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改革已经成为重要的议题。从金融改革的总体情况看,利率管制过程中产生了各种问题,在金融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让利率发挥市场性作用,才能更好的实现金融改革,推动金融利率市场化运行,确保金融改革能够符合利率综合管理的要求,提高利率市场化管理水平,为利率的全方位控制推动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金融的全方位改革。一、经济新常态下金融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情况经济新常态下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成为推动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金融利用区块链、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了新的应用环境,这对于促进实体企业增值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以2017~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影子银行视角,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价值提升的促进效应,并研究影子银行在两者之间所产生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提升了企业价值,且其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在内陆地区更为明显;影子银行产生负向调节作用,抑制了数字金融对企业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新业态,为金融交易方式和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金融安全风险也会随之增加。为提升银行金融活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人们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金融活动的特性和规律,对潜在风险进行预判,从而提高商业银行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鉴于此,本文基于大数据技术,对银行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进行研究,以促进金融技术的创新发展和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决定金融,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它的金融发展水平,但是,金融服务于经济的过程中,又反作用于经济。如果运用不当,就可能产生金融风险,甚至会危及全局。本文通过对新世纪中国金融的形式分析,研究金融在现代经济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包括金融在市场资源配置中起到核心作用;金融是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5.
金融创新的产生对宏观政策的制定、金融市场运行、商业银行透明度都有影响,金融创新能够管理和控制金融风险,也能加剧金融风险的扩大,对金融稳定性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的金融监管应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间以及同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通过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与国际性金融监管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制定,借鉴国外金融监管经验.不断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赋能供应链金融创新是推动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持续稳定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在全球金融风险急剧增加的背景下,供应链金融与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相融合,成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授信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在对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进行特征选择的基础上,采用一种动态变异的粒子群算法(DPSO)和AdaBoost算法对SVM进行协同优化和集成,建立了Adaboost-DPSO-SVM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中,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相对其他评价模型具有更好的分类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7.
杨道衡 《工程经济》2015,(10):110-114
大数据时代奔涌而来,随着时代的变迁,金融界开始出现了一种新兴的交易模式,也就是影子银行。然而随着影子银行的日益壮大发展,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风险因素也逐渐开始暴漏显现。故而,本文特别针对大数据背景下的影子银行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了影子银行在运行发展中产生的风险问题,以及阐述了应对影子银行金融风险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庆 《冶金财会》2002,(12):10-13
<正> 金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对外国际关系的核心内容,也是自从上世纪以来继原材料、产品市场竞争之后的第三次竞争焦点,因此,金融体系健全性及金融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就显得至关重要。但是,由于金融所特有的货币信用经济属性,决定着其中的不确定性投机因素比其他任何一种资源配置机制都大,即金融风险是伴随金融制度建立与发展过程的客观问题。因此,能否正确认识并予以有效地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是确保金融安全的关键,关系到金融制度及金融市场的效率。实际上,由于金融几乎贯穿于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以风险控制为基调的金融安全,已成为当今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财经     
银监会组织架构调整大幕开启
  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业监管部门启动了重大的组织架构改革。1月20日,银监会宣布对现有的部门设置进行调整,将监管二部拆分为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监管部;将信托监管部从非银监管部分离出来;并新成立审慎规制局、现场检查局、普惠金融局。银监会拟于2月份新老架构混合试运营,3月正式依照新架构运行。  相似文献   

10.
本轮市场化债转股是国家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三去一降一补"大背景下推出的金融配套改革措施,与上一轮政策性债转股政策存在很多差异,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对上一轮政策性债转股和本次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背景进行简要对比,分析了国有煤炭企业在新一轮市场化及法制化条件下实施债转股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前形势下煤炭企业实施市场化债转股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部门的风险和不稳定性因素可能极大地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因此,正确评估一国所面临的金融风险成为维护一国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内容。在学术界,金融危机(稳定性)理论已经过了强调“基础经济变量”的第一代模型、强调“心理因素”和“预期自致型危机”的第二代模型和对国家资产负债状况进行总体分析的第三代模型的衍变过程。资产负债分析是第三代理论研究模型的核心,但由于统计资料的局限性,这一分析方法在我国的应用还受到诸多限制。  相似文献   

12.
宋建宇 《中国石化》2013,(12):66-67
能源金融系统在资金、实物与信息的层面上形成了风险传染机制,随着能源市场与金融市场联系的加强,跨系统的风险传染变得频繁和现实,向金融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格局下的能源金融风险 按照风险产生的原因,能源金融风险分为环境风险、技术风险、行为风险和介入风险四方面。这些风险会通过能源与金融的关联机制,在资金、实物、信息等层面在两大系统之间形成风险传染。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检验我国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存在顺周期性特点的同时,引入带有随机波动时变参数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基于历史数据研究跨境资本流动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冲击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跨境资本规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综合指数的冲击响应方向在样本观察期内均为负向,并且响应程度随时间推移逐渐趋于弱化。随后,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在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冲击传导的过程中,进一步探讨货币政策因素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因素是否对其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方式与效果。研究发现:跨境资本流动通过推高M2增速使得系统性金融风险攀升。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其作用原理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削弱M2增速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抵偿作用,进而减少跨境资本流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负向冲击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冶金财会》2019,(4):21-23
<正>在经济新常态下,河钢集团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实施产业链全球化布局,在深化国际产能合作、进出口贸易、"走出去"战略等方面均迈出了坚实步伐。企业进出口业务关税一直多由银行出具保函,费率固定且有保证金要求,面对海关总署"创新税收担保方式"的试点窗口机遇期,河钢金融团队积极谋划,勇于探索,充分发掘内外部资源,在石家庄海关的支持和帮助下,运用财务公司金融牌照资质申请参与海关关税保函业务,降低了通关费用和财务成本。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2014年,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国纺织行业也迎来“新常态”,行业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速。综合已经披露的纺织上市公司2014年报数据看,传统纺织企业增长平稳,新兴产业增长较快,总体看各上市企业都在积极应对“新常态”。  相似文献   

16.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11,(2):F0003-F0003
由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发起,大连理丁大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大连银行、中国交叉科学学会金融计量分析与计算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2011)金融风险与公司金融国际研讨会”将于2011年6月30日-7月1日,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7.
张桢 《工业技术经济》2016,35(2):97-104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认为,处于技术世界前沿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将带动金融结构向金融市场化方向发展。本文针对我国金融结构和产业发展的现状,建立了包括金融与产业因素两变量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运用单整、协整与格兰杰方法进行检验并对模型进行估计,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带动直接金融的发展,而是促进了银行信贷的扩张,强化了以间接金融作为主导的金融结构;同时,高技术产的发展没能发挥促进我国整个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进一步从银行“搭便车”行为、我国高科技产业低风险特性以及我国主要资本市场上市门槛过高三方面解释了我国高科技产业与金融结构的关系。目前,我国经济正向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方向转变,制造业也将更加科技化、智能化,面对这些新情况,提出了“十三五”期间促进高科技产业和金融市场共同发展的五条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下的中国经济,正逐步走入新常态。新常态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实质是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这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更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折射到建筑业,以怎样的心态看待行业增速的放缓?行业产能过剩,高产低利下,企业的经营结构做怎样的调整?面对人口红利优势消退,劳务成本大幅上升,企业又该如何拓宽新的思路,探寻新的动力,来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这些都成为了施工企业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低速经济发展速度也许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新常态。制造业在新常态下的表现就是需求不足,盈利下降,企业苦不堪言。近日,国内长期从事制造业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呼吁,要破解传统行业的发展困局,不仅要在“制造”上花力气,还要在“服务”上动脑筋,服务将助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助力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着陆。  相似文献   

20.
正确诠释新常态的内涵理解新常态的要义。所谓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在对宏观政策的选择、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方向性、决定性的重大影响。把握新常态的关键。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就是要正确认识企业当前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就是要主动适应在提升质量上求速度、在持续发展下引领企业健康发展,同时把握好规模与效益、速度与质量、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