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引资、引智、引技",能否再创加工贸易的崛起?30多年前,一无资金,二无人才,三无技术的东莞成就了"世界工厂"的美誉,风光无限;近年来,随着国外环境和国内形势的巨变,东莞也承受着风雨欲来的压力;在中国深化改革的当下,"东莞转型"意味整个加工制造业的转型,甚至是中国外贸转型升级的标杆。当年筚路蓝缕时的"三无"牵引起当下改革的牛鼻子——"引资、引智、引技",它们能否再创一个加工贸易行业的崛起?  相似文献   

2.
冯明 《新商务》2003,(9):4-5,55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因而,往往一些人以为外资多少并不重要,有的甚至认为还要外资干什么。当前要进一步正确认识利用外资不仅是引进资金,更是引进技术、管理、品牌、人才、信息和市场;要正确把握民资与外资的关系,认识民资和外资在浙江经济发展新阶段中的互促共进关系。  相似文献   

3.
2003年、2004年中国超过美国连续成为全球资本最大流入国后,中国还有没有必要对外资实施激励政策呢?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目前应继续保留对外资的激励政策.面对新的情况,外资激励政策也必然要进行调整,调整的思路就是要遵循引进外资由追求数量扩张到追求质量改进的原则,逐步实现引资的中性政策,以及培育完善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4.
2003年、2004年中国超过美国连续成为全球资本最大流入国后,中国还有没有必要对外资实施激励政策呢?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目前应继续保留对外资的激励政策。面对新的情况,外资激励政策也必然要进行调整,调整的思路就是要遵循引进外资由追求数量扩张到追求质量改进的原则,逐步实现引资的中性政策,以及培育完善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5.
面对我国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服务业外资逐步大规模涌入,发展城市服务业是必然之选,大势所趋。党和国家也已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方针政策,并明确指出有条件的大城市应加快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而我国各城市作为吸收服务业外资的主要载体,其所面临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那么城市将如何调整自身引资环境和引资政策,在新一轮的引资中更加科学有效地吸引服务业外资,并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显然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11日就《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答记者问时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从五个方面对利用外资进行战略上的调整:一是要转变观念。从行政引资、追求外资规模,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资转变,地方政府要淡化引资规模的考核,通过引入技术含量、国内配套比例、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新增就业等综合指标,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吸收外资考核评价体系。二是调整方向。从过去注重以外资投入拉动经济总量增长,向着重引进技术、管理、人才促进自主产业升级转变,注重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融合和创新,提高利用外资促进自主创…  相似文献   

7.
2003年、2004年中国超过美国连续成为全球资本最大流入国后,中国还有没有必要对外资实施激励政策呢?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目前应继续保留对外资的激励政策。面对新的情况,外资激励政策也必然要进行调整,调整的思路就是要遵循引进外资由追求数量扩张到追求质量改进的原则,逐步实现引资的中性政策,以及培育完善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8.
很多到重庆的人问,有多少外资企业啊?说到这,我们非常惭愧,我们不多,到现在也就三百多家。但相反我们又很自豪,我们引进不了外资,就得自己搞技术、搞创新。  相似文献   

9.
中国商业银行引入外资广受关注,但随着改革发展的进一步深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合作基础薄弱、中外金融生态环境不一致、语言文化沟通困难等方面。为了兴利除弊,必须明确引资目标、加强监管引导、注重交流沟通,给外籍管理者发挥才能的空间,从而使商业银行引资达到"引制"、"引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疯了吗 自从电子商务问世以来,可是没有少费心.开始大家都那么热情,可是好景不长,就陷入困境.远的不说,就咱们身边,"IT黑洞"就在专门无情地吸钱喝血.难道电子商务手段在中国不适用吗?天泽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卢相毅呼吁:ERP倡导本土化.这话有道理吗?电子商务软件究竟从美国引进,还是从欧洲引进好呢?到底什么影响着电子商务呢?到底人民的血汗要扔掉多少才能把中国制造业建设起来呢?没有制造业就没有中国的前途,这样基本的事实有多少人认可?电子商务能够把中国推向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吗?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正式加入WTO,它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也引起了我们对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新一轮的思考。一个国家要能有效的利用外资,必须以内资的充分和有效利用为前提。因此,新时期我国利用FDI的理论基本立足点应定位于:从“数量引资道路”走向“质量引资道路”,即从利用FDI以弥补资金缺口重点转向通过引进FDI以获取外资技术、知识外溢效应,开发本国的人力资源和实现我国企业管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正>经历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后,昔日教父般被神化和模仿的外资零售巨头被集体抛至风口浪尖,扩张放缓、裁员关店等成为家家当头之困,本土内资零售企业反而呈现继续高歌猛进的逆袭势头。但是,内外资零售的攻防换手会成为未来中国零售市场长期的竞争主线吗?本土零售商们能否弯道超车完成逆转?日渐丧失先发优势的外资零售商们又何去何从?业内人士认为,内外资在华竞合、博弈、较量的结果目前还是未知数。可以确定的是,凭借网点规模、跨国管理、技术经验等优势的外资零售不会很快衰落,中国零售业格  相似文献   

13.
做一个好 AE 必须要有两把刷子,一把是"记性",一把是"细心"。你如果没有这两样,就算事情照样做,只怕也会零零落落。你有没有算过一天里,要打出多少通电话?写下几张工作单?做几次工作演示文稿?接收多少次的客户指令?收递多少对象?确认几件完稿?撰写多少报告?处理几张报价?……你有没有办法记下所有的事情?并一一追踪不造成疏漏呢?我想很多的 AE 大概都有这个困扰,因为记性不好、不够细心而被上司、客户叮个满头包,反观记性好的 AE 可就吃香多了。不过呢,纵使天生有缺陷,凭着后天的努力还是可以有所为的,除非你是属于无可救药型,那么我劝你还是不要吃 AE这行饭,否则只会让你一个头两个大,连带也拖垮了整个广告团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4.
梁晓 《市场论坛》2002,(4):19-21
国际机构的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大陆所获得的直接投资占新兴市场国家所吸引的外资总额的1/3;在流向东南亚和东亚地区(不包括日本)的外国直接投资中,几乎由4/5流入中国.不久前,美国全球商业政策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外国直接投资中国的信心指数为1.69,居世界第二位.近期内,之所以有大量外资进入,中国成功"入世"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全球经济放缓,国际市场需求不振,以及中国经济持续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都对外资进入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扩大引资规模,理顺引资思路,调整引资政策,近而提高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资本外逃的现状 中国自1993年起已连续12年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引资国.仅在"九五"期间,中国吸收的外商投资就达2900亿美元,比"八五"期间增长了80%多; 1984年~1999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4487.67亿美元,然而在外国资本源源不断涌入中国的同时,国内资本也在加速实现外逃.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是严格的资本管制制度,国内居民要将资本转移到国外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尽管如此,许多资本还是通过非法手段外逃了,把各式各样的资本外逃加起来,其总数与引进的外资规模几乎旗鼓相当.  相似文献   

16.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企业历经二十多年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和生产能力等诸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企业规模也是今非昔比,在国际市场上能和欧美企业展开面对面的竞争.当"中国制造"的众多产品名耀世界时,中国企业却发现它们面临的交易环境日趋严峻,"走出去"成为中国企业的不二选择,然而,中国的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做好了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准备了吗?  相似文献   

17.
《WTO经济导刊》2008,(1):22-22
2007年12月5日,宁波研发园区北京推介会在嘉里中心九龙厅举行。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王志乐表示,目前,我国各地区在吸引外资方面,基本上还是“抓到篮里都是菜”的被动式方式,结合地区的特色、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他呼吁要创新外资的利用方式。“以前引资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现在重点考虑的应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象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吸收外资模式和贸易带动工业化发展的不同选择态度一样,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一是吸收引资与贸易导向两种发展模式的选择。以及二者在何种程度上的结合,改善现有(原有)经济分工态势,从而获得国民价值盈余,二是必须努力克服吸收外资的不利因素,如果引进的方法,技术和管理体制不适合国情,外资投向不合理,那么吸收引资对经济增长就具有不利的影响,三是在扩大对外借款和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两个方面,要确立一个合理的规模和结构,以减轻经济增长对外资的依赖。  相似文献   

19.
浅谈"纳才"     
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实质是知识差距、信息差距、教育差距、技术差距与体制差距,而又可以把所有这些差距归结成一点,那就是"人才"差距.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除了要大量引进资金外,更需要的是"人才".那么"才"从何而来?除了本地"生产"外,或是从东部发达地区引进,或从国外"进口".而西部开发的初期基础较差,资金不足,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该怎样"招贤纳士"呢?本文就如何"取才"、"用才"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溯婉 《大经贸》2001,(11):89-91
"狼"来了!首先要叼走的是"人",而且是那些身手不凡的人才。有人说,构成企业主要有四个因素:人、地、资金、机械。人是核心,人最难管,但如果管得住最有用。假如外企大量进入中国,把中国原有的一些重要的管理、技术人才挖走,中国企业不能不惊惶,因为这将是致命的打击。有没有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中国加入世贸后,一切原有的保护措施将逐步消失,所有的事情都将遵循国际一系列规范的游戏规则,人才竞争也不例外。况且,适度的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潮流,谁能阻拦?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企业有危机感,个人多了机会,也多了危机感。怎样来面对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