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跨国公司生产组织变革、技术外溢与我国加工贸易的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组织的变革以及与这种变革相适应的国际生产网络中的技术外溢机制与加工贸易升级之间的关系。为了与产品内分工相适应,跨国公司调整其国际生产组织方式,形成了国际生产网络。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生产网络中的技术外溢为我国加工企业提升生产能力带来了良机,对我国加工贸易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既要积极参与到国际生产网络之中,又要主动学习和吸收高层级主体向其溢出的先进技术和知识。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经历了从来料加工到进料加工、从作坊到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从简单技术加工装配到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为主的结构转换,这代表着我国加工贸易不断转型升级的轨迹.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却比较缓慢,存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威胁,跨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提高等国际因素制约,以及生产力、产业技术水平低下等国内因素制约.我国应建立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本地化,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强企业自身建设,以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工贸易得到很大发展。加工贸易方式从来料加工到进料加工再到外商投资为主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其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但在加工贸易迅速发展的进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使得中国的加工贸易模式面临着诸多问题。通过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可以突破其困境。在这一进程中,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能够完成产业升级和梯度转移,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和谐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业的经验分析也验证了以上结论。  相似文献   

5.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世界经济将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随着国际金融自由化和一体化的加剧及市场经济的发展 ,银行功能将发生重大转变。即从经营单一的金融产品到经营众多的金融产品 ,从货币管理为主到信息管理为主 ,从获取利差为主到获取手续费为主 ,银行的竞争也将更多的体现在中间业务上。中间业务对于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结构和提高经营效益、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以适应金融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要求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强 《国际贸易》2005,(2):15-18
我国加工贸易由无到有发展至今,几乎占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2004年占比为47.6%),现已发展成为一种以外资企业为主体,以进料加工为主要经营模式,以机电、高技术产品为主要出口品,以发达国家为主要出口市场,以资源大国和中高端中间技术产品制造国为主要进口来源地,伴以本地加工贸易采购比重不断增加的贸易方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工贸易升级状况分析: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加工贸易置于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之下,在系统界定加工贸易升级内涵的基础上,依据问卷调查结果和相关资料,从产业与产品、价值链、企业能力、企业网络地位、关联与外溢效应等方面对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加工贸易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升级态势,但总体上仍处于低等级供应商和劳动密集型或非差异化加工为主的阶段,面临进一步升级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加工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加工贸易产生开始,理论界就对是否要进行加工贸易进行了争论。2000年来,随着外国直接投资(FDI)以加工贸易方式的进入,理论界开始讨论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等问题,同时讨论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控制模式。本文在对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就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境外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经营尚处于发展阶段,而且主要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开展。我国企业在产品生产技术与管理上相对有比较优势,对境外加工贸易企业的治理与控制也多是从国内选派关键管理人员进行的。但由于我国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时间不长,本身对东道国以及跨国经营的管理不是很熟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不是很多,尤其缺乏既懂外语又懂国际财务管理的财务管理人员。因而对境外加工贸易企业治理与控制也尚在摸索之中。 但是,从境外企业财务治理与控制选择角度考虑,我们一定要结合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企业的自身国际化阶段进程、境外企业的股权结构形式与经营环境等,设计、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境外加工贸易企业财务治理与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产业内贸易的实践与内涵,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本文认为,传统的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基于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比较优势所生产的最终产品。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的深入发展,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深化为中间产品,跨国公司实现了其主导下的全球资源在各生产阶段或生产工序中的最优配置,其中中国以加工贸易的模式参与了全球竞争,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获利发生了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加工贸易的功能和长期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义上讲,加工贸易是外国企业(通常是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以投资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者利用东道国已有的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运出东道国境外销售.这种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成为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2.
王凯 《中国市场》2014,(42):75-76
改革开放以来,以温州模式为典型的加工贸易模式经历了来料加工到进料加工继而到外商投资为主的发展进程,温州凭借国家优惠政策和地区丰富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的加工贸易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此进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温州加工贸易的现状出发,分析并提出制约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推动该地区加工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市贸易结构出现了深刻的变化,进口、出口前10大产品从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到以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1995—2009年期间,深圳市出口前10位产品的技术含量从31.3%提高到70.58%,深圳市进口前10位产品的技术含量从35.59%提高到78.27%。另外,深圳市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强,例如钟表、家具、鞋靴,深圳市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不强,例如电机、机械、航空器、光学设备等;深圳市进口、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明显提高,但是深圳市多数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增值率不高,呈现下降态势或者是负值,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贸易增值率相对高一些。这说明,深圳市贸易产品结构明显转型,但是其国际竞争力并不强,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发展我国境外加工贸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境外加工贸易的发展概况1.境外加工贸易的界定和实质中国的境外加工贸易是指企业以现有设备及成熟技术投资为主,在境外以加工装配的形式,带动和扩大国内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配件出口的国际经贸合作形式。虽然中国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着眼点在于扩大出口,但由于所采取的带料加工装配这种形式是对外投资,因此其实质是一种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对外投资者将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原材料和零部件、管理经验、销售情报等)投放到东道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行为。历史经验证明,一国的经济实力与其对外直接投资呈明…  相似文献   

15.
《商》2015,(38):112-113
当前,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经营模式是进料加工,经营主体是外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增值水平随出口商品结构在不断提高,但加工贸易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对外商的依赖性较强,附加值不高,监管力度也不够等问题依然存在。由于产品内分工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加工贸易结构的优化,所以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看,针对性的措施应该是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提高技术水平和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产品价值链层次,区分引进FDI,促进中间产品国产化,积极发挥跨国公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外贸依存度可以看出我国外贸呈现粗放型快速增长。由于多数高附加值产品的核心技术不在我国,我国的出口贸易顺差以低劳动力成本的加工贸易为主。只有加大自主研发,培育内生优势,同时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才能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完成贸易增长方式从总量型到结构优化型、从低端加工型到中高端增值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加工贸易20年:中国融入世界的晴雨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坚 《国际贸易》1998,(7):11-14
从全球范围看,加工贸易兴起的直接原因在于国际分工和国际化生产。在我国,加工贸易的概念源自海关业务,具体指在海关保税监管下,用于加工制造出口产品的进口,以及使用该进口货物制成产品的出口。最初,加工贸易是以来料加工装配形式出现的。1978年7月和1979年9月,国家先后颁布《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和《发展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的办法》。来料加工的特点是吸收外资,利用国内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由外商无偿提供原材料,国内企业按要求加工并收取工缴费,产品由外商销售到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但在根据原产地规则计算的进出口总额中,加工贸易的比例正迅速增加,本文从进出口贸易的统计数据出发,指出这一现象源自外商投资企业贸易额占我国贸易额的高比例以及其自身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的高比例,分析了这种外商投资企业主导进出口贸易,且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格局对我国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就我国今后吸引外资的方向和国内企业的发展做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加工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我国的加工贸易从改革开放初至今已有很大发展。从1996年起,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一直占据着半壁江山(如表一)。1980-1999年,对外贸易平均增长12.6%,而加工贸易平均增长28.1%,加工贸易的增长明显快于一般贸易,这显示了我国加工贸易较一般贸易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目前,加工贸易已涉及到我国绝大部分产业,由食品、纺织品等少数简单品种发展到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电子、化工、机械等深加工产品,从事加工贸易的省市从广东、福建沿海扩大到内陆省市,业务往来由港澳地区发展到日…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加工贸易占总出口比例与东南亚国家基本相当。政策和发展模式符合国际贸易的一般趋势和通行做法。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产业链不断延长,转型升级取得重要进展。有力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尽管还存在外资主导,以OEM为主、监管体制不完善等情况,但不能因此限制加工贸易。而应按照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需要.在发展中加以克服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