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更好的了解我国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环境,文章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技术,根据GnyawaliFogel的创业环境框架和GEM创业环境模型,对各项政策从人员要求和优惠措施两方面对留学人员创业政策进行内容分析。以创业环境要素为参照来了解和掌握现行政策措施的状态、结构、分布、梯度以及在不同地区和行政级别的集中度或离散度。研究共收集到创业政策880项,其中适用于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各层次政策513项,在此基础上对留学回国创业人员要求和创业享受的优惠措施进行编码分析。同时,文章最后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政策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留学人员外流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寻找相应对策,并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希望吸引更多留学人员回国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3.
张进华 《发展研究》1999,(11):59-61
近年来,为了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推进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许多省市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不过,我国留学人员创业园毕竟刚刚起步,尚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解决。本文拟以福建留学人员创业园为例,在这方面进行探讨。 一、成立福建留学人员创业园的意义 福建留学人员创业园于1998年底成立。现近20家入园企业分别在新能源、现代农业、新的生物及药物、新的环保工程等方面形成特色,实现产学研于一体,并且正在成长。这是福建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意义是在于: 1.为我省执行跨世纪引进海外…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系统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并分析了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高校与企业联姻、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等促进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城市绿道作为当今人居环境中重要的生态、交通和游憩主体,其承载和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研究针对城市生态环境恶化、温室效应加剧以及特色风貌缺失等问题,从视觉感知入手,基于景观视觉空间吸引机制理论,就南京市玄武湖绿道景观视觉空间吸引要素、形态和格局进行深入研究,以具有"显性""隐性"和"显—隐性"三性的"生境斑块""自然骨架"和"生态基底"三种景观空间类型为载体,分析玄武湖绿道与要素、形态和格局之间的视觉吸引关系,构建出玄武湖绿道景观视觉空间吸引模式,解决城市绿道景观视觉空间吸引要素、吸引形态和吸引格局不显著等问题,为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宜人的城市聚居环境提供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环境经济".哪里的经济环境好,哪里的经济就会充满活力,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环境状况是影响一个地方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全国最大的智力资源密集区,具有高度密集的科教资源,得天独厚的人才资源,丰富便捷的信息资源.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中关村留学生服务总部接待咨询来访6530人次,吸引海外留学人员1200人,创办海归企业540多家,  相似文献   

8.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文化中心,也作为留学人员进出最频繁的城市,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吸引着众多学子归国兴办企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留学生企业因经营困难无法运作,纷纷撤资回国,在海外留学生中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笔者为此采访了在上海最早...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区域投资环境是一个地区吸引投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被投资方加大吸引投资力度的根本途径在于优化其投资环境。鉴于此,将从政治法律指标、社会文化指标、经济环境指标和自然地理环境4个要素出发,探讨这4个影响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与吸引投资的关系,旨在为各地区综合评价与优化投资环境提供依据,进而探寻其投资环境优化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阐述我国政府对留学人员的政策,我们全面认识了回国留学人员的价值,充分挖掘其三大资源;提出了我国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开辟海外留学人员的多种渠道,认真做好留学回国人员的安置工作;发挥海外留学人员作用的相关政策的调整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才是中国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台湾地区创新型人才开发的历程,指出政府构建的创新系统是中国台湾地区创新型人才开发的有力保障,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内部的正规教育体系、非正式学习平台、创建研发园区、创造产学研合作渠道等培养和聚集创新型人才;对外亦通过不断吸引留学人员回归、大力引进海外人才智力等途径引进创新型人才。同时也指出了目前中国台湾地区创新型人才开发面临与产业发展失衡等问题,提出革新高校教育模式、加强两岸人才交流合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业旅游中的社会文化要素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旅游"在我国正式提出来是2001年,是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旅游业态之一.社会文化环境是旅游的灵魂,但是,目前的农业旅游却面临农村社会文化环境的破坏,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的问题.社会文化环境只有在真实生活的土壤里才能生长延续,因此要倡导正确的文化观念,保护"鲜活的"农村社会文化环境;同时,要重视对当地旅游人才的培养,使农民成为农业旅游的真正主体和受益者.  相似文献   

13.
现代市场环境下,许多企业为吸引市场注意力而投入极大资金,但经常效果不佳。作者从消费者心理适应的角度,通过实验对吸引市场注意力的前提条件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到了"注意移势"这个吸引市场注意力所必须遵守的规律,闸明了变化对市场注意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城市品牌塑造的影响因素及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塑造城市品牌必将成为吸引人才、投资和旅游,促进城市整体发展的关键.本文把影响城市品牌形成的因素划分为"主、客体"两个方面.其中,"主体"因素包括城市的经济环境、科教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城市规划与自然环境等;而"客体"因素则是指城市品牌塑造的受众因素,包括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观者.本文重点对城市品牌塑造过程中"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间的互动关系,城市环境建设与综合整治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城市内部品牌的来源、培育及其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城市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利益相关者感知的影响等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生产力研究》2008,(5):F0002-F0002
<正>宋冬林,1957年12月生,辽宁庄河人,长春税务学院院长。社会兼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应用经济学学科规划小组(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博士后流动站评审专家、国家留学人员项目评审专家、首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会议评审专家、  相似文献   

16.
两税合一对我国引进外资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税合一对我国引进外资的增量和存量都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外资流动在行业、地域上的分布差别会有所改善;两税合一对"假外资"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假外资"的消失还需其他相关措施的配合。在新形势下,可以树立"以良好的国际声誉和投资环境吸引‘真外资’,以公平的国民待遇和政策环境压抑‘假外资’"的引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时代发展已经使人才资源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能否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否能够拥有和保持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的关键。"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政策环境"。研究苏北地区高层次人才发展环境现状与对策,对于落实加快苏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14日在江苏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中指出:"要敞开大门,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多吸引一些高端型人才和领军型人才。""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政策环境"。研究苏北地区  相似文献   

18.
未来的发展取决于在高新技术产业上的竞争优势。伴随着高科技的浪潮日趋高涨,各种科技企业孵化器不断产生,这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留学人员创业园是众多企业孵化器中特殊的一种,她是专门面向海内外留学人员群体的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笔者把这个孵化器定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一定困境,但应正确认识"新东北现象"及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新机遇。表面上看,"新东北现象"是经济结构问题;深层上看,"新东北现象"是创新创业问题,根源则在于东北地区经济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创新水平不高且动力不足、创新创业环境及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所需要的体制与机制不完善。未来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包括: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完善创新创业环境;深化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五化"融合;大力吸引和培育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构建互利共赢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区域与国家间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20.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泛长三角的有机组成部分,该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推动快速发展的引擎和突破口。而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文章以瑞奇和克里奇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模型"为基础,从限制性因素、目的地管理、核心资源与吸引物、支持因素和资源四个关键因素及竞争(微观)环境和全球(宏观)环境两个辅助因素对皖江城市带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做了相关分析,提出皖江城市带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