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下,订单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有效形式正在各地迅猛发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发展订单农业走入了误区。如某乡镇不分农产品品种,鸡鸭养殖和萝卜、白菜类产品全都追求订单化,一窝蜂地发展订单农业。订单农业何以在某些地方“刮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一些地方对订单农业的认识有偏差。订单农业的本质是一种期货农业,其运作应地方对订单农业的认识有偏差。订单农业的本质是一种期货农业,其运作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平交易原则,并受到法律的保护和制约,是一种比较安全、高…  相似文献   

2.
农业订单好是好,就是“水货”让人受不了──农民们如是说。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我国农民手握订单搞生产已成为时尚。以“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为基本特征的订单农业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受订单农业不规范操作和农村“一家一户”生产方式的制约,在“农业订单热”的背后,许多农民饱尝了农业订单中“水货”带给他们的烦恼。据报道,1999年江西省信丰县仅订单种植的甜玉米就不下万亩。可到了收获季节,有些乡镇、收购企业却置原先与农民签订的农业订单于不顾,以明显低…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发展“订单农业”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1.“订单”不规范所谓“订单”,实际就是合同或契约,它是双方组织或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一种协议。没有“订单”,就谈不上“订单农业”,在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地区同农民签订的“订单”是不规范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所签“订单”签约主体不正确。严格讲,“订单农业”是一种经营性的经济行为,它所反映的应当是产销之间的商业契约关系,而不是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因此,在签约时,应当由企业和农户直接签订,而不是由政府包办代替。可在现实…  相似文献   

4.
一、当前发展“订单农业”中 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订单”不规范 所谓“订单”,实际就是合同或契约,它是双方组织或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一种协议。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同农民签订的“订单”是不规范的,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所签“订单”签约主体不正确。严格讲,“订单农业”是一种经营性的经济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订单农业”这种新型的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组织形式在我国悄然兴起,在一些起步较早的地方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订单农业”的出现,对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难点,亟待研究解决。难点1.订单难规范。“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它是通过订单的形式,一方面明确产销双方的责、权、利,另一方面把市场需求反映出来,引导农民正确进行生产活动。没有“订单”这个载体,就无所谓“订单农业”。但在实际工作中,订单不规范的问题显得比较突…  相似文献   

6.
有个县糖厂与当地农户签订了甜萝卜订单合同,但到收购时却压价收购了订单外的甜萝卜,致使签单农户低价卖给厂里的“二道贩子”,这样种一亩甜萝卜和种玉米比较,至少赔进150元。类似这样不规范的农业订单,在一些地方却有存在。那么,国家对“订单农业”有何具体规定呢?不久前?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发展和规范订单农业的意见》,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海南是我国最典型的热带地区,近年来,海南农业通过贯彻“一省两地”发展战略,发挥优势,调整结构,开拓市场,创新体制,打好“季节差、名特优、无公害”三张牌,全力发展订单农业、科技农业和绿色农业,在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发展效益农业开辟了崭新的途径,全省热带农业的发展为我国发展热区经济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订单农业在大江南北悄然兴起,发展订单农业成为许多地方农业改革的方向,它对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实践证明订单农业并不是一“订”就灵的灵丹妙药,农业订单还不是保障农产品进入市场且畅销的保险单,“订单在手种销不愁”,盲目依赖订单的思想并不可取。订单农业的有效实现体系由诸多要素构成,必须逐步加以引导和规范,加强管理,确立和完善订单农业的有效实现体系,才能推动订单农业健康发展,订单农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订单农业”的内涵及其形式订单农业也称合…  相似文献   

9.
高安市近年来积极探索发展订单农业 ,为农民架起通向市场的桥梁 ,在一些地方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一、订单农业是深化农村改革的有效途径 ,也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捷径东方红乡南门村一向有种蔬菜的习惯 ,过去局限于小打小闹 ,收益不太明显。为把这个不起眼的“副业”培植为“支柱产业” ,1 992年 ,该村委会创建了瑞南蔬菜服务公司 ,公司通过跑销售、建窗口、发信息 ,先后在 1 5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稳固的销售渠道 ,同时 ,及时有效地向农户反馈市场信息 ,引导农户安排调整生产。这种农户分散生产、公司统一销售的统分结合…  相似文献   

10.
试析我国“订单农业”毁约风险的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订单农业”是促进农业市场化的有效手段,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但是,我国“订单农业”的实践表明,农业订单的履约率很低。如何提高农业订单的履约率,减小农民、企业等订单主体承担的毁约风险,已经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本文认为,在我国“订单农业”中推行信用证、银行保函,以及大力发展期货市场、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等能有效管理我国“订单农业”的毁约风险,大大提高农业订单的履约率。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农业部最近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机、畜牧、农垦、渔业)厅(委、局、办)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出《关于发展和规范订单农业的意见》。全文如下:近几年,许多地方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这对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搞好产销衔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利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订单农业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地方实行订单农业的范围还不够广,农产品购销渠道还不畅,农民仍存在卖难问题;有的地方订单合同内容不详细,程序不完善,运作不规范,违约现象还比较突出;还有一些地方对订单农业认识不足,支持不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以“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为基本特征的订单农业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订单农业能够有效地减少种植的盲目性,较好地解决了农产品卖难以及增产不增收等问题,是帮助农民化解生产风险,实现增产增收目标的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方式。一、“水货”农业订单中的企业行为  由于受订单农业不规范操作和农村“一家一户”生产方式的制约,在“农业订单热”的背后,许多农民饱尝了农业订单中“水货”带给他们的烦恼,他们说:农业订单好是好,就是“水货”让人受不了!  据人民日报报道,1999年,江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各地已经开始具体实施订单农业。随着我国一部分地区和一些粮食品种逐步退出粮食收购保护价范围,农民签订优质粮食生产和购销合同,实行“订单”收购,已是各地粮食部门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新举措。然而发展订单农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和涉农部门共同运作、研究和配合,也需要一些相关的技术部门如科研机构、质检机构的参与。粮食部门作为粮农的“用户”,在做到优质优价、指导生产的同时,应着重在粮食的质量和内在品质上做文章,确保农民生产优质粮,粮食部门收购优质商品粮。…  相似文献   

14.
“订单农业”,作为联接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新形式,较好地避免了互不衔接,产销不对中的弊端,为农产品生产找到了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出路,为市场找到和培植切合消费者需求的生产基地,从而实现了生产与流通的“双胜双赢”。粮食是重要的农产品,更需要“订单农业”形式进行引导,实现粮食生产的效益化。因为,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过去粮食生产与流通、消费等,存在着严重的产销脱节,供需失衡等扭曲现象,不仅造成了粮食生产的效益低下,制约了粮食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国有基层粮食购销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提高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如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大量适销不对路粮食,长期压库,造成收购资金沉淀,增加各项费用开支,等等。解决粮食生产与粮食流通、消费存在的“悖反”现象的办法,“订单农业”无疑是十分可行可取的。然而,“订单农业”是柄双刃剑,在可能对基层国有粮食企业生存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因为,“订单农业”是在粮食经营日益市场化的情况下提出和实施的,而粮食市场则是瞬息万变的,同时“订单农业”是一种相互有约束力的承诺,如果判断失误,操作不当,会带来损失。因此,对“订单农业”要分析要研究,并在实际操作中弃弊扬利,最大限度地发展其积极作用和效应。  相似文献   

15.
粮食企业在发展“订单农业”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带有共性的难点问题有待解决。当前最集中反映出来的,就是“订单”的履约率低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订单合同的内容不完善,法律效力不强,缺乏约束力,是原因之一,需要加以改进。一、订单合同制定的基本原则制定粮食订单合同的主要原则是,根据农民粮食生产经营的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能被农民、政府和企业三方接受的订单合同,增强订单合同的法律效力,使之除遇不可抗拒因素外能顺利履行。二、现有订单合同文本存在的主要问题现有粮食订单合同的文本,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订单农业在我国悄然兴起,其好处不言而喻。但是,也应当看到,由于订单农业起步不久,各方面都需要有一个调整完善的过程,因此,在实施这一工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笔者仅就平时掌握和调查了解的几个主要问题,谈一些看法。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订单”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签约主体有问题。严格讲,“订单农业”是一种经营性的经济行为,它所反映的应当是产销之间的商业契约关系,而不是政府与农户的关系。因此,订单应当由企业和农户直接签订,而不是由政府包办代替。可在现实工作中…  相似文献   

17.
“象田”、“鸟田”、“象耕鸟耘”在中国原始农业的研究中常常产生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文献所谓“海陵麋田”、岭南“就田点种,更不移秧”、海南生黎“牛踩田”等,均不等于“象田”、“鸟田”;鸟兽觅食践踏过的土地,虽然可以被人类利用来种植农作物,但必须经过某种程度的加工整理才能种植,不可能形成“一个不需要整地而直接撒种、收获的原始农业形态阶段”,不存在“无农具的动物农业”。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赣州市全面深入贯彻十五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推行“农业订单”,从而在产业化经营道路上迈开了可喜的步伐。(一)1.以区域外销“订单”,带动养殖产业化经营。湖边镇湖边村是最早涉足农业订单的村,他们曾赴广东、海南、浙江...  相似文献   

19.
农业“热”关键是要农民“热”吴大镒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农民问题。那么是否可以说,现在农业问题“热”起来了呢?“热”与不“热”的标准又是什么?领导的重视程度、对农业政策的倾斜程度、对农业投入的多少等方面,对于加强和发展农业无疑是很重要的,但这只...  相似文献   

20.
海岛农业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简称“海交会”)在海口举办,本届海交会共签订农产品销售订单424.9万吨,订单总金额为110.3亿元和3.8亿美元。多个农业项目在海交会上成功招商。据统计,本届海交会参会客商和嘉宾共2299人,其中,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客商达到513人,比上届多一倍以上,海交会的国际化程度正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