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8 毫秒
1.
本文针对西方知名电视新闻频道的频道结构、运作模式、经营竞争策略、资源条件、生存环境等展开了探讨,以期对国内电视新闻频道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电视媒体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竞争中取得先发优势,频道的品牌建设势在必然,笔者试图通过对台州电视新闻综合频道一个频道品牌战略的实施,分析作为一个地方电视频道,如何在当今的电视频道竞争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电视新闻栏目的产生及特点进行了梳理和概述,通过对电视新闻栏目发展现状的分析,把握新环境,总结目前我国电视新闻栏目存在的问题,剖析中国电视新闻栏目在新时期的创新手段,通过对电视新闻栏目新时期发展新趋势的探讨研究,更好地提升我国电视新闻栏目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4.
一个优秀的电视新闻作品,除了具有丰富翔实的事实、发人深省的主题外,情感表达也是一个增强新闻感染力和可视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在论述电视新闻中情感表达的作用和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一些优秀的电视新闻作品情感表达的规律。最终得出结论:电视新闻要有情,但不能滥情,要做到事、情、理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于视觉传播的角度,从电视新闻的镜面信息量传播、生动性传播、独特性传播和装饰性传播四个方面,结合理论和实践,客观分析电视新闻镜面传播的效果特点.文章提出,在视觉文化时代,电视新闻恰当地运用视觉语言,重视电视画面的表现力,提升电视新闻的画面美感度和信息量,是增强新闻可视性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的诞生给电视新闻带来了巨大变革,使传统的新闻来源更广泛,丰富了节目的形式与内容,给电视新闻带来前所未有的“互动感”。电视新闻的“服务性”取代了原始的“强制性”,突出了“陪伴感”,并与观众建立起长效联动。百姓逐渐成为媒介的主体,这赋予了电视新闻更深刻的社会意义。在新媒体的影响下,电视新闻业越来越迎合受众对于获取信息的渠道、时间和地点灵活性的要求,并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移动客户端等多渠道全方位及时发布,成为具有全新生命力的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7.
对电视新闻的事件与现场报道,要分解为:事件发生现场、记者进入新闻事件后发现的现场、追述现场、调查追踪现场,同时要注意电视新闻报道的现场话语。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电视新闻的基本要求。本文从推动新闻观念创新、注重新闻的选题创新、注重新闻表现的创新、注重新闻运作创新、注重新闻人才的创新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我国电视新闻改革和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娱乐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新闻娱乐化的定义和表现为基础,分析了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成因,提出了正确对待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地市台其电视新闻的制作水准不高,如栏目分散、时间短、深度欠缺,在信息传播的广度、深度及形式等方面,仍有待拓展。电视新闻所处的信息环境变化考验着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方式。作为地市台的新闻工作者在感受中央、省级媒体对地市级媒体的影响和冲击的同时,常常感受到一种触动——地市台新闻节目的舞台虽小,但有较大创新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中外电视新闻杂志栏目存在着明显不同,不论是从栏目编排、栏目选材、栏目主题,还是主持人风格方面,《60分钟》作为中国《东方时空》的"母版",是其发展的指导教材,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电视新闻杂志栏目的众多不足并向外国借鉴取其长,丰富栏目模式、找到新的立足点、大胆的节目定位、融会贯通从而产生新的独特的中国式电视新闻杂志节目,获得观众的青睐,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观众参与”的电视新闻模式的成因与意义,对电视新闻节目实施“观众参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舆论监督是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职能之一,正确把握舆论监督的"度"在电视新闻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正确把握舆论监督"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把握.并对电视新闻节目舆论监督中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作者的思考和观点.  相似文献   

14.
赵琳 《大众商务》2010,(16):137-138
舆论监督是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职能之一,正确把握舆论监督的"度"在电视新闻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正确把握舆论监督"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把握。并对电视新闻节目舆论监督中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作者的思考和观点。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道专业化是我国电视业改革的热点,当前实践中存在着专业频道不专业、频道设置雷同、经营困难等诸多问题,探究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完善的市场基础和必要的政策环境。未来可通过深化广电体制改革、完善市场基础,建立双重的频道运营模式,开展有线电视付费业务,走节目市场化的道路等应对策略,实现我国频道专业化改革的战略突围。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标题与报纸、广播的新闻标题一样,是新闻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新闻标题的写作,要力求准确、鲜明、生动.标题是新闻的核心,是作者对稿件的提炼和总结,它体现了作者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一条好的新闻,如果没有好的标题,往往会丧失其魅力;反之,一个好的标题,又有顺畅的文稿和与之相配的动人画面,这样的电视新闻便会深深地打动观众.因此,我们必须克服"重新闻内容撰写、轻新闻标题制作"的倾向,根据电视的传播特点和新闻标题的要求,精心制作电视新闻标题,使这一"新闻眼"闪闪发亮.本文对如何撰写好的电视新闻标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的生命力在于反映现实生活的快速性与真实性上,由于展示的是动态的生活,所以,电视新闻较之报纸和广播更加具备再现生活的真实性。电视新闻的美,在于它把画面形象之美与声音流动节奏之美熔为一炉,这种美的组合,不是一种凝滞不变的物态化形式,而是作为一种生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教育电视台和科教频道在频道专业化进程中,都面临着专业频道不专业、缺少品牌节目、经营收入偏低且单一等共通性问题。针对困惑与困局,提出了办好教育电视脚下有路、如何着手建立品牌电视栏目以及实行立体化经营等观点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一、法制专业频道营销的基础在于准确定位 如何根据自身优势,在专业化基础上根据不同受众群对频道进行准确定位,并由此设计相应的栏目是专业频道急需解决的问题.政法频道应该立足于宣法普法,关注全国法制动态,关注民生民声,以警视为题材,以弱势群体为目标受众,并辐射整个需要提供法制咨询与援助的阶层.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的生命力在于反映现实生活的快速性与真实性上,由于展示的是动态的生活,所以,电视新闻较之报纸和广播更加具备再现生活的真实性。电视新闻的美,在于它把画面形象之美与声音流动节奏之美熔为一炉,这种美的组合,不是一种凝滞不变的物态化形式,而是作为一种生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