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地球物理理论从主体上是继承哥白尼理论体系的原版产物,地球围绕太阳自转,同时也围绕太阳公转出一条椭圆形轨道。这种理论观点至今已延用五百年历史,未呈见到过有异种观点的理论,现在我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地球公转轨道不是圆,而是一条立体波动曲线。我否定现代地球物理理论的依据:(1)地球围绕太阳转,太阳在宇宙空间中不是一个固定不动的圆心点,地球就无法运行出圆形轨迹;(2)地球自转轴以六十六度半的夹角斜立在地球公转轨道面上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春节探源     
春节是农历的新年。春,《前汉书&;#183;律历志》、《风俗通》诸书的解释为[春蠢也]。[蠢]是昆虫活动的意思,春来虫动,幼苗吐绿,万物兴旺。节。多指节气,是按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划分的,地球从春分点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它反映了季节变化、气候特点、物候现象的规律,春与节连起来,古人称这天是年之首、月之首、日之首,意味着春回大地。一元复始,气象更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环境医学与环境气象学专家们,对是否存在地球大气环境外的超地球因素(又称超地球效应),以及这些因素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们证实了地球公转所处的位置而产生的24个节气,如小雪、大雪、冬至、秋分……与人体的健康和死亡有关。专家们还发现超地球环境因素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1.太阳黑子活动与人体健康有关。如导致流感病毒抗  相似文献   

4.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春气始而建立 古人将站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太阳运动轨迹称为"黄道",一年刚好"走"完一个圆.将这个圆按15度的标准,可等分为24份,每份即为一个节气.  相似文献   

5.
精神快餐     
地球将拥有第二个月亮 1月8日,一颗编号为2002 A A29的小行星在接近地球,至少会在95年内接近地球至约600万公里距离。正如美国宇航局(NASA)专家所报道,这颗小行星令人感兴趣在于,它沿非常类似地球的轨道运行,但是任何时候都不会与地球轨道交叉,在95年内它会运行到离开我们地球相当近的距离。最近在地球与太阳引力共同作用下,它被拉出轨道,稍稍比地球更接近太阳,它在那里还会运行近百年。  相似文献   

6.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统历法有关系 为什么会有中秋节呢?说到底跟中华民族的历法有关系. 古代的人,天黑了睡觉,天亮了起床,每天这么过,时间长了会很平淡、很单调,也记不清到底过了几天.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计算时间的方法,那就是历法. 怎么来制定历法呢?主要根据两个东西,一个是太阳,一个是月亮.虽然我们都知道,地球围绕着太阳转,但古人一直是以为是太阳绕着地球转的.太阳一年四季的位置不一样,虽然每天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但它在天上的位置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7.
刘芹 《乡镇论坛》2020,(12):40-40
过了清明节,紧接着的下一个节气就是谷雨了。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0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如《群芳谱》所言:“谷雨,谷得雨而生也。”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的结束,气温回升加快。谷雨时雨水增多,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正在认真考虑这些构想的可行性——在过去几个世纪中,一些科学家们一直担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某一天地球出现过热症,人们将用什么方式给它降温呢?据近日的《纽约时报》报道,一些科学家将在8月份出版的《气候变化》期刊上提出一些奇思妙想:在轨道上为地球建立一个遮阳伞;人造乌云反射更多的太阳光线;给大海“补铁”以及拉远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等方式。  相似文献   

9.
你知道“天高地厚”吗?天究竟有多高?目前人类已观察到30多个银河系,查清的有3000多个星团,能看到的“太阳”有10万亿颗,最远的距地球约有200亿光年,这就是目前人类知道的天的“高度”。地有多厚?通过科学家们准确测定,人站在地球上的位置不同,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将无比巨大的太阳能电池阵放置在地球轨道上,组成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成为电能.1968年美国科学家彼得·格拉赛(PeterGlaser)首先提出了建造空间太阳能电站的构想,其基本思路是:将无比巨大的太阳能电池阵放置在地球轨道上,组成太阳能发电站,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转化成数千兆瓦级的电能,然后将电能转化成微波能,并利用微波或无线技术传输到地球.  相似文献   

11.
论文化力     
一、文化力是人类的第二个太阳 “文化力”就是国家发展的渊源,是联结地球“友好”、“和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的最后一年为我国农历庚辰年,因十二生肖中的“龙”代表“辰”,故庚辰年又称“龙年”。假如你翻开历书看看节气,准会发现这个龙年没有“立春”。那么你知道这个龙年为什么没有立春吗?我国农历俗称阴历,其实它并非真正的阴历,而是兼备阴历与阳历之长的阴阳合历。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回归年。其周期为365.2422天。回归年的长度带有小数部分,不便于实际纪年,放阳历将一年的总天数定为365天或366天(闰年)。24节气等分期中,节气与节气之间的间隔约半月,每个节气所在的日期也基本固定,如立春多在2月4日等。农…  相似文献   

13.
GPS定位原理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卫星群和地面监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除此之外,测量用户当然还应有卫星接收设备。a.空间卫星群GPS的空间卫星群由24颗高约20万公里的GPS卫星群组成,并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各平面之间交角为60°,轨道和地球赤道的倾角为55°,卫星的轨道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这样可以保证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地平线以上可以接收4到11颗GPS卫星发送出的信号。  相似文献   

14.
地球由于太阳光的照射而温度升高.但当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被反射回宇宙,地球的表面便会冷却下来即表面温度下降.这种温度上升、下降的平衡调节作用就是大气层中吸收紫外线的温室效应气体所担负的.也就是说当这个温室效应气体一旦增大,这种平衡 就会被打破,最终导致地球温度的上升.  相似文献   

15.
(一)节气法 天文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开始划分;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它们都是以地球在赤道上的位置为标准的。 (二)农历法 农历一月到三月是春季;四月到六月是夏季;七月到九月是秋季;十月到十二月是冬季。 (三)阳历法 气象上通常以阳历三月到五月为春季;六月到八月为夏季;九月到十一月为秋季;十二月到第二年的二月为冬季。 (四)物候法 杨柳展叶,桃花绽蕊是春天;绿树成荫,赤日炎炎,是夏天;果熟叶落,水清露寒,至秋;草衰花凋,北风怒号,方为入冬。  相似文献   

16.
紫砂竹编茶具属于筋纹型类茶具.筋纹型类茶具的造型特点是在几何型类(主要是圆器)的壶身上,横向分成若干等份,组成若干纵向条纹.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一页     
错金铁尺 错金铁尺是1968年河北满城西汉墓出土的铁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尺正反两面均有错金流云纹饰。两侧用错金小点表示尺寸分度,一侧分出10个等份。另一侧第1、2、4、8、10各个寸格内也未作细分,而在第3寸处分3等份,第5寸分5等份,第7寸处分7等份,第9寸处分9等份。这种在3、5、7、9各寸分成奇数等份的尺,属首次发现。是为何种特殊需要而制作,目前尚无定论。尺出土时已折断,两端锈蚀,部分尺星残损。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精密测量其中完整的第2、3、4、7、8各寸,量值在2.31厘米~2.33厘米之间。说明这是有特殊用途、精确度要求较高的测长工具。此尺的纹饰精美,分度精确。出土时外面用丝绸包裹,可见为当时所珍视。 (丘光明)  相似文献   

18.
神州五号升空后进入轨道绕地球飞行,以及脱离轨道返回地球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调整飞行姿态。这一过程是靠姿态控制系统完成的,其仪表中有一关键的光学材料,透光性非常好,耐紫外线和宇宙线辐射,耐几千度高温,抗冲击力强。这就是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真安主持下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  相似文献   

19.
我们生活和居住的地球,不停息地进行着自转和公转,引起了昼夜和四季变化。随着气温的上升.旅游季节的来临吸引着人们去换个环境生活,即使是短暂的几天,都能唤起人们无限的情趣。  相似文献   

20.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地球,在公转,在自转。2010年在向我们依依作别,2010年最后的几页日历在悄悄飘落,我们在为2010年的中国经济守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