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智沛 《数据》2011,(7):20-21
节节攀升的CPI指数加剧着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在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较为复杂的背景下,什么力量扮演着通胀助推器的角色?国内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对通胀的传导作用需引起高度关注和警惕。作为工业企业生产的晴雨表、CPI的先行指标,PPI指数正在揭示这一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通胀高企的时代,“战胜通胀”已经成为中国一个新的经济口号、甚至是政治口号,全民陷入了一种通胀恐惧的误区,在您看来,这种恐惧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经济主体该如何理性应对通胀?  相似文献   

3.
通胀猛于虎,将引发中国经济的多重两难,此时利率与货币政策,调整哪个能更有效率地抑制通胀?这又将引发哪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何春梅 《英才》2010,(11):48-51
作为老牌央企,如何让纺机制造大国的核心技术跟上国际步伐?如何才能抵御经济周期,增强企业免疫力?中国的纺织装备制造企业如何面对转型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泽华 《企业文化》2016,(1):9-11
2015年以来,有关“智能制造”不断见诸媒体,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在讨论、规划着智能制造,有些企业早已捷足先登开始了实践。那么什么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有哪些意义?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将会产生哪些影响?人们观察着思考着。  相似文献   

6.
安倍经济学     
《英才》2013,(3):21-21
为摆脱延续多年的通缩顽疾、刺激经济增长,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上任后,立即采取激进的货币政策: 1,增加公共开支。 2,迫使日本央行宣布将通胀目标上调至2%。 3,从2014年开始启动无限量资产购买。 “安倍经济学”意在制造通胀预期,从而刺激日本民众增加消费、企业增加投资,带动日本走入价格上升、经济成长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危机中有商机,如今已成为经济动荡中企业界的关键词之一。然而,“中国制造”在危机中的商机何在?“中国制造”如何才能赢得商机?政府应如何扶助企业提高掘金能力?记者日前走访了珠三角一些优势企业,透视在全球经济动荡中这些企业眼中的商机。  相似文献   

8.
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经济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杰 《上海企业》2011,(11):40-40
魏杰在"2011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管控趋势高峰论坛"上发言:中国未来宏观经济的大体走势。第一个压力就是通货膨胀。通胀的压力正在释放,而且去年这个时候我们还在讨论通胀预期,就是预计出现通胀,我们尽量不要它出现,要管理好通胀预期,现在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现实。为什么这样讲?因为通胀问题是一个货币问题,就是货币发多了,如果从这个角度来  相似文献   

9.
美元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民币升值对内贬值的同时,美元贬值却无忧通胀,为什么?这又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0.
优秀的企业在危机中依然可以保持与环境的良好互动,所以从根本上讲。企业还是需要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来应对挑战。事实上。中国制造企业的效率提升空间仍然很大。有哪些方法可以继续降低成本?制造企业应如何打造内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个行业发展近30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个行业最早成立的企业耍打造成为百年企业.还有70年的时间。可是在这个后危机时代。我们却发现,传统物业管理之路越走越窄——管理费难涨、人工成本不断上涨、通胀预期下的物价上行压力很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制造的困境与解困战略】专家详解中国制造面对困境和出路 中国制造面临困境的核心问题是什么?面对困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战略?长久不衰的大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有何奥秘7如何招聘与培养优秀人才解决企业困境?中国制造业必须经历怎样的蜕变过程?如何未雨绸缪.避免在重新洗牌中陷入困境?各路学者.专家们的精彩演绎将为您打开心中的结。  相似文献   

13.
赵晓 《中外管理》2008,(1):20-20
假如通胀不是最大隐忧,那什么才是?假如泡沫不可避免,那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经济增长指标出现了下行势头,在未来几个月,通胀水平也可能有所下降。这是否意味着控制通胀的战斗已经打赢,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又该被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5.
王艳 《物流时代》2011,(5):12-12
货物运输过程中各部门条块分割的非法执法行为给物流行业带来的负担何时能“减负”?在目前通胀预期高涨的情况下,燃油成本、人工成本都在挤压着物流企业的利润率。近期有媒体报道了从四川到北京大货车的遭遇,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导刊》2011,(6):20-21
从目前来看,通胀仍在上行,但还不至于"失控",而货币政策收紧仍然十分必要。 今年以来,通胀压力持续上升。而随着4月5.3%的CPI等经济数据出炉,市场又开始担心经济增长是不是会往下调?而且央行已5次上调准备金率、两次加息,货币政策未来到底怎么走?让我们来听听几位国内外知名金融专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到底哪些装备制造企业机构才能既进得去、又出得来?这些大块头的重资产企业,应该怎么投?  相似文献   

18.
正一、引言现今,中国企业的成本管理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劳动合同法》的进一步实施,以对内延长劳动时间的方式来降低成本不再可行;持续的通胀预期下,原材料与燃料的价格一路上扬";科学发展观"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使企业的环境成本大大升高。中国企业曾经依靠制造环节低廉的人工、资源和环境成本获得的低成本优势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19.
刘玮 《数据》2008,(5):58-59
猪肉、粮油价格一涨再涨,中国似乎正面临着“结构性通胀”的困扰,然而,部分商品价格上升真的能引致通货膨胀么?如果寄希望于价格管制政策来结束通胀,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只会是缘木求鱼。  相似文献   

20.
Q 我是中国一家大型家电制造企业的总经理,我们企业一直都想到越南投资建厂。不知目前经济危机对越南国家银行的冲击是否很大?是否会影响到越南银行对企业的借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