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1995年-200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食品价格指数上涨对农村、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食品现金消费支出的均有正的效应,即食品价格指数上涨均会导致农村、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食品现金消费支出的增加,并且食品价格指数上涨对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食品现金消费支出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江琴  潘鹏飞 《现代商业》2007,(17):182-182
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1995年-200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食品价格指数上涨对农村、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食品现金消费支出的均有正的效应,即食品价格指数上涨均会导致农村、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食品现金消费支出的增加,并且食品价格指数上涨对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食品现金消费支出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刘红 《商场现代化》2008,(16):344-345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成都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意识、体育消费支出、体育消费结构水平及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等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城市居民具有较强的体育消费意识,体育消费支出居于西部城市领先水平、居于全国城市中上水平;体育消费以实物型消费和参与型消费为主;制约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为时间缺乏、体育场馆、设施不足、消费观念等。并针对以上现状为成都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的研究,发现了边际消费倾向呈波动状态,再用ELES扩展性支出系统模型对2007年的中国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和消费结构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出中国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消费的对各种消费品的基本消费支出以及受收入影响、自价格影响和受食品影响程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谢庆芝  徐丹 《价格月刊》2007,(12):68-69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江西不同年龄层次的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增长、收入增多与体育消费总体支出呈正相关关系;运动服装支出与年龄增长呈负相关关系;旅游支出和当地文化娱乐休闲支出总额没有明显的年龄差异;运动器材设备最高消费支出为60岁以上组;健康医疗保健支出,30~60岁年龄组消费最高。  相似文献   

6.
陈雯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1):125-126
通过建立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对武汉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基本消费需求、边际消费倾向以及需求收入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拉动武汉消费提出了一点浅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对武汉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基本消费需求、边际消费倾向以及需求收入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拉动武汉消费提出了一点浅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一、广州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总体特征分析(一)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从表1可以看出,自2000年以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致呈稳步增长态势。2012年广州市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054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二)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12年全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30490元,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11314元,增长9.4%,  相似文献   

9.
郝凯 《商场现代化》2006,(13):205-206
食品消费在居民消费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北京市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倾向变化显著。本文以ELES模型为基础,运用多年的Panel数据,对北京市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状况进行了计量估计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食品消费倾向下降明显,但与其他消费支出相比,已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消费、投资、进出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后危机时代,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最大的拉动力,而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本文运用协整理论,探讨了重庆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进一步证实了收入与消费间的协整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重庆市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且当期消费不能摆脱过去的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11.
动向     
<正> 城市居民最新消费结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4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1%。人均消费性支出321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9%。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医疗、教育、家电产品及通讯工具支出增长较大,成为居民消费的热点。教育费支出增长21.6%,是列食品之后的第二大消费。人均择校费支出增长1.7倍,培训班支出增长59.5%,义务教育、非义务教育学杂费增长12.6%。医疗保健支出增长53.4%,成为居民第三大消费。人均医疗保健支出344元,占消费支出的10.75%,比上年同期提升了2.7个百分点。家电及通讯工具增长85.6%。人均购买彩电、电脑、中高档乐器等文化娱乐用品增长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上海城市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其消费支出也相应增加。本文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对上海城市居民从1980年至2010年的年人均消费和人均收入进行协整分析,研究城市居民年实际人均消费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和长期均衡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实证分析的结果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陶权 《商》2013,(18):217-217
居民消费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以湖北省居民消费状况为研究对象,采用湖北省12个主要城市的城镇居民在2010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截面数据,构建收入和消费之间关系的模型,通过对湖北省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于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为我省的民生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文化消费持续升温,据统计,2006年北京城市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仅次于人均食品支出,已占据了家庭消费中的重要位置。培养人们形成健康的高品位的文化消费观念,既要生产出大量真正有价值的文化消费品,也要通过有效引导,提高消费主体的审美水平与精神境界——这无疑是企业同时也是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吉林省2008—2017年的数据,探究吉林省的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因素问题,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出最低工资与影响指标的关联度,并对两个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的最低工资标准与人均月平均工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人均年GDP、人均年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具有较强的关联度,吉林省的最低工资增长较快,但总体水平相对人均月平均工资偏低,并仍处于补涨阶段。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居民教育消费支出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综合使用基尼系数、教育消费支出份额、人均教育消费支出增长率、人均教育支出负担率等指标,多角度定量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教育消费支出的差异。认为我国农村居民教育消费支出的差异呈现缩小趋势,但该趋势在2006年发生了逆转。文章立足于宏观经济背景,分析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刘佳杰 《商业时代》2012,(25):19-20
本文运用向量回归模型对我国1990年以来的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及城镇家庭人均全年消费性支出的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二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城市居民消费需求受物价影响变化较大,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15,(5):293-294
艺术参与率是一个城市居民艺术活动参与积极性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本地居民艺术需求与艺术消费的支出情况,是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尤其是艺术产业发展活力的一面镜子。本文首先界定艺术参与率的基本概念与影响因素,然后陈述南宁市目前城市居民艺术参与率情况,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提升南宁市城市居民的艺术参与率给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对2000—2012年山东省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与消费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扩展的线性支出模型(ELES),对2004—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基本消费支出和消费支出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鉴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趋于保守、享受型比例较低等结论,提出了相应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马旭东 《商场现代化》2016,(13):108-111
本文在对甘肃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分析基础上,运用甘肃省2000年-2013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图表以及实证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居民人均收入、生活水平、医疗支出、居民消费习惯,对于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响甘肃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主要因素是收入和恩格尔系数,居民收入每增加1%,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增加0.6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每下降1%,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下降2.47%。最后提出了促进文化消费的相关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