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汉书·沟洫志》载成帝河平元年及其后二年两次治河修堤后,“卒治河者,为著外徭六月”。或谓外徭系远离本郡县的役期较长而劳剧程度较大的“更役”(高敏:《秦汉的徭役制度》,《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1期)。此说可商。《汉志》注引孟康曰:“外徭,戍边也。治水不复戍边也。”颜师古非之,谓“以卒治河有劳,虽执役日近,皆得比徭戍六  相似文献   

2.
山东青岛土山屯汉墓出土木牍为汉代赋役制度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堂邑元寿二年要具簿》表明,男子23岁傅籍为“卒”之后,根据身体条件和徭役义务等因素,课役身份继续划分为“罢癃睆老卒”“甲卒”“更卒”等。“罢癃睆老卒”被排除在“甲卒”之外,不服兵役和更役,仅在地方上服半役。《元寿二年十一月见钱及逋簿》“罢癃卒钱”是“罢癃卒”缴纳的代役金,与更赋类似。由于木牍出自墓葬,并非实际使用的文书,存在一些不可知因素,所以《元寿二年十一月见钱及逋簿》“罢癃卒钱”出现两次的原因,尚无法确言。但这提示,土山屯汉墓出土木牍的研究,需要注意墓葬出土简牍文书的性质、书写格式以及数据的准确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简牍对秦及汉初的"寡"在爵位、户籍、经济生活等方面皆有反映。"寡"可有爵,"大夫寡""上造寡""关内侯寡"等是"袭"或继承其亡夫爵位的有爵者。"寡"可"为户",并有权继承其夫、子的财产,但也受到一定限制。官府对有"寡"家庭在徭役征发、户籍"分异"、养老等方面有一定照顾。"寡"可通过开垦荒田、种植农桑、纺织等获得生活资料,亦可通过工商信贷获得经济利益,并有代表家庭向官府登记财产(占赀)和纳税的义务。"寡"如犯"赀"罪,需交纳"赀钱",亦可根据规定享有"复"的优待。上述政策的实施,与两性社会分工差异、特殊历史背景下男性的大量非正常死亡、国家扩大赋役征课范围以及奖励军功、保障军队战斗力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4.
运河徭役经历了从明初佥派杂役到中后期折银官雇的变化过程,徭夫被编入均徭银差,募夫成为河工夫役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其他徭役,河役及其编审具有特殊性,明末清初,淮安牙行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牙行出夫供役的"山阳行夫",到牙行纳银官雇的行夫银,清初又分化出折夫银和扣利银两种名目,淮安的河夫雇募及其经费来源越发依赖牙行、埠头等中间群体。淮安的牙行、埠头综合了多种功能,兼具多重性质,通过为官府当差纳银来换取在商业贸易中的特权和利益。在河役由力差变为银差之后,牙行的职责从承担徭役编审转变为缴纳商税,税役负担逐渐固定化,也为地方官府增加了正额外收入,引发衙门之间的利益争夺。清初,通过归并征收,统一事权,折夫、扣利等河银最终都被整合进入淮安关的税收体系中,由税关统收分解。  相似文献   

5.
最新刊布的《岳麓书院藏秦简(叁)》首次披露了有关秦"訾税"征收的历史真相。根据这批简文记载,"秦及汉初不存在财产税"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秦"訾算"并非"訾税","訾算"只是"訾税"征收的前提条件。研究表明,秦"訾税"征收大略分为四个步骤:一是确定征收对象;二是规定征收范围;三是以户为单位,按訾产折价之多寡计征"訾税";四是设立专门机构,极力追缴拖欠官府的钱财。《岳麓书院藏秦简(叁)》"识劫案"还展示了"匿訾"案件的审理过程,不仅填补了秦汉隐匿"訾税"案件的史料空白,而且进一步深化了学术界对秦司法制度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清代宁波契约文书中"更田"、"更地"等"更~"说法十分常见,弄清楚其含义,将有助于正确解读该批文契。本文主要依据文契中出现的"更~"与"众~"及"采~"异文现象,认为"更~"与"众~"或"采~"所指相同,即用以指称两家或几家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某一处田、地、山或屋等,因而"更田"与"更名田"无关,它指的是两家或几家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某一处田,"更地"也不是指"屯更地",它指的是两家或几家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某一处地。  相似文献   

7.
曾经,萨博是"扶不起的阿斗"。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下称"通用")没有救活瑞典萨博汽车公司(SAAB Automobile,下称"萨博"),百年豪华跑车的缔造者世爵汽车公司(下称"世爵")也没能养活萨博。如今,汽车经销商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庞大集团",  相似文献   

8.
刘锋 《新财经》2003,(1):21-21
入主"一钢异型"显财技 斯威特出击资本市场的成功一役是2000年间对沪市"一钢异型"(600608,"上海科技"的前身)的重组,在那个网络概念横行市场的年份,将一个原本属于冶金行业的传统公司改造成具有高科技题材的"上海宽频科技",颇有些"点铁成金"之术.  相似文献   

9.
颜一 《东北之窗》2008,(Z1):54-55
前不久,台湾民进党2008年"总统"候选人谢长廷称,其子谢维洲在军中服役时,有长官曾公开批评陈水扁、谢长廷,但自己的儿子当时碍于军纪,没有"仗义执言"。对此,岛内舆论都不以为然,因为台湾高官子女服役享受特权,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谢长廷此举,显然是借吹捧儿子抬高自己。  相似文献   

10.
"错综复杂"的2005年已经过去,"眼花缭乱"的2006年已经到来。2005年,我们面对过前所未有的挑战。2006年,中国将致力于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在注意到"外患"的同时,也注意到"内忧",中国决定改变自己。随着"蓝海战略"第一役战幕的拉开,中国经济将进入持续发展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1.
宋朝乡村职役制度的构成和变迁与"富民"紧密相关。"富民"是宋朝乡役的主要应役人,他们对乡役收益的不同预期,决定着他们的充役行为选择。当北宋前中期乡役从有利可图变成为一种沉重负担后,"富民"就以各种方式逃避充役以为应对,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影响到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有效统治。宋朝官府一方面在制度层面进行补充完善,另一方面尝试改革"富民"充任乡役的方式。熙宁时期的免役法改革,"富民"交纳免役钱得以身免充役,官府则以役钱雇募专人应役,同时借机补充国家财源,双方初步实现了彼此在乡村中相对利益的最优化。但在政局变动和国家财政需求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官府破坏了免役法募役制,导致差役法的复行。哲宗绍圣元年(1094)以后到整个南宋,乡役制几经反复,差募并行、名募而实差成为乡役的普遍实态。在"富民"的倡导下,南宋部分地区又有"义役"兴起。宋朝乡村职役制度的变迁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富民"与国家围绕各自利益在乡村中互动与博弈的结果。通过"富民"与国家互动视角对宋朝乡役制度的考察,既可揭示其变迁的深层原因,也可从中窥见"富民"与国家关系之一斑。  相似文献   

12.
汪红 《东北之窗》2008,(16):22-25
有"经济宪法"之称的《反垄断法》,8月1日起开始实施。然而,这部历经14年利益博弈后久拖不决才磨成一剑的《反垄断法》,却在没有任何配套操作规则的前提下就仓促上路,又实在让人难以看清它是"利剑"还是"钝刀",尤其是从这部法律在有形无形之中所留下的几道后门来看,"利剑?钝刀?"的两种作用,更显得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13.
<正>越王勾践剑素以"天下第一剑"著称于世;越式青铜镜在中国铜镜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天下铜镜出会稽"之称;越窑青瓷是成熟最早、最负盛名、烧制年代最久的瓷器,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母亲瓷"。绍兴古代的这三种工艺珍品被称为"古越三绝",都是工艺美术的巅峰之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古越三绝"正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文化界的浓厚兴趣。有权威专家建议说,绍兴应尽快给"三绝"找个让世人瞻仰的藏宝馆。更多的老百姓说,让"古越三绝"成为"绍兴三宝",重现辉煌、"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应是绍兴文化强市建设的题中之义、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17日的讲话,特别是其中9次谈到"中国梦",又一次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 "新领导集体的动员令" 日本《产经新闻》报道称,近年来中国领导人一再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将之概括为"中国梦",作为新领导集体的象征. 《印度时报》网站的报道称,"中国梦"的提出,表明中国领导人希望实现中国人对分享机会和繁荣日益强烈的愿望.文章说,习近平和新任总理李克强承诺,将采取严厉措施破除既得利益格局,改革分配制度,并使农民工逐步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5.
"财"与"智",哪个更重要?答案不一. 但笔者看来,"智"比"财"重要.有智,就能挣得第一桶金;有智,能使"财"运兴旺;有智,比有点"财"更可靠,因为它本身是财富,是创富之源,是最活、最有价值的投资和财富.  相似文献   

16.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新生和中坚力量,更决定着高等教育的未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发生变革、高校评价体系进行改革,这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青椒"是网络上对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戏称。"青椒"之焦,折射出当代"青椒"群体在社会环境、工作负荷、职业发展、生活交往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压力和困境。本文分析了高校"青椒"群体职业压力产生的理论基础、压力来源、现状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缓解策略,帮助"青椒"群体突围现实之困,促进"青椒"群体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吴倩 《走向世界》2009,(34):49-51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作为农业大省,从改革开放之前的"地区行政公署管县"到20世纪80年代之初的"市管县",山东对县域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探索一直在顺势而为.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县域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市管县"的多重管理体制造成的矛盾窟发突出.  相似文献   

18.
秦时的户赋包括五月户出钱(可折为布或茧)和十月户出刍(或钱),汉初的户赋则仅指五月户出钱。亦即,从秦到汉初,户赋由对“户”征收税赋之统称演变为五月户出钱之专称。秦及汉初的五月“户出钱”属帝(王)室财政,十月户出刍则收归国家财政。秦至汉初户赋的类似特征及变化,还可在秦汉时期的“以算所征之赋”与“口钱”那里得到参照。汉武帝前,“以算所征之赋”包括上缴国家财政的算钱和上缴帝室财政的算钱(口钱);武帝后,“以算所征之赋”仅指前者,后者(口钱)则独立为专门针对3岁或7岁至14岁人群征收的人头税。自武帝在原口钱基础上加钱补车骑马后,口钱的外延既可涵括上缴帝室财政的20钱和上缴国家财政的3钱,也可仅指前者,后者则被称作“马口钱”。对这些“复合型”赋税内部结构及分化动因、过程、影响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探讨秦至汉初帝室财政、国家财政的分野,秦汉赋税体系的内在演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多年之后,说起一两个典范案例,联想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联想控股")成员企业——北京弘毅远方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下称"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定会想起,他与他的团队鏖战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联重科",000157.SZ,01157.HK)一役。  相似文献   

20.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在中国财政史上,与"量入为出"相对应的理财思想是"量出为入",也叫以支定收,是指在合理确定财政支出范围及规模的条件下,根据支出确定收入。早在西汉时期,理财家桑弘羊实行盐铁酒专卖时就有"量出为入"的意识,但没有明确地提出"量出为入"的概念。直到唐朝德宗时期的宰相杨炎在进行"两税法"改革时,才正式提出了"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的理财思想。杨炎(公元727年—781年)是一个有才气的官员,唐代宗大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