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刑事诉讼中 ,刑事被告人的正当权利常常被忽视 ,本文重申刑事被告人的合法权利 ,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 ,以期为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促进司法公正作些工作。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由于相关法律条文的缺失,被告人在民事诉讼部分积极赔偿了被害人,却不必然带来在刑事审判中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后果,被告人于情于理会怠于履行赔偿义务,被害人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先刑后民"的主流观点也使得被告人在得到确定的刑事处罚后更加不愿意在民事上赔付被害人。因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相关法律条文的设置和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前置是有必要的。有了以上两点作支撑,我们可以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构建一个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3.
刑事强制措施与公民权利保障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的刑事强制措施在综合英美及大陆法系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以司法令状主义为其特点,注重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应当采取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刑事强制措施不服的申告权以及变更刑事强制措施申请权,对被超期羁押的申告权,对超期羁押行为进行治罪,扩大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适用范围,设立取保候审脱逃罪、监视居住脱逃罪等方法,完善刑事强制措施体系,保障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4.
被害人刑事诉讼地位的衰弱有其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在刑事诉讼中,优先考虑被告人的权利保障,以被告人的权利保护为中心展开研究和制度构建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被告人处于弱者地位,他们的合法权益是很容易受到侵犯的。因此在加强被害人权利保障时,也绝不能忽视或者弱化被告人权利的保障;而应该首先强调国家的责任,强调公检法等机关对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权利的保障,从而确保被害人相对独立的刑事诉讼权利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法院在一审宣判无罪后,不应立即释放被告人。在审监抗诉中,检察机关有权对原审被告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以保证原审被告人到庭候审。建议我国《刑事诉讼法》应进一步明确检察机关在审监抗诉中决定采取强制措施的职权与程序,以保证抗诉程序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立法中还没有沉默权制度,引入沉默权制度是大势所趋。建立沉默权制度有利干加强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基本人权的程序保障,促进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进一步民主化,是履行国际法义务的需要,也是树立公众对刑事程序的信心。维持刑事程序正常运作的现实需要。在此情形下,我国侦查工作应有的应对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律师辩护是刑事辩护制度的核心内容,本文就律师在侦查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在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律师职能的强化作为详细的阐述,这对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司法机关公平审理案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刑事辩护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其完善与否及完善的程度关系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保障,也是一个国家司法制度民主化、科学化发展的主要衡量标准.目前我国的刑事辩护制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所以,完善我国的刑事辩护制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在被告人的主体地位被强调和关注的同时,被害人的主体地位却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沦为刑事诉讼中的"被遗忘的人"。在分析了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理论基础,刑事和解对被害人权益保护的价值所在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建构以被害人为考量的刑事和解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由于我国传统的刑事司法制度已不能满足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需要,探寻新的刑事案件解决机制逐渐成为我国法律研究人员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刑事和解制度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真诚悔罪为前提,这有利于修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最大程度地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化解林区社会关系的矛盾,对于和谐新林区建设必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刑事和解可以更好地平衡被害人和被告人双方的利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刑事和解制度在新刑诉中更加完善,但是它并不是简单的"以钱赎刑",如何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上,防止司法腐败,是刑事和解制度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本文中心所在。让刑事和解制度在阳光下生存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迅速审判在近代司法有其重要的独立意义,其不仅可以迅速让犯罪人尽快获得惩罚,在犯罪预防上得到其应有的效果,而且是对于被告人基本人权的重要保障。我国宪法及刑事诉讼法在被告人及时获得裁判方面的保障不很完备,接受迅速审判的权利一直未能成为被告人权利保障的核心,导致审判上的延迟时有发生,因此,研究域外关于速审权相关制度及规定,了解速审权的具体内涵及其司法实践,对我国刑事立法及司法实务有借鉴作用,对加强对被告人权利保障,解决诉讼迟延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刑事抗诉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以国家检察权制约审判权的机制之一,二审抗诉作为刑事抗诉的主要途径,对于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落实有错必纠的原则,维护被告人、被害人和社会公共利益,防止司法腐败,实现公平正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实践,分析人民检察院二审抗诉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进一步加强二审抗诉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刑事附带民事制度是人权保障理念在刑事诉讼法中的反映,它是指被告人在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时给被害人造成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由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提出来的,人民法院判令被告人应当承担的一种民事赔偿责任。该制度本质在于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恢复已被损害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5.
在刑事诉讼中证明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在于公诉机关,被告人不必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无罪.但涉税犯罪案件由于案件本身存在着不同于其他普通刑事犯罪的特点,公诉机关的证明难度显著上升,故为了利益权衡,涉罪纳税人有必要承担一定程度的举证责任.纳税人承担一定程度的举证责任一方面有利于实现控辩平等,另一方面又能够使涉税犯罪案件得到快速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呼声的日益高涨,被害人的诉讼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强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并对被害人与被告人的权利进行平衡,已经是各国刑事诉讼法的发展趋势。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了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赋予其广泛的诉讼权利,但在被害人权益保护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我国应充分赋予刑事被害人诉讼参与权和意见陈述权,建立完备的国家援助及国家补偿制度,从而恢复因犯罪而遭受破坏的法秩序,缓和社会的报应情感,促进民众对刑事司法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刑法领域的正当防卫可分为一般正当防卫和特殊正当防卫,这两种防卫形式在刑事司法的适用上具有层次性和位阶性特征。在被告人提出正当防卫抗辩的故意伤害案件中,司法人员应当分三个步骤判断被告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第一个步骤,以刑法20条第1款为根据判断被害人的行为是否属于针对被告人实施的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第二个步骤,继续以刑法第20条第1款为根据判断被告人的行为是否属于一般正当防卫,特别是是否符合防卫限度条件;第三个步骤,以刑法第20条第3款为根据判断被告人的行为是否属于特殊正当防卫,特别是被害人的不法侵害是否属于严重不法侵害。只要以上三步中有一个步骤能够作出肯定回答,被告人的行为均属于正当防卫,否则只能按照犯罪处理。  相似文献   

18.
刑事发回重审制度的设计初衷是纠正一审裁判中实体和程序上的错误,尽管对于大部分案件而言,这一制度确实实现了纠正错误、保障被告人权益的目标,但在实践中,却越来越多地发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基于公权优于私权和效率优先的考虑,不允许被害人在刑事诉讼提起前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和原则上要求在刑事诉讼提起同时附带提起民事诉讼,并对被害人的精神损失排除在赔偿范围之外。因此,被告人长期潜逃无法启动刑事诉讼及刑事与民事诉讼在举证责任和证据标准上有重大不同,基于保护被害人的利益,应建立一定情形下赋予被害人在刑事诉讼提起前单独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应原则上确立民事诉讼在刑事诉讼以后进行,例外地在刑事诉讼中附带解决,被害人及其家属、代理人有选择权;附带民事诉讼应主要适用民法及民事诉讼的有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0.
量刑是对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的确定。刑事审判活动包括定罪和量刑两个环节,定罪准确和量刑适当是刑事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量刑公正比定罪准确更重要。因为司法实践中个案之间量刑不均衡,会导致涉案被告人及其亲属、被害人及其亲属的不满和对立,继而引起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乃至法治的怀疑和动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