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但它强调以供给和资源禀赋为导向参与国际贸易,并没有考虑市场需求的因素,从而出现了“比较优势退位”和贫困化增长的现象。本文凭借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评述,从需求的视角对李嘉图模型进行了修正,并提出了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主张:建立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创造市场竞争优势的对外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2.
从动态观点看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和自由贸易条件下南北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人们不得不反思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战略的有效性。根据动态比较优势原理,我国实施比较优势在未来对外贸易发展中具有不适应性,而应以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实现战略性转变,并依此制定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用来指导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是内在统一的,试图通过推行产业政策扭曲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在制定对外贸易战略时,应坚持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出发点,发展“适当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李霞  任婷婷 《现代经济》2009,8(3):24-25,63
比较优势理论是西方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践行比较优势理论时却遇到了贸易条件恶化、贫困化增长问题、比较优势陷阱。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70%,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全球第一。我国应扩内需、保增长,坚持两条腿走路,正确认识、合理利用比较优势理论,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伟 《现代经济》2007,6(5):17-19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是两种影响较大的理论。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区别与联系出发,对我国目前的贸易形势作出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是,我国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尽快调整贸易结构,在坚持既有比较优势(主要是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尽快提高对外贸易的科技含量,尽快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实现由依靠比较优势向培育竞争优势迈进,最终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西部地区在发展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分工方面比东部地区更有潜力。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本文从对分工优势的分析入手,重新解释了西部对外贸易发展滞后的真正原因在于西部地区的内部分工不足和专业化水平低下,进而提出了西部发展对外贸易应该以分工优势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7.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目前仍以廉价的劳动力作为我们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原来,我们享受廉价劳动力带来的众多消费品和大量外汇储备以及整个国家国力的拉升。而现如今,它却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隐患——商品国际价值链国内部分比重过小、外贸出口增量减价的恶性循环、对外贸易环境的恶化。由于忽视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国际资本的冲击和国内劳动力人口老化、技术水平较低等因素,比较优势战略显现出不适应性,出现了发展经济学所描述的贫困化增长,制约了经济增长的源泉——技术的进步。因此,我们应在适度发展比较优势的同时运用技术创新寻找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国际贸易中争取主动地位,真正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和更广泛意义上的竞争,采取何种贸易战略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比较优势战略不适性的分析,提出我国入世后应以竞争优势理论来指导贸易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的局面。本文通过对我国贸易条件与出口产品附加值的实证分析,证明了我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比较优势陷阱,并探讨了我国比较优势陷阱生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对外贸易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现行的经济新常态形势下,研究新疆对外贸易商品的贸易格局和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比较优势的相关理论,对新疆分类商品现有的比较优势、贸易条件指数和GDP贡献率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总体并未出现比较优势陷阱的特征,机电产品的比较优势在扩大,但钢铁和高新技术的比较劣势相对明显;纺织服装和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在下降,面临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严重威胁.最后基于实证部分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加快新疆经济转型升级和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竞争优势理论的提出,引发了国际贸易理论界关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理论关系及其适用性问题的讨论。本文从这两个理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入手,论证了竞争优势在客观上是对比较优势的整合与完善,提出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应以继续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为前提,以引进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适应的先进技术为重点,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比较优势的分析,论证了我国只能采取有选择性的进口与出口替代兼用的战略,以内向为主,以外向为辅,全力以赴改变贸易结构,完成从出口初级产品向出口制成品为主的战略转换,建立一个中国特色的综合性的对外贸易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从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并以当今国际贸易最新理论--战略贸易理论为指导,探讨我国外贸走出困境,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策略和途径:走科技兴贸之路。  相似文献   

14.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贸易优势与贸易顺差没有必然联系,通过"钻石体系"能够提高一国竞争力.我国的对外贸易并不具有国际竞争力,这与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有关.通过改变出口产品的生产要素,刺激国内需求和培养产业链可以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本通过比较优势的分析,论证了我国只能采取有选择性的进口与出口替代兼用的战略,以内向为主,以外向为辅,全力以赴改变贸易结构。完成从出口初级产品向出口制成品为主的战略转换,建立一个中国特色的综合性的对外贸易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16.
辛建 《全国商情》2012,(3):75-76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面临资源环境约束、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削弱、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等方面的约束。要通过企业加快重组和改革、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等方面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基本内涵及其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对于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需要的假设条件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运用做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实现我国对外贸易优化升级所需要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经济学界就一国外贸发展应该遵循何种战略原则的问题,出现了比较优势原则论与竞争优势原则论之争。然而,研究表明,这两种原则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存在较大的缺陷。本文提出并论证了超越这一争论的综合优势原则论:在国际贸易中,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容易落入比较优势陷阱,而遵循竞争优势原则则容易陷入赶超困境,只有遵循综合考虑外生比较优势、内生竞争优势和交易效率优势的综合优势原则,才能够使对外贸易和整体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对否认竞争优势理论的观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局限性,认为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超越比较优势的限制和制约。并对国家竞争优势的有关争论进行了探讨。但本文也指出,片面强调竞争优势也是不足取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将比较优较与竞争优势并重型发展战略作为今后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并分别从对外贸易、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分析了比较优势原则的理论渊源及其在制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中的现实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