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这种成果的取得与农村合作经济的作用密不可分.本文分析了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及其目标,也对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也说明了农业合作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物质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这决定了农业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农业放在首位。然而,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和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那么如何振兴、发展农村经济呢?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9,(2)
新农村建设是国家针对农村发展提出的重要指导方略,要求加强城乡统筹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途径。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信息化建设程度依然比较低,文章提出了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信息化建设策略,旨在以信息化工具的运用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分析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和农村经济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剖析,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新农村建设必须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将环境保护纳入农村经济系统.树立水土资源综合治理和农村污染治理的循环经济理念,推动生态农业和精确(细)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小城镇规划和乡镇企业的宏观调控,统筹协调工农业关系和农村经济结构,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和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小城镇和乡村聚居点的人口迅速增加,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和片面追求农业高产,农村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畜禽养殖业污染等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合理进行农村的能源规划,对农业发展和污染治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分析了中国农村能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为新农村建设中能源规划作了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7.
农村合作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创新手段,是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农村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能够对农村现有的生产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在农村合作社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合作社的发展进程,所以需要对其进一步探索.文章对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对于促进农村合作社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而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资金缺乏,导致很多农业项目不能顺利实施.农信社在农村金融服务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但是与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对金融政策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农村信用社支农长效机制,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行完善,在农信社自身改革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持,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村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本文对发展农村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促进农村经济腾飞的有效途径,为保持和扩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良好态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达9.4亿,农村劳动力总量较大,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农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及农村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从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入手,积极探索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解决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发展农村经济的又一重大发展战略方针,更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主要内容和重要基础,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强调科技、产业一体化经营以及农业现代服务体系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付新 《经济问题》2006,(11):52-54
农业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影响我国农村发展的基本途径。在解读经济全球化含义的基础上,研究我国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问题。中部地区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及其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历史地位,决定了其在入世推动的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在“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下,产生特殊的政策响应效果,导致中部地区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传统农业改造,加速中部地区的农业国际化,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点和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表现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5个方面。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任务是要发展生产.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局限在农村地域范围孤立地解决问题。需要发挥周边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应当尽快以小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4.
农村集体经济是现阶段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主要支柱,新农村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建设环境和条件,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影响,本文将通过分析在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讨论并总结农村集体经济对新农村建设产生的种种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促进农业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合作经济组织,可以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张忠和 《经济视角》2006,(10):47-49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战略选择。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应当看到,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加大农业改造和农村建设的力度,是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和普遍的趋向。建设新农村,经济是基础,必须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只有生产发展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才有条件,改变农村的面貌才有坚实基础。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必须采取“跳出农业抓农业”…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资源相对贫乏,农业生产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要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加快农村人才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农村青年是农村人口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新农村建设应充分发挥农村青年的主体作用,用人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开发农村青年人力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必然要求大力开发农村青年人力资源。以牡丹江市为例,探讨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将来一段时间,国家的稳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的稳步推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都取决于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指导下,以宁安市新农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与措施,将对宁安市新农村建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取得更具典型意义的结论和成果。  相似文献   

19.
欧志文 《经济师》2007,(5):189-190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作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经营体制创新;是提高农民素质、实现新农村“管理民主”的孵化器;是提升农民文明水平,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因此,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实现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道路,诠释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化模式是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良性发展的主要研究论题之一。本文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揭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特点、动力和分类,以期对我国各地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并为新农村建设技术集成示范指明方向。通过研究得出:新农村建设模式是对基本思路、重点选择、主要路径及做法等的概括,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自外援驱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农村综合发展能力;根据动力来源的性质,新农村建设模式分为外源拉动主导型、内源推动主导型和均衡推动发展型三大类;在体现"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集成农业工程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载体建设将是构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重点与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