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消费信贷看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业银行是经营金融产品的企业。我国即将加入WTO,我国银行业将面临越来越复杂的经营环境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原来享有的国家保护与特权将不复存在,商业银行如何生产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如何将金融产品销售给客户?这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银行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拟就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一些现状,提出一些营销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关于金融营销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目前金融产品趋于同质化市场上,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各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竞争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其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发展战略的关键。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发展的经验,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和自身现状,笔认为,开展金融营销应该成为银行提高竞争力的必要选择。本通过对金融营销特点的阐述,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的现状,提出开展金融营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入世后,中间业务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争夺的重点,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方面虽然采取了许多措施,但仍存在着经营品种单一,经营目标“错位”,收费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重视中间业务,在巩固发展传统中间业务的基础上,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努力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上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4.
银行竞争为代表的金融竞争对于一国经济实力以及金融安全、经济安全问题的影响已日显重要。本文结合SWOT模型,通过分析商业银行的竞争对银行规模与收益相关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商业银行将直面外资金融巨头的激烈竞争。国有商业银行应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转变经营理念,建立企业制度,建立优胜劣汰机制等策略,迎接入世这一带有机遇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论金融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金融单位如何在竞争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确立自己的相对优势,是当前金融界需要共同探讨的课题。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与企业绩效关联度不够、长期价值观的培养与短期利益的冲突不够等问题,对策建议培育金融企业的服务理念,内修外创打造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品牌,创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13年-2021年沪深A股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以及风险承担对数字金融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提升了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并且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越高,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提高作用越明显。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实现了商业银行资源的精准匹配,节约了组织与客户的沟通成本,打破了地理区位的制约,从而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尤其在风险承担水平高的银行中,这种影响更显著。进一步通过分组回归发现,在大中型银行中,数字金融对银行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更明显。研究结论对推动数字金融发展、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即将加入WTO,商业银行遭受冲击不可避免,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金融市场,商业银行庆尽快实施CS战略。CS战略要求商业银行树立为客户斩经营理念,并设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行机构,提供让满意的金融产品,结合自身培育以客户为本的企业化。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银行间的竞争已由金融产品竞争、服务价格竞争发展到营销渠道的竞争.营销渠道是市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银行经营的兴衰成败,而要想在渠道竞争中保持优势,就要在原有渠道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本文阐述了商业银行传统营销渠道的一般作法与不足,并在借鉴营销渠道创新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渠道创新的意义及实现路径做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银行间的竞争已由金融产品竞争、服务价格竞争发展到营销渠道的竞争。营销渠道是市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银行经营的兴衰成败,而要想在渠道竞争中保持优势,就要在原有渠道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本文阐述了商业银行传统营销渠道的一般作法与不足,并在借鉴营销渠道创新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渠道创新的意义及实现路径做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互联网金融给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和管理模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也为中小商业银行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转型发展提供了机遇。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在互联网金融竞争环境下,中小商业银行存在的优势、劣势、挑战和机遇,并从业务体系、战略合作和经营管理等多角度给出了中小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转型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张晓莲 《西部金融》2003,(12):38-39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商业银行的"三性"经营原则得以最终确立,同时政策性银行也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完善了自身的经营约束机制,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不管是商业银行还是政策性银行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商业银行体系内部相互之间的竞争由于大家所处的政策环境基本一致,因此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之间的竞争伴随着相互之间的竞争摩擦却引起许许多多的争议,在银行界带来了一场比较广泛的讨论,那么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面对市场该如何合理合规合法的规范自己的市场行为呢?两者之间应该保持怎样一种竞争态势呢?这里笔者想谈谈自己的意见,并愿意与大家共同讨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加入WTO,金融服务业的不断开放。中国金融业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挑战,可以预言,未来商业银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优质黄金客户的竞争,因此,各商业银行开始采用西方的市场营销观念和策略。商业银行无论采取何种营销手段,其目的都是满足不同客户的金融需求,争揽优质客户,满足客户金融需求的市场营销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就当前新的市场环境下,国内商业银行应如何对优质各户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奏响了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号角,它在给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良机的同时,也给我国各商业银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强劲的冲击,集中表现在经营理念、管理体制、金融创新及经营手段上的挑战和冲击,并将在绩优客户、优秀人才、潜力领域等方面与外资银行展开激烈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入世”,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调整战略,大胆创新,深化改革,全面再造,全方位、分层次、多角度地寻求应对策略和探索发展战略,以使我国商业银行在即将结束的入世宽缓期后的国际一体化的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创建金融安全区,防范金融风险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真实性检查。文章分析了影响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真实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真实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尝试探讨金融改革下中国不同所有制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差异。我们使用分组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模型(Group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SFA-Group)对14家全国性商业银行1985-2010年间成本效率值进行计算。同时,本文引入Tobit模型以解释银行间效率差异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优于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改革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具有更明显作用。银行规模、不良贷款率以及直接融资额比例是影响经营效率的主要因素。提高金融市场竞争程度、完善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机制以及转变商业银行经营方式是以后金融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与监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金融体制正在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成了这一进程中实现混业经营的重要组织形态,金融控股公司与一般控股公司相比,有其自身的经营优势,但同时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问题,我国应构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有效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创新不仅是我国商业银行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应对外资银行的冲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制度、金融业务、金融技术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加入WTO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力度,提高竞争程度,放松金融管制,加大金融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力度,完善金融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9.
会计工作是商业银行的重要基础工作,负责核算银行业务,反映银行经营情况,监督银行经济活动,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产生的新业务也不断增加,以及人世后外资的大量涌入使银行业竞争加剧,都使银行会计工作面临更多的风险。而近年来金融系统案件的频繁发生,大多与银行会计制度不严有关。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入世后外资银行的介入,我国金融市场将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国有商业银行的地位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强大的人才竞争压力,金融创新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唯一实现的选择。在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并同时充分考虑我国商业银行特殊的经营环境和自身经营管理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