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财业务是指金融机构为投资人(自然人或机构)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伴随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财富呈现集中发展的趋势,同时金融产品及金融工具的不断丰富,城市居民特别是大中城市居民理财业务需求日益增强,多种竞争主体发行的理财产品应运而生,发行规模迅速扩张,但理财机构(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等)面临的声誉风险、法律风险正在扩大,理财市场面临的诸多问题越来越引起各方关注:一是法律依据标准不清,制度性风险隐患突出,对理财行为适用于合同法(委托代理)还是信托…  相似文献   

2.
陈晓燕 《中国经贸》2012,(14):101-102
2011年CPI的持续上涨和央行对信贷投放的紧缩推动了票据市场融资利率的一路走高,促使票据理财产品成为商业银行力推、投资者青睐的理财品种。但由于传统票据理财产品基本采用的是票据资产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模式,其受银信合作监管政策影响发行低迷,商业银行转而采用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开展票据理财业务。由于自身独特的优势.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理财产品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票据理财业务的一种新模式;但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及监管层面考虑,商业银行开展票据受益权理财产品面临着自身操作风险和政策性风险,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该新模式的规范发展,以帮助商业银行更好地开展票据理财业务。  相似文献   

3.
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现状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可分为理财顾问服务与综合理财服务两大类。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个人理财基本业务.一是外汇理财产品.二是人民币理财产品。我国个人理财业务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历程较短。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是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萌芽阶段;从21世纪初到2005年.是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形成时期。  相似文献   

4.
赵壹 《魅力中国》2010,(8):103-104
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自开办以来就一直面临诸多风险问题,本文在揭示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银行理财业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而探讨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理财(Financial Management)即财富管理。银行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利用信息管理技术等自身可行之能力为个人客户提供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的服务。理财产品的出现,不仅为购买者拓宽了财富增值的渠道,也为商业银行增添了新的业务领域。2004年7月,光大银行上海分行率先试水人民币理财产品,同年9月银监会正式批准商业银行开展人民币理财业务,从此理财产品成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  相似文献   

6.
《沪港经济》2005,(5):6-6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日指出,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贷款继续向大客户和长期化集中,资金需求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二是投资增长偏快,生产资料价格和部分地区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三是银行体系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控制难度加大。去年清理钢铁、水泥、电解铝等固定资产项目后,不良贷款也逐步显现。一些商业银行在推出代客理财新业务过程中,存在着盲目和无序竞争,加之缺乏相应的理财和管理经验,市场风险相应增加。一些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内控薄弱,随着改革和监管力度的加大,长期潜伏的操作风险日益显现,一些大案要案连续暴露。  相似文献   

7.
李阳  王春 《特区经济》2014,(4):110-112
理财产品在当前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难度日益加大的背景下日益成为各大商业银行重视的重要利润增长点。理财产品的创新和营销与投资者的需求密切相关,投资者风险偏好与可接受理财起点、投资动机与期望投资期限、接受理财产品信息的途径及银行优势吸引力等投资者行为偏好都应当成为商业银行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从明确市场定位、强化服务品牌与创新销售渠道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裴方 《中国经贸》2010,(2):147-148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个人理财变得越来越了解、越来越重视,个人理财业务是各商业银行极力争夺的市场。各商业银行不断推出理财产品,并在品牌建立、产品设计、个性化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文中分析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4月11日银监会发布《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之后,银监会在规范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上再出重拳。继督促各银监局启动统计摸底之后,日前银监会正式开始了对各大行产品研发部门的调查。将逐项核查其产品存在的问题.银行理财产品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过分强调预期收益率、风险揭示不足等问题将是彻查的重点。对于发现问题的银行可能会暂停该行的银行理财业务。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个人财产保值增值的需求空前高涨。在居民的强烈投资意愿推动下,商业银行进发出极大的理财激情。2007年商业银行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1302只,外币理财产品1760只,无论是中资银行还是外资银行,无论是大银行还是中小银行,纷纷推出种类繁多的理财产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并非如预期的那样“低风险、高收益”,各家银行报出的“零收益门”事件,严重动摇了人们对个人理财的信心,使得个人理财这一新兴的市场的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