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训之一:半知半解,盲目入市。 1993年4月份,沪、深股市迎来了新一轮牛市。众多的新股民像赶末班车似的往股市上拥——抢股票。这些急于发财的股民,大多盲目入币,懵懂无知,你要是问他抢到手的股票流通盘多少,问他那家公司的效益如何,问那家公司对股东的回报怎样,很多人可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那时,初入市的我就是这  相似文献   

2.
觉悟     
半个月后,高晋把厂子的一切都卖给了那家外地的糖厂,自己卷起铺盖离开了家乡.在他听到"新工艺"这三个字的那一瞬间,他终于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也许我该去找个大学回个炉了."这是他离开家乡前和朋友说的最后一句话.  相似文献   

3.
包剑寒从初入商海到站稳脚跟,始终和“皮包公司”的称呼联系在一起。直到今天,他做申通房产公司经理都已经好几年了,但是人们称呼他“包经理”或者“老包”时,语气中尚带着几分揶揄。他倒是满不在乎:“我从来就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皮包公司怎么啦?只要是合法经营,就一样光荣!”说起自己用空手道玩转上海滩的经历,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得意:“没有资金我一样赚到钱,这叫做空手套白狼!”  相似文献   

4.
赵光  许雅 《大众商务》2005,(5):20-21
2001年从师院音乐系毕业后,我放弃了回宁夏家乡一座闭塞小城当教师的机会,独自闯荡北京。2003年6月的一天,我给一位同乡女孩打电话,想询问她所在的那家公司招不招员工。拨通她的手机后,却听到—个稚声稚气、极为逗人的童音:“喂,我是手机小豆豆,我的主人最近经常加班呀,非常需要你的关心。你可以在电话接通后安慰安慰他,或者听他骂骂老板,让他出出气……准备好了吗?我要接通啦!”我吓了一跳,以为自己打错了电话。惊愕片刻才传来女友爽朗的笑声,她笑我“老土”,说这叫彩铃,是目前手机声讯中最时髦的玩意儿!  相似文献   

5.
1995年,经过4年的苦心经营,柳文秉的书店已稳坐扬州市的头把交椅,而他也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财富人物。生意完全进入良性发展后,柳文秉不必再冲锋在第一线,妻子也开始关注起他的穿着。一连好几天,妻子一直在他耳边唠叨:“出去应酬,你也穿件像样的!”实在拗不过妻子,柳文秉给自己放了两天假,陪妻子逛商场和专卖店,让妻子给自己挑几套衣服。第一天下来,就买了好几套衣服,妻子很高兴。可生性放荡不羁的柳文秉对那些一成不变的古板服装款式根本不感兴趣,这一天给他印象最深的是营业员干巴巴的四个字“欢迎光临”,而且所有的都一样。第二天,柳文秉说:“今天要多跑几家。”又累了一天,这天柳文秉虽然不知道买了几套衣服,但他却对千篇一律的“欢迎光临”形成了自己的思考。以一个商人的眼光,他似乎看到了又一个令其事业腾飞的基石。接下来的三四天柳文秉一直呆在书  相似文献   

6.
李东是某企业的董事长.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机遇白手起家.终于创业成功。李东想着自己能有今天.全靠与自己一起打天下的那帮亲朋好友的支持与帮助.现在自己成功了,他不能亏待这些曾经帮过他的人。于是.他在自己的公司底下成立了十几家分公司.“恩人”们一人一家。分公司只需向上级公司交一些象征性的管理费,其他赢利都是自己的。  相似文献   

7.
我们需要做到的仅仅是,认清什么东西能让自己高兴,然后去把那样东西奔来,并且尽可能享受这个过程两周前和一位投行界的前辈聊天,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他所任职的那家国际投行请哈佛商学院的一位教授,来给亚洲的高管团队作培训。这位教授讲的其它很多东西他都记不清了,但有一段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识人有道     
《新智慧》2001,(5)
某小礼品店别出心裁:凡是各界名人前来购物,一律不必付钱,只需以拿手绝招来证明身份即可。 一天,球王贝利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店里一只球放在地上,用脚轻轻一勾,又飞起一脚,把球不偏不倚地踢在门铃上。又见他用头一顶,把刚要落下来的球顶到原来的地方。老板马上招呼贝利挑选所需品。 接着,又来一个人,自称是前总统。请他以绝招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但来人说自己并无绝招。老板又说:“那你随便做什么都行。” 来人尴尬不堪地说:“说真话,我什么都不会。” 老板连声说:“这就对了,您确是前总统了。东西您随便挑吧!”  相似文献   

9.
包装     
萧春雷 《新智慧》2000,(9):48-48
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有一家公司,所以有一天,我终于走进了五一北路那家经理包装公司。经理包装公司的玻璃门上贴着这样的广告语:“进来一位职员,出去一位经理。”正对我的胃口。一位小姐满面春风地接待了我。“先生,请坐,请问您想成为一位什么样的经理?”  相似文献   

10.
刘淼 《全国商情》2009,(9):64-65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记者认为用它来形容王长怀也最合适不过。王长怀是个追求卓越的人,在他的字典里,不存在“极限”这个词,对于自己认定的事情,不管付出多么艰辛的努力,他都孜孜小倦,持之以恒做到今天比昨天更好。因此,王长怀收获了不少鲜花和掌声。  相似文献   

11.
帕瓦罗蒂是世界歌坛上的超级巨星, 当有人向他讨教成功的秘诀时,他每次都提到自己问过父亲的一句话。从师范学院毕业之际,痴迷音乐的帕瓦罗蒂问父亲: “我是去当教师呢,还是去做个歌唱家?”父亲沉思了片刻回答道:“如果你想坐在两把椅子上,你可能会从两把椅子中间掉下去。生活要求你必须有选择地坐到一把椅子上去。”帕瓦罗蒂为自己选择了一把椅子——歌唱。经过了7年的失败与努力,帕瓦罗蒂才  相似文献   

12.
新疆奇台县有一个生意人,几乎无人不晓,大家都亲切地把他称之为“老广”。人们之所以称他为“老广”,原因有三:一是他为人厚道,结交很广;二是他从不与人计较,胸怀宽广;三是他来自广东,对“老广”的称呼,他很高兴,干脆把自己的商店也起名为“广联”。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大众商务》2003,(9):59-59
尊敬的编辑老师:我是《大众商务》杂志的忠实读者,每期精彩、贴近生活的内容都令我心潮澎湃,仿佛书中的主人公不是别人,那就是未来的我,别人行,我也能行!每每这个时候,我就激动不已,庆幸自己遇上了这样一位良师益友,渴望与“她”一起成长,壮大。看到今年第六期杂志上“人穷志不短,创业当老板”中的“大学生的擦鞋店”一文,使我的刨业理想瞬间找到了一块坚实的基石。对,就是他了!主人公罗福欢今天的辉煌就是我明天的传奇。我也准备在当地开一个“皮鞋特级维护店”希望能得到“罗记星级擦鞋店”创始人罗福欢的指引个帮助,不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每天起来都需要成功的家伙。他必须战胜对手。他必须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他必须看到公司的股票价格上扬。他是如此渴望成功,为此他全力以赴。工作,工作,再工作。他几乎没有娱乐,尽管他领导的维亚康母公司(Viacom)是世界上最大的娱乐集团之一,尽管他今年已经77岁了。 “谁说我老了?我还年轻得很呢!”当有人恭维他“老”当益壮的时候,雷石东马上反驳。多少年来,面对“老”字,这几乎已成为了他的一种条件反射,或者是一种定式。 “而且我知道自己看上去也很年轻。”他微笑着,很满意的样子。 的确,雷不显老,至少是那张脸并没有出卖多少他77年来的沧桑(虽然他1米8多的个头站在那儿的时  相似文献   

15.
新千年之初,神采飞扬的吴坤岭从北京市工商局副局长罗文阁手中接过了全国第一张“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北京知本家投资顾问事务所”在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开发区正式启动运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吴坤岭,凭何有这种超人的胆识?这位把身家性命都押在了自己事业上的敢于承担无限责任的私营企业老板,他过去都有过什么样的辉煌?吴坤岭的雄才大略是脑发热?还是深思熟虑?他是挑战未来的商海精英?还是不计后果,昙花一现的流星陨石?带着人们普遍的关注和思考,带着这一串串问号,记者采访了吴坤岭。  相似文献   

16.
人们习惯把经商、做买卖、推销商品以及贸易活动,统统称为做生意。而做生意又有一定的奥妙和技巧,人们习惯称这门学问为“生意经”。 关于“生意经”的来历,传说出自我国春秋末年,越国的范蠡原是个士大夫,他帮助越国的勾践消灭了吴国后,自己弃官从商,多年以后,他写了一部名叫《计然》的书,书中总结了他自己经商的经验:一是“务物完”即要妥善存放商品;二是“贵出如粪土”、  相似文献   

17.
成功之源 老张是个普通的东北农村人,他初来天津闯荡时已经40岁了。 老张始终有着强烈的欲望,无论身在何处,他都有着一种强烈的冲动要去改变自己的一切,而这也成了他日后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有人说“穷则思变”,而老张即使找到了相对比较体面的工作,但却仍然不断地思考着新的变化,而这一点则在他的投资理财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8.
《新智慧》2007,(11):I0001
割草 从前有两个人,分别住在河的两岸。这两个人的耳朵都不好,不过都很客气。一天早晨,河西的看见河东的拿着把镰刀出门,就对着对岸大叫:“喂!我说,你是去割草吗?”河东的听见河西的向他大叫,知道是对方关心自己去做什么.于是他也大叫:“啊,不,我是去割草呀!”河西的听见对岸的人冲他大叫,知道对方回答自己了.河西的很有礼貌地大声说:“哦,是吗?我还以为你是去割草呢!”  相似文献   

19.
大学毕业后,张松江与3个朋友一起创业。他看到一个美国品牌保洁公司招加盟商的广告。4个人就跑到那家公司去考察。在对方“专业”的讲解后,他们相信了“保洁市场利润空间无与伦比”。他们立即凑了3万9千元加盟金,交给了那家公司。随即,对方给他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保洁清洗培训。出师后,他们在北京南站附近租了13平方米的一间房,公司开业了。此后,他们用了一个月时间招到7名员工,  相似文献   

20.
商界逸趣     
门店不是“头家”好 朋友要在服装大市场开一个服装精品屋,他准备租下服装市场最东头的三间门面房,他的意思是顾客差不多是从东头来,一来就首先到了他的门店里,自己肯定就能占有服装市场的头等生意。 另一朋友听了他的打算后,摇头说:“一个市场的领头店,其实并没有占上地利啊。”朋友不相信。一个市场的“头家”门店,怎么能占不上市场的地利呢? 那个朋友问他说:“你每次到市场上买东西,是不是见了就买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