率风险呢?汇率风险规避的核心是将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尽量确保出口收汇不贬值,进口购汇不多付,从而锁定成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去年10月以来,在人民币对外升值超过3%,对内贬值导致高成本的双重压力下,出口企业定单利润大幅缩减。随着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预计将由去年的0.5%扩大到2.5%,企业未来所面临的风险可能从人民币升值转为汇率双向波动的不确定性。对于汇率风险的管理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必修课。进出口业务的人民币升值客观压力与外汇应收货款(美元)的贬值损失之间的平衡,是检验企业国际化水平能力的标尺。外汇避险始终都应把握资金的安全性。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风险管理问题、汇兑成本及结算费用,资金在境内、境外的配置,风险预警和控制系统都成了面临  相似文献   

13.
顾其巨 《济南金融》2006,(11):65-66
一、人民币升值后当地进出口企业的表现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给出口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汇率损失,出口企业理应采取措施,尽量规避风险,减少损失。但是根据调查,县域多数进出口企业面对人民币升值只是反复强调汇率变动给企业造成的利润损失,  相似文献   

14.
韩伟赵欣 《金融研究》2008,(5):I0058-I0061
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截至2008年3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接近7.0元整数关口,达到7.0190,汇改以来累计升值幅度达到13.6%,2008年一季度升值幅度接近3%;同时,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由0.3%扩大到0.5%。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及波动幅度的扩大,增加了外贸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汇率避险工具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为了解汇率避险工具的发展情况,帮助企业正确认识和应对汇率风险,莱芜市中心支局对部分银行和企业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由单边升值转为双向波动,汇率弹性明显增强,汇率预期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基于2009年1月—2020年6月数据,采用适应性预期理论和GARCH类模型,实证分析了"8·11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预期形成方式和波动特征的变化特点.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预期符合适应性预期特征."8·11汇改"后,预期调整速度有所加快,汇率预期波动率的记忆性增强.汇率预期波动的杠杆效应发生变化,当人民币汇率预期升值时,汇率预期波动率更大.同时,外汇市场参与者也由风险偏好型转变为风险厌恶型.国内外经济、贸易发展环境变化背景下,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是汇率预期结构性变化的主要诱因,而"8·11汇改"使得汇率预期能更加直接地反映外汇市场供求变化,是汇率预期结构性变化的重要催化剂.因此,需要进一步健全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强理性预期引导,完善外汇市场参与者,并丰富汇率风险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变动与汇率预期的互动机理分析,选择境外人民币存款规模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衡量指标,以境外人民币存款余额、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为内生变量构建SVAR模型,实证分析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汇率及汇率预期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不仅会引起人民币升值,还会形成人民币升值预期;人民币升值预期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人民币过快升值反而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在三者的互动关系中,人民币国际化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及汇率预期的影响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及VAR方法,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波动(人民币升值及升值预期)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及升值预期对长期资本流动的影响总体比较大,对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主要来自人民币升值预期,而国际资本流动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倒逼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股票市场、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货币需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考察了1999年1月至2010年5月期间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通胀预期、股票价格波动和人民币汇率是影响长期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股票收益率和通胀预期都是衡量企业和居民持有货币的重要机会成本变量,但通胀预期占主导地位。人民币升值和升值预期通过货币替代效应和国际资本流动效应增加了长期实际货币余额需求。研究结果还表明在样本期间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效应是造成中国A股市场动荡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该至少关注资产价格波动和考虑人民币汇率因素,尤其是当前应特别注重稳定人民币升值预期。  相似文献   

19.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之后又相继出台了扩大即期外汇市场交易主体范围.引入询价交易方式.扩大远期结售汇范围.允许掉期交易等一系列政革措施。但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滞后,人民币汇率呈现双向波动,整体升值的趋势。特别是进入2006年6月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加快。人民币加速升值将给商业银行带来点大的汇率风险,并通过对企业还款能力的影响进一步影响银行资产质量,进而对银行业的稳定产生威胁。[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近期内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在汇改宣布后的第二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就创下2005年汇改以来的新高。此次人民币升值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尚未完全消除,中国宏观经济启稳回升之际发生的,本文分析后认为此次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原因是汇改的重启,根本原因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不会很大,持续时间也不会很长,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