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入WTO后我国汽车工业形势分析和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已经成为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国际地位不断提高。1997年,1998年和1999年全球汽车总产量分别为5405万辆,5193万辆和5470万辆,我国汽车总产量分别为158万辆,163万辆和180.3万辆,分别列世界第11位,第10位和第9位。1998年和1999年全球轿车总产量分别为3733万辆和3866万辆,我国分别为50.8万辆和57万辆,分别列第14位和第13位。所以,从总量上看,中国已经是汽车生产大国。年产50万-150万辆经历的时间,国外十大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平均为9.5年,中国为5年(1991-1995),仅次于美国和日本。1995年中国就具备年产240万辆汽车的能力,目前的生产能力在280万辆以上,其中轿车100万辆以上。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太慢。另外,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大也是最后一个潜在的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2.
李毅文 《经济师》2000,(11):162-163
一、加入 WTO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1、加入世贸组织后 ,将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加入WTO后 ,可促使国外资本流入我国 ,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长期和短期资本 ,使我国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然而保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它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必将促进社会对保险的需求 ,这对我国保险业的开拓提供了良好的契机。2、有利于提高我国保险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国外 ,有些国家的保险业已有上百年历史 ,积累着一套丰富的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在我国保险体制转轨过程中 ,吸取外国先进的保险技术和管理经验 ,引…  相似文献   

3.
凯恩斯认为,在现代经济中之所以存在失业,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的缘故。有效需求是商品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因此,就业率受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方面的影响。我国加入WTO在即,那么,研究加入WTO会对我国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产生的影响,社会得知其对我国就业状况的影响。 一、加入WTO,可刺激投资需求 1、外商投资企业直接增加就业。 中国劳动力资源占世界总量的26.3%,而资本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3.4%,资本资源严重不足。中国失业问题是总量问题,即就业  相似文献   

4.
一、加入WTO后我国珠宝首饰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加入WTO后,珠宝首饰业的生产、加工、贸易逐步融人国际市场,使我国珠宝首饰业面临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从出口、消费和投资看当前国债政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出口、消费和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三大主要动力,从长期发展来看,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出口保持高速增长的可能性不大,告出口来拉到内需的增长存 较大的不稳定性,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净贡献率将进一步下降,随着新旧分配格局的转换,居民收入增幅开始下降,不同层次居民间收入差距拉大,储蓄特征的加强以及消费信贷市场不发达等,均不同程度降低了居民总体消费倾向,影响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以国债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理所当然成为政府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市场需求从其内容上看,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两部分组成。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依赖于国内总需求的不断增加,而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协调、均衡发展,才能保证目标的实现。1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互动 按SNA口径确定的市场需求,包括个人与社会消费对消费品和劳务的需求,扩大再生产对投资品和劳务的需求,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对投资品的需求三部分内容。90年代的中国经济面临的一大问题则是国内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城镇居民收支预期尚未出现明显好转。农民收人增长缓慢,最终消费需求不旺。”因此,“扩大…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从投资和消费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结合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现状,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与居民消费增长率固定资产形成增长率的经济计量模型,同时用此模型分别预测了2000年和2001年GDP增长速度的变动范围区间,最后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提出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9.
王涌  邵铁柱 《技术经济》2001,20(12):5-7
金融服务贸易是WTO确立的服务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取得和保持竞争的优势,近年来,这个最具有历史传统的行业,大张旗鼓地进行了最剧烈的变革。这些变革对全球金融业特别是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之呈现出以下值得关注的新的发展趋势。简要概括为:①经营全能化。②业务全球化。③竞争白热化。④规模大型化。⑤服务创新化。⑥收入多元化。⑦管理系统化。⑧行为法制化。⑨手段现代化。⑩体制股份化。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后外商直接投资趋势分析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加入WTO后,外商直接投资的领域将进一步扩大,经营环境将大大改善,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也将出现新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我们应进一步改善投资的法律环境,切实加强产业结构导向,完善产权交易市场,积极开拓利用外资的新途径,努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将会全面实行对外开放。就我国IT产业来说,加入WTO既会带来机遇,又会带来挑战。为了应对加入WTO所带来的挑战,应当在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科学的IT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国家风险投资基金和培育有效竞争的IT产业运行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来推动我国IT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从整体上看已经跨入工业化中级阶段,经济总量、人均水平均已达到一个新的层面。但是目前福建三大需求结构中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国民经济整体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本文通过对福建改革开放以来投资、消费和净出口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对如何加快消费及其与投资、出口协调拉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后的我国企业重组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自由贸易理论给世人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模型 ,即完全开放的国际商品市场 ,可以使贸易各国最为充分地利用比较利益优势 ,实现国际资源的最佳配置 ,使贸易双方获得最大的利益。而世界贸易组织 (WTO)的成员国在享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经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对我国银行业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莫授鹏 《江南论坛》2001,(12):36-36
中国跨进WTO门槛,意味着中国将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同一规则下与西方发达国家展开激烈的竞争。中国的新闻业同样如此。面对即将来临的竞争和挑战,只有集中注意力深入研究,预测加入WTO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和震荡,未雨绸缪,加大整合力度,把“新闻业”做大做强,创造条件建立起媒体的“航空母舰”方是正确的对策。国内媒体的优势在哪里分析起来,我认为大致有三点:一是国内新闻媒体立足本国对中国国情、民情了如指掌,信息来源多,渠道畅通,对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获悉早,传播快,在竞争中可领先一步,而外国…  相似文献   

16.
经过多年艰苦的谈判,我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一员,这将对我国的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加入WTO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重要背景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一、开拓境外劳务市场的战略意义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而就业机会匮乏、经济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积极开拓境外劳务市场对我国具有如下战略意义: 第一,为有效缓解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找到一条新途径。我国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后我国利用外资面临的形势和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入WTO后,从总体上看,我国利用外资应该说机遇大于挑战,我国利用外资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宏观环境将有大的改观,吸收外资政策将更趋宽松,限制明显减少,外商投资企业在经营方面将有更广泛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将明显改善,外商投资的领域将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对于吸引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来华投资十分有利。我国吸引外资的地位提高,外商投资的信心将增强。  相似文献   

19.
面向21世纪,世界教育正在出现新的变革趋势:教育投资成为国家和社会最必需和最有效益的基础性和生产性投资;教育将在更高普及程度的 基础上,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摆到突出的位置;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将是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广泛应用,将引起教育思想、观念、手段、方式乃至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化。我国要在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就必须高度重视这些新动向,及早做出加大教育投资的战略筹划。而我国加入WTO后,将会给教育投资提供许多难得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加入WTO后的税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