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志立 《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6)
城市出租车是一个提供公共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行业,在城市道路运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重庆等地出租车集体罢运的直接原因在于黑车多、份钱高等,而行政垄断体制导致的公司化剥削是其根本原因。改革与完善现行的出租车行业管理体制与运营模式,尽快搭建出租车运营群体利益冲突解决协调机制,实行政府宏观管理与协会、公司微观服务相结合的个体化运营模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姜爱林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8(2)
一、2008年我国出租车集体罢运的概况与主要案例 世界性金融危机不仅影响到中国的金融业,也波及到城市的出租车行业.2008年全年,中国一共发生出租车集体罢运事件22件,大约有15000辆出租车,司机大约15000~30000名. 相似文献
3.
进入限制、价格管制与黑车泛滥——来自北京、上海出租车市场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明艺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11):61-67
近年来,我国大城市黑车数量逐年增加,管制机构的专项治理不仅耗费了大量资源,而且并未实现预定目标。世界各国管制出租车市场的经验表明,管制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合理的进入限制标准与公共定价。本文在简要阐释出租车市场需要经济管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在自由进入条件下黑车存在的原因,继而以北京、上海两座大城市出租车市场为例剖析黑车数量逐年增加的原因,着重探讨进入限制标准、公共定价水平与管制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4.
朱忠良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8(4):24-26
随着企业对外经营活动范围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合同纠纷问题也日益突出地表现出来,不仅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影响到整修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因此,我们需要对企业合同纠纷的表现加以总结,分析企业产生合同纠纷的原因,并提出避免减少企业产生合同纠纷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实行以来,集体谈判在其理论建设领域,法律法规建设领域以及政府、企业社会实践领域都有一定的发展。本文试比较分析中国集体谈判在各领域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它们的内在关联,以此探析当前中国集体谈判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集体行为时有发生。集体行为具有群体性、自发性、易变性、情绪性等特点。产生的原因既有个体、群体心理等微观方面的因素,又有经济、政治、社会等宏观方面的因素,实质上是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对转型期的集体行为,我们应该做出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8.
耿得科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4)
当前,我国公共征信建设主要在国家与地方两个层面展开,中国人民银行和商务部实质上构成了国家层面公共征信建设的主体,各省区市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依托开展了区域性公共征信建设。这使得我国公共征信形成条块分割与局部垄断共存的碎片化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共征信发展的空间。今后,应通过信用立法、制定相关政策等,解决我国公共征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47-48
涉及群体性利益的集体访已成为目前信访工作的突出问题,如何处置集体访,关键在于在实际工作中应对集体访报有何种态度,认真分析其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妥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称为“第二次土地改革”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下简称林改)2003年在福建等省份试点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将在全国全力推进。此次改革的重点是从明晰产权人手,重塑林业微观经营主体,建立以林农为主体的微观市场经营主体,放活山林经营权,落实林业经营者对林木的处置权,确保林地经营者的收益权。具体做法是将集体林地均分到户(联户),实现“均山、均权、均利”和“耕者有其山”,以法律形式颁发林权证,对于中国广大农民来说,它具有类似当年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试论行政垄断——兼评《行政许可法》对反垄断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钧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4):81-84
对行政垄断的含义、多元特征、非法行政垄断主要表现形式以及成因进行分析,有助于理解和认识《行政许可法》对于反行政垄断具有的异乎寻常的重要意义,从而积极推动该部法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胡晓玲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33-37
充分而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行政垄断凭借行政权力分割市场,阻碍了全国统一、有序的竞争体系的形成,损害了竞争者和消费者的利益。鉴于行政垄断带来的极大危害,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并采取综合性的制度性策略,具体可通过完善市场运行法律以营造和谐竞争环境,完善现行《反垄断法》规定,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并通过加强社会监督等方式来进行全面规制。 相似文献
13.
任伟涛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
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完善的反垄断立法。根据垄断的产生与行政权力的 关系,垄断分为经济性垄断和行政性垄断,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行政性垄断构成了 对市场自由公平竞争秩序的主要危险,因此,未来我国的反垄断立法必须将反行政性垄断行为作 为其首要任务进行重点规制,即行政性垄断对未来我国的反垄断立法提出了一定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分析了电信产业的垄断类型,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其自然垄断性正逐渐减弱,行政垄断的特性正逐渐显露,然后,分析了中国电信产业行政垄断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最后提出了电信产业克服行政垄断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尹德洪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6)
垄断导致资源无法有效配置.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是垄断的两种形式,它们的成因是不同的.针对不同垄断进行规制的反垄断法也应该不同.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对此却没有明确说明,结果就会出现对行政垄断几乎不起作用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6.
邱兆林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4,32(6)
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但下降幅度较小,行业间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是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测算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发现垄断行业比非垄断行业具有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改进。采用203-2012年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技术进步和行政垄断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行政垄断仍然是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缩小行业收入差距,但影响作用较小;技术改进拉大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有利于行业收入差距的缩小。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可以从技术进步和行政垄断两方面入手,引入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垄断是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与绩效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探讨资本结构的选择与公司绩效的关 系、研究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和研究经营者激励的方式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胡鹤玖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3):22-23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印发,为实施以德治国设定了基本的步骤和目标,同时也为法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社会意识基础.要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和以德治国与时俱进的内涵,认真研究解决在实施以德治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 相似文献
19.
分类适度管制:放松管制背景下的我国政府管制结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西方放松管制改革的浪潮,国内学术界也开始呼吁放松管制,但目前我国的政府管制面对的主要是行政垄断问题以及管制结构的不合理.因此,我国政府管制改革,不是"放松管制"的问题,而是管制结构重构的问题:一方面要消灭原来计划体制的管理体制、管理办法和管理方式,消除行政垄断,另一方面要转变管制重点实行分类管制,即根据垄断性产业的业务进行划分实施放松管制的政策;根据不同产业以及同一产业不同时期实施放松管制政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